美中紡織品矛盾:特保成籌碼凸現美方政治考量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07日 09:20 21世紀經濟報道 | |||||||||
見習記者 滕曉萌 北京報道 8月剛至,美國方面就傳出令人驚訝的消息:8月1日,美國紡織品協議執行委員會(CITA)宣布,將是否對中國產毛制男褲等6項紡織品采取特別限制措施的最終決定期限推遲至8月31日,同時受理美紡織業界提交的襪子等5項中國產紡織品的特限申請。
為此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崇泉不得不同時發表了兩個內容看上去截然相反的聲明:一方面贊賞美國政府落實十六屆中美商貿聯委會上作出的慎重使用紡織品特別限制措施的努力;一方面指責美國鼓勵業界濫用特保條款,并且重申中國政府對此將保留在世貿組織框架下采取進一步措施的權利。 紡織品成為籌碼 這一矛盾的情形讓中美紡織品問題的解決前景更加撲朔迷離,業界立刻對這一原因展開猜測,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認為,這是美國的一種談判策略,為的是在接下來的談判中向中國施加更大壓力,而聯合證券分析師李鑫則表示,美中棉花貿易可能是美國推遲設限的重要原因。在中國對美紡織品出口激增的同時,對美國棉花的進口也在激增。從今年9月到2006年8月,中國預期進口大約300萬噸棉花,其中從美國進口的數量約占70%左右。如果美國強行限制中國紡織品進口,美中棉花貿易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 2003年11月18日,美國政府宣布對中國部分紡織品實施臨時配額管理,中國政府立刻作出回應,取消了一個赴美采購代表團的行程,而該代表團的原本計劃中包括棉花大豆等采購計劃。這和當時雙方的其他貿易糾紛一起,讓外界認為兩國貿易大戰一觸即發。次年5月,中國副總理吳儀親自赴美參加中美商貿聯委會,才解決了中美間的貿易糾紛。 “美國政府出于形式考慮,只要企業提出的申請符合受理的要求,一般都會接受。”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趙玉敏對美國政府受理申請行為倒是不以為然,她更看重的是美國政府推遲設限的行為。由于紡織品這樣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在美國國內屬于夕陽產業,并不受政府保護,所以她認為美國政府更加注重的是中國對于紡織品出口的依賴。 中國企業對于紡織品出口依賴的一個例子是,根據商務部最新發布的數據,在他們調查的84種紡織品服裝中,86.9%的商品供過于求。顯然,大量的紡織品企業無法依靠國內市場生存。根據證券分析機構采集的信息,自從美歐設限以來,大量紡織品企業不得不加大對國內市場的開發,目前中國國內相關產品跌幅已達20%-30%。 因此趙玉敏認為,美國政府已經把紡織品作為中美關系中的一個籌碼,希望以此換取其他方面的利益,如果中美關系穩定發展,美國政府就會在紡織品政策上有所松動。因此美國政府此次推遲對中國紡織品設限,也可視為對中美戰略對話和中美在六方會談中的良好合作的一種回應。 另一個關鍵時刻 目前看來,中美雙方都希望可以通過協議解決紡織品問題,但是雙方的期望顯然差距很大:中國方面希望可以參照“中歐模式”,通過設定數量和增長額度來控制紡織品出口;而美國方面多次表態,希望可以與中國達成廣泛的一攬子協議,但不可能接受中歐模式,尤其是堅決要求對中國紡織品的限制必須持續到2008年而不是2007年。 有分析認為,美國商務部的決定與布什政府爭取中美洲自由貿易協定在眾議院通過有關。由于美國政府表示推遲的理由是要了解國內企業行業的意見,以便和中國展開一攬子協議的談判,因此受到美國國內紡織品行業的歡迎。 據本報記者了解,中國商務部依然保持著與美國就紡織品問題的溝通,但是一位紡織品商會人士告訴記者,由于目前雙方政府的走向都引起了大量關注和猜測,所以在中美第三輪磋商展開之前,紡織行業內擁有官方或半官方背景的人都不會對此發表意見。 盡管大部分人都預測,中美就紡織品問題離最終達成協議還有很長一段時間,甚至不太可能在今年底之前就出結果,但是趙玉敏依然給出了中美關系中的另外一個關鍵時刻:“9月胡錦濤主席訪問美國時,或者中美關系中其他因素改善時,紡織品問題可能也會隨之出現曙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