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原料沒富起來 新疆反思如何變資源為經濟效益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05日 07:52 人民網-人民日報 | |||||||||
新疆是我國資源富集地區之一,但單純賣原料并沒有使群眾富起來,“一噸不如一斤,一馬車不如一麻袋”;而今,他們開始反思、探索——如何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 第一次見到吐爾干·托合提是兩年前的夏天。他推著一車小白杏,在正午的烏魯木齊大街上踽踽走著。無論誰趨前問價,他都會滿臉感激地說:“自己家里種的,好商量,好商量。”問起買賣情況,庫車縣拜什布拉克鄉的這位淳樸農民連連搖頭:“難!難!”
前不久,記者到庫車采訪,專程拜訪了他。這次,提起杏子銷售,他一迭聲說:“好!好!”他將“好”的原因,歸結為這么一句話:“杏子進廠子了,票子掙多了,操心的事少了。” “捧著金碗碗,喝著面糊糊”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我國資源大區,已探明儲量的礦產117種,26種居全國前5位。其中,石油資源量約占全國陸上資源量的30%,天然氣資源量約占全國陸上資源量的34%,煤炭資源量占全國預測總儲量的40%以上。棉花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30%,啤酒花產量占到全國總產量的70%,而瓜果面積,更是無人匹敵,全疆瓜果總面積超過1000萬畝…… 盡管捧著“金飯碗”,但說起經濟發展,新疆人每每赧顏:2001年,新疆的石油加工業產值僅占全國的4.69%,不僅遠低于黑龍江、遼寧、山東等產油大省,也不及上海、北京、浙江等省市。而在化學纖維工業中,新疆占的比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新疆的煤炭儲量雖然在全國首屈一指,但是年生產能力還不到山西的零頭。 “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庫爾勒的香梨人人夸。”論質量,新疆的瓜果獨步天下。但大多數年份,農民收獲的不是豐收的喜悅,而是賣難的抱怨!其中原因,除了新疆本地市場容量有限、距內地中心城市距離較遠之外,更為重要的是加工滯后———2003年,全疆各種干鮮果品加工企業加起來不足130家,且大多停留在簡單的烘干、脫水上。有關部門曾作過統計:2003年,全區優質鮮果腐損率超過30%。 對于單純賣原料的情況,當地農民有兩句形象的歸納:“一噸不如一斤,一馬車不如一麻袋。”“捧著金碗碗,喝著面糊糊。”2003年,新疆農牧民人均收入只有1800多元,比全國平均水平低了一大截。 從“提籃小賣”到“香”飄海外 “光有原料沒有加工,經濟效益增不起來;光有小企業沒有大企業,發展速度提不上來;光有粗加工沒有精加工,新疆人富不起來。”困境,促使新疆人展開反思。 如何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新疆人將重錘首先敲在能源上。自治區人民政府制定了發展規劃,確立了“發展下游、介入中游、支持上游”的石油化工發展思路。決計圍繞大乙烯、大芳烴、大甲醇和大化肥、精細化工四條主線,建設獨山子—克拉瑪依石化基地、烏魯木齊石化基地、南疆石化基地、吐—哈石化基地。 能源加工,前期投資較大,單靠新疆的力量遠遠不夠。自治區黨委書記王樂泉指出:“只求所在,不求所有。只有搞大招商、大引進、大開放,把國內外有實力的大企業集團引進來唱主角,才能在新疆干起大的產業。”在這一方針指引下,新疆各級政府全力營造親商、惠商、安商的良好環境。 栽下梧桐樹,自有鳳凰來。人們把近兩年新疆能源開發熱形象地比作“井噴”:遼寧華錦化工集團投資10.6億元的30萬噸合成氨項目剛開工,徐州礦務集團投資2.5億元的煤深加工項目接著跟進;總裝機容量為11600MW的西電東送重大項目———哈密魯能煤電化基地剛奠基,由國家開發投資公司、自治區人民政府、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聯合投資80億元的羅布泊鉀肥開發項目又上馬……自治區經濟貿易委員會副主任杜北偉算過一筆賬:與煤炭燃燒相比,煤轉電的效益可增加5倍,煤轉化工的效益可增加10倍多,煤轉石油的效益可增加20倍。 引領企業向農產品加工的深度、廣度進軍是新疆的又一舉措。新疆中基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前單一生產番茄醬,盡管發展多年,但一直是“提籃小賣”。而今,他們除生產番茄醬外,還生產歐美人喜歡的去皮番茄、速凍番茄丁;同時,千方百計延長番茄加工產業鏈,從番茄中提煉紅色素、藥品等十幾種高附加值產品。據統計,小小一個番茄,該公司可以加工出50多個品種。目前,該公司已成為世界第三大番茄制品生產企業,生產的番茄醬已占歐洲市場的70%。 新疆冠農果蔬食品有限公司投資9億元,在庫爾勒市、英吉沙縣、莎車縣同時建設三個現代化果蔬食品深加工工業園基地。這三個基地全部建成投產,年產果蔬汁3.5萬噸,可使當地農戶年均增收1000多元。 興一個產業富一方百姓 新源縣塔勒德鄉阿不都·克里木每天樂不可支:家里的8頭黑白花奶牛每天可為他帶來200多元收入。而在一年前他還天天為牛奶賣不掉而發愁。 其實,得到實惠的豈止阿不都·克里木一家。目前全區從事農牧產品加工的企業近千家,總資產上億元的企業就有100多家。這些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在自身壯大的同時,真正做到了“一家企業活一方經濟,一個產業富一方百姓”。目前全疆龍頭企業可帶動600多萬農戶,全區農牧民每年通過這些龍頭企業人均可增收100多元。瑪納斯是個農業大縣。以前,由于沒有龍頭企業帶動,盡管年年唱著“豐收歌”,農民卻始終走不出貧困的循環。自從屯河、新天等7家上市公司入駐瑪納斯后,農民種上了“放心田”,收入不斷攀升,去年全縣農牧民人均收入接近6000元。幾年前,人們形容石河子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一圈圍墻一塊地,沒有廠房只有戈壁”。而今,隨著娃哈哈飲料、雨潤肉制品加工、銀河紡織、豪泰棉業、康師傅方便食品等項目的相繼投產,這里已成為高樓林立的現代化城區…… 對于新疆資源轉化帶來的變化,自治區統計局不久前公布的一組數字可能最有說服力:繼去年全區生產總值創歷史最高水平,今年上半年新疆生產總值達871.9億元,同比增長了10.6%。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助理王永明說,只要成功實現優勢資源轉換戰略,到2010年,新疆工業發展將比2002年預計水平高出80%,新疆有望在2020年與全國同步跨入小康社會。(記者 王慧敏 劉天亮) 專家視角:資源轉化要同市場、環境、產業結構調整相協調 黃俊、劉金甲(新疆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新疆最大的優勢是資源,最大的問題是市場,資源和市場是永恒的矛盾。資源只有投入市場轉化為產品才能帶來經濟效益,新疆深居內陸,與市場聯系薄弱,信息不對稱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經濟的發展。此外,產品缺乏品牌效應和獨立知識產權也是市場競爭力弱的重要原因。 西部地區資源豐富,對工業發展十分有利,但水資源的匱乏更深刻地制約了經濟的發展。新疆承接內地高耗能產業的轉移,但絕對不能高污染、高耗水。從長遠看,發展節水技術,建設節水型社會,對新疆來說尤為重要。 無論是開發石油、天然氣下游產品還是對農副產品進行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本身就是產業結構的戰略調整。不過,產業的多元化是全疆范圍內的統籌協調,不能一刀切,各地、各企業都必須找準自己的優勢,宜農則農、宜牧則牧、宜工則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