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沈陽機床集團、東藥集團等資產總額和在冊職工分別占沈陽市國有企業的71.8%和51.4%的24戶沈陽國有重點大企業開始全面實施改革,伴隨這24戶企業面向世界招商、吸引世界500強知名企業合資合作,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實現體制機制創新,沈陽國企改革再加力度和速度,并由此進入了一個嶄新而關鍵的發展階段。
作為國有企業相對集中的老工業基地,沈陽的發展一度遭遇困境,一大批國有大中型
企業逐年衰竭,導致工業在全市經濟總量中比重連年下降,沈陽工業總量也由全國第四位降至第二十幾位。沈陽開始重新審視城市發展定位,把“工業立市”作為城市發展的主基調。沈陽市委、市政府認為,國企活,則全盤活。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破題應從體制機制開始。在這樣的戰略思想導引下,沈陽市緊緊抓住搞活國有企業這個中心環節,大力推進改革創新,對國有企業實施了大刀闊斧的改革,著力破解制約老工業基地發展的體制機制頑癥。
在推進國企改革中,沈陽市堅持“抓大放小,有進有退”的工作思路,積極開展國有大企業股份制改造和國有中小企業規范改制以及問題企業破產退出等工作,取得了積極的進展和明顯成效。沈陽市首先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著力轉換經營機制。一方面,從分離輔線、精干主業入手,大力推進主輔分離、職工并軌和離退休職工社會化管理。市財政先后支付了2.7億元,對市屬國有企業的輔線資產進行全部分離,籌措25.4億元經濟補償金,通過并軌使31.2萬國企職工轉變了身份,減輕了企業負擔。另一方面,大力推進國有大企業的股份制改造,通過采取股權出售、資產轉讓、重組購并、吸引戰略投資者等方式,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截至去年末,已有東北蓄電池、鑿巖機械等9戶國有大企業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工作,其中5戶企業實現了退出國有或國有控股地位。目前,沈陽市正在積極推進機床、東藥、長白等24戶涵蓋工業、商業、建筑業、運輸業、服務業和農業企業的國有重點大企業全面實施改革。特別是機床集團并購了德國希斯公司和云南機床廠,向以海外購并和市場擴張為突破口做大做強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開創了沈陽國有企業收購國內外企業的先河。同時,沈陽市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全面推進國有中小企業改制。到目前,全市共對770戶國有中小企業實施了改制,70%以上的國有中小企業基本完成了改制。在此基礎上,積極穩妥推進企業破產,共對46戶國有企業進行了破產處理,涉及資產總額35.1億元。
通過國有企業改革,沈陽國企所有制結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國有企業的總數逐年下降,但國有資產的總量卻相應增加,國有資本實現了保值增值。2000年底,全市國有企業的戶數為794戶,國有資產總額為1204億元。到去年底,全市國有企業總數為204戶,較2000年國有企業數量下降了74%,國有資產總額為1485億元,較2000年國有資產總額增長近23%。同時,通過國企改革,企業的體制和機制發生了深刻變革,改革后的一批企業也獲得了新生。重組后的特變電工沈陽變壓器集團有限公司去年完成銷售收入10億元,為重組前2003年的近4倍,實現利潤由上一年的虧損1億元增加到去年盈利6000萬元以上。目前,新沈變集團已占據了中國能源重點工程近30%的市場份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