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改突襲中國企業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01日 19:02 《商務周刊》雜志 | |||||||||
面對這場匯率改革風暴,中國企業準備好了嗎? □記者 張婭 商思林 襲祥德 胥曉鶯 王曉玲 市場期盼已久的人民幣匯率改革,以一種“出其不意”的時間和方式塵埃落定。一時間,“2.1%升幅”、“一籃子貨幣”以及“管制浮動”,成為最熱門的中國經濟話題。然而
7月22日,滬深兩市全面飄紅,兩市指數在隨后的三天里連續上漲。漲幅居前的基本為石化、地產、航空等板塊的上市公司。即將公布半年報的中石化和國航均表示,這次的人民幣升值將對其業績產生正面影響。國航方面還透露,在此之前,公司已經購買了美元債,其購買和租用飛機業也同樣使用美元。與此同時,中集董事會秘書辦公室相關人士認為,由于早在一兩年前中集成立了專門部門進行研究,從目前情況來看,除股價變動外,匯率調整對今年業績影響不大。 根據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分析,總體來看,由于人民幣的升值,外匯負債類、原材料和部件進口類、投資品行業可能受益,但以出口為導向的企業將在此次匯率改革中遭受打擊。 格蘭仕空調市場總監趙為民坦言,對于此次匯率改革,這家企業心理上早就打過預防針。“人民幣升值的大環境已定,我們早已采取應對措施,例如:爭取客戶感情認同,提價或者和客戶共同來承擔一半的損失;買斷銀行遠期信用證和采用‘遠期套匯’等辦法來‘固定匯率’,盡量減少出口損失。”他說。目前,國內空調行業出口的平均利潤在3.5%,人民幣升值2%,將導致空調出口成本急劇增加。趙為民表示:“從長期來看,人民幣匯率對企業的影響將從變量變成常量,這對企業是一個挑戰——大企業將變得更加強大,一些小企業和出口業務比較少的企業將慘遭淘汰。” 家電制造商海信集團負責國際業務的經理熊緒芝同樣稱,公司已經提前進行了一些準備工作,比如在財務運作方面減少美元儲備,在付匯和收匯方面采取保值措施。他透露,針對前段時間歐元的貶值,海信加強了對外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進口,減少國內采購,這在人民幣升值以后也可以成為規避風險的一種手段。今年9月初,海信在其主要出口地歐洲設立的最大生產基地將投入生產。 “下半年海信重點發展的是美國市場。”熊緒芝說,中國彩電企業過去出口多是以貼牌的方式進行,而且各自的集中度都比較高,所以影響有限。他認為,匯率變動以后海信開拓美國市場也會變換一些方式。 8月初,熊緒芝將到深圳參加一次由中國視像行業協會組織的會議,其中一個重要議題就是怎樣應對匯率變動所產生的風險和機遇。“其實,國內彩電企業所面臨的情況都差不多,在匯率改革中主要的競爭對手還是國內同行,在這方面企業的辦法是有限的。”熊緒芝說,更多的應該是政府的扶持和指導,比如說行業補貼、加大出口退稅力度,對企業經營行為進行指導等。 相對于上述出口量較大的企業,浙江生產低壓電器和輸配電設備的民營企業正泰集團發言人廖毅則承認,由于公司國際貿易量比較少,以前完全沒考慮過匯率的風險。正泰目前也還沒有具體措施來應對此次匯率改革。 至于升值對紡織業出口的影響,金融界曾做過量化測算,人民幣升值5%-10%,可能將影響紡織業大約100萬工人的就業。這次升值控制在2%,無疑是考慮了中國出口行業特別是紡織業的承受程度。 北京銅牛進出口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余后生認為,紡織行業的出口從發貨到收到貨款的周期大概為3-4個月,如果企業收匯的時候以美元成交,受到的影響會比較大。 “今年紡織行業變化多,我們精力主要在應對重新設限方面,應對匯率的措施少一些,”他透露,盡管簽下的單不可能調價格,但以后的出口價格可能不會一年一簽,可能會分月分季簽,也可能和客戶找一個基本匯率,或者浮動匯率,或者不一定以美元為單一成交價。 盡管如此,北京服裝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高佩琨依然認為,公司對由此造成的風險無法防范。“我們只能和客戶商量價格,但是沒有主動權。”他抱怨到,“紡織品行業市場化程度最高,在長期惡性競爭下,如果我們單方面提高出口價格,只能是拱手把訂單讓給別人。” 事實上,盡管國內紡織行業出口占的比例很大,利潤卻很薄,比如棉紡織行業就只有5%左右,因此,人民幣2%的升值對這些企業影響很大。但跨國公司顯然更熟悉這樣的游戲玩法。世界最大的棉花出口企業美國達利文公司中國首席代表吳可明透露,一些西非和澳大利亞的棉花出口商很早就做美元和歐元以及澳大利亞元的套期保值。“對于跨國公司而言,因為這幾天美元也有所升值,人民幣2%升值的影響被消化殆盡。”他表示。 “匯率也是反映供求變化的,變是正常的,不變是不正常的。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生存就應該去適應這種價格信號,然后不斷的調整。世界上現在也有很多防范匯率風險的各種手段,進出口較多的企業應該做好這種準備。”中國國際金融公司董事總經理貝多廣在接受《商務周刊》采訪時也提及,很多跨國公司都有一套匯率風險的防范體系,這是其財務部門的基本工作之一,比如它可以做未來的外匯調期,如果預期外匯下降的話,就可以提前做一個換匯的動作,賣出保值,鎖定風險,只是花一點成本費。國外的金融機構也會主動幫助企業做各種安排以防范匯率風險。他認為,隨著中國匯率機制的改革,將來國內這些配套的市場都會應運而生。 對于此次匯率改革對中國經濟造成的影響,市場上的另一個關注焦點是前段時間由于聚集了大量游資而遭政府宏觀調控的房地產業。數據顯示,投資上海樓市的資金有約10%是國際資金,在高端房地產中,外資更占到了50%。據上海道邦投資有限公司董事林榮時介紹,在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下,國外基金蜂擁而入,據他們不完全統計,活躍在上海找項目的外國基金已經不下100個,不少基金委托他們尋找合適的高檔寫字樓項目。林榮時說,基金的基本要求是地段好,租金穩定,物業管理和樓宇質量好。從這個角度分析,此次人民幣雖然放開了過去的機制,并上調2%,但實際效用不大。“蜂擁而至的外國游資更多的是看好眼下上海寫字樓市場的上升趨勢。”他說。 林認為,眼下最不確定的因素是人民幣是否還會在近期進一步升值。但因為高檔寫字樓的價格和租金雙雙上升,而且寫字樓的進入和退出都有一定的時間成本,所以,外資如果真的是賭人民幣升值,如果升值空間不超過15%或者20%,外資退出的可能性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人民幣升值前一個月的6月8日,上海對外經濟貿易企業協會舉辦了一期金融論壇,以講座的形式為協會中各進出口企業講解人民幣匯率問題,共有168家企業報名參加了這個講座。 協會培訓部主任黃家寬透露,這個講座是應會員企業的要求舉辦的。他認為,今年3月兩會記者招待會上溫家寶講話后,人民幣升值已經成了定局,惟一的問題就是時間了。但由于匯率畢竟還沒有動,不好直接以這個名義講,所以用“金融論壇”的名義召開,但實際上講的就是匯率問題。 “這次講座的針對性比較強,就是請專家講匯率將如何變動,企業如何應對。”黃家寬說,協會定期會應成員企業的要求,安排一些匯率風險的講座,去年12月的一次講座,即包括我國利率、匯率的發展趨勢,企業匯率風險管理方式和管理工具,以及國外企業的一些經驗案例。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盡管一些以出口為導向的行業的相關協會組織已經對匯率改革有所警覺,但許多企業依然很難從中獲得實質性的幫助。在中國企業如何適應人民幣匯率新“游戲規則”方面,行業協會和相關部門還需要承擔更多的職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