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零點前進策略高琪 來源:中國經營報
調查背景:近日,2005“福田指數(Foton Chinese Index for Mobility簡稱FCIM)”在北京正式發布。“福田指數”是一個反映中國人機動生活質量的指數,它表明了中國居民在進行社會經濟活動時多大程度上可以借助于機動車輛,用量化的方式展示了機動車輛影響人民生活的程度與方式。“福田指數”是由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零點研究咨詢集
團和清華大學產業發展與環境治理研究中心共同發起研究的。該指數的研究歷時一年,在國內尚屬首次發布。
主要結論:中國居民的生活機動性處于高速增長的初期,在中國居民的機動性已經達到一定水平的同時,機動工具對生活質量的提升作用仍有很大的挖掘空間。
擁有機動工具程度高使用機動工具程度低
調查顯示,目前中國居民生活機動性水平在四個主要方面都比較落后,相對而言,交通工具和相關設施的發展程度較高,是支撐2005 指數結果的主要因素。城鄉居民借助機動工具出行的頻次少、里程短、出行最遠半徑短以及日常生活方式中借助于車輛作用有限,使得居民“機動工具使用程度”和“機動性生活收益”兩個指標成為抑制2005機動指數水平的主要因素。此外,人們日常生活對機動性的依賴程度以及人們對公交費用的經濟承受力也是得分度較低的三級指標,人們利用因素重要性推導模型也可以發現,提高人們借助機動工具出行的頻率、出行里程和最遠半徑是城鄉居民機動性增加的關鍵。
中國居民在借助機動工具的出行還非常的落后。超過半數城鄉居民一年最遠出行不超過100公里。農村居民中更是高達67%的居民年度最遠出行距離不超過100公里。這種城鎮鄉三群體普遍落后的狀態,說明很大一部分居民還沒有得益于因使用機動工具從而擴大交往半徑,增加了交易機會的好處(見圖一)。
城鄉之間、東西部之間機動“鴻溝”明顯
本報告顯示,2005年機動性指數分布呈“碟”形分布,指數得分在20~40分的低指數群體占據的比例最大。按照機動指數的高低、職業和地域的多元分析顯示,中國居民分為四個大的群體:1.超高和較高機動性都市活力群體,占居民總量的7%左右,主要包括大城市和城鎮的政府公職人員、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個體戶、普通辦公室白領,老師(教授)等;2.中等機動性的穩健群體,占居民總量的15%左右,主要是城市的制造業、建筑、商業、服務業工人,也包括一些發達省份的農民群體; 3.低或超低城市安居群體,主要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城市離退休和無業人員,占居民總量的10%左右;4.中等或低機動性的中西部務農群體,主要是中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農民,占居民總量的68%左右。四個群體機動性差異主要體現在使用機動工具的頻次,出行的里程和最遠半徑以及生活對機動性的依賴程度三個方面。中西部務農群體在私人機動工具的擁有程度方面也非常落后(見圖二)。
指數水平城鄉差異大,東西部差異大。指數報告顯示,城市機動指數水平最高,指數得分63.68,城鎮稍微低于城市,農村落后較大, 低于城市8分。在訪問的主要中國大區中,華東(江、浙、滬、閩)地區是機動指數水平最高的地區,指數得分64.25分,華中地區(湘、鄂、豫、皖、贛)最低,指數得分56.15分,相差8分。
測量高機動指數群體和低指數群體人數的比例關系就可以有效地反映一個群體的機動鴻溝的差距。我們將這個比值稱為“機動鴻溝系數”,經過計算,2005年中國“機動鴻溝”系數為0.032。城、鎮、鄉三個群體的系數分別是:城市0.07,城鎮0.06,農村0.02,農村機動鴻溝最大。
農村“保有量大,檔次低”
農村整體機動水平低于城市和城鎮,但在擁有私人機動車方面高于城市,低于城鎮。進一步研究發現,農村是目前私人機動車保有量最高的地區,保有比例約為38.8%(因為此次調查的農村屬于經濟較發達的地區,保有量高)。農村表現為“量大質次”,以摩托車和農用車為主;城市私人交通工具則表現為“量少質優”,以轎車為主。另據國家相關部門的統計分析,農村目前的農用車和拖拉機的保有量約2000萬輛,摩托車保有量約3000萬到4000萬輛,而中國汽車的保有量一共約有2000萬輛。農村顯然高出城市許多。
車輛使用條件和使用效率是機動性的關鍵
雖然交通工具在各個城市發展迅速,但因各個城市采取的策略不同,居民的機動性水平迥異,大部分城市居民的機動性并沒有隨機動工具的增加顯著提高,策略的不當、車輛增長過快以及忽略道路、環境的協調發展使有些城市機動工具的發展不但沒有提高機動性,反而降低人們機動性,同時還導致環境污染等更多問題(見圖三)。
“經濟性”轎車必將前景廣闊
在未來的預期方面,城鄉居民呈現“雙高”趨勢——購買預期高、出行預期高。福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居民對未來非常樂觀,購車的預期非常高,機動車(包括電動助力車在內的各種機動交通工具)購買的比例非常高,有6.5%的人聲稱在未來一年會購買機動車,在城、鎮、鄉三群體中,農村居民打算購買私人機動車的比例最大但價格檔次最低。城市居民未來購車比例最低但檔次較高。
伴隨著強烈的購買意愿,城鄉居民出行預期也非常高。幾乎所有的主要私人和公共交通工具使用預期都會增加。16.5%的私人機動車用戶表示使用頻次會增加,而表示減少的用戶只有5.6%。同時18%的居民表示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頻率會增加,而表示減少的只有8%(其中還包含因購買私車的原因)。
層次豐富、數量龐大的人群和強烈的購買以及出行意愿必將產生廣泛的需求,這會給不同檔次和類型的車輛提供廣泛的市場機會,但面對“私人車輛以數量大、檔次低”為特點的群體來說,“經濟性”轎車必將前景廣闊。與此同時,長途汽車和短途汽車的高使用預期也預示著客車市場潛在機會(見圖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