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經濟半小時:遼寧撫順終于拆掉棚戶區(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20日 23:46 CCTV經濟半小時 | |||||||||
CCTV7月20日《經濟半小時》節目播出遼寧拆掉棚戶區,以下是這次節目的文字內容: 今天我們來關注遼寧撫順的棚戶區,他們分布在遼寧撫順市的礦山周圍,住在里面的,很多是礦工和他們的家屬,這些房子絕大部分是解放初期蓋的,有的甚至是日偽時期留下的。對于這些簡易房,當時承諾的使用期是十年,可如今50多年過去了,這些房子非但沒消
今年82歲的丁大爺原是撫順露天煤礦的一名退休工人,從他父親那輩開始,他們一家人就住在低矮破舊的屋子里。 丁大爺:“我十幾歲到這里,住了60多年了! 丁大爺的父親也是礦工,60多年,他們幾輩人一直住在這兩間38平米的平房里,從來沒有離開過。 丁大爺:“最多的時候住過7口人! 由于房子年頭太久,又是簡單壘起來的磚房,屋頂是用氈子糊起來的,修了不知有多少次,丁大爺最怕的就是下雨天。 丁大爺:“這個房子要是下大雨我都不敢睡覺,老怕塌下來。” 而對丁大爺來說,最難熬的要數漫長而寒冷的冬天。 丁大爺:“冬天最冷的時候,屋里給碗放點水都上凍。” 丁大爺從礦上退休后,有500多元的退休工資,而他還要養一個患精神病的兒子和父母都不在了的外孫女。 丁大爺:“平時這頓飯好,外孫女愛吃的我都不吃,我少吃一口,叫她吃兩頓或三頓。” 在撫順市,關于棚戶區,我們還了解到這樣一組數字:撫順全市有55片棚戶區,住了近24萬人,占撫順市城市人口的6分之1,他們中間72%都是煤礦工人。看了丁大爺一家的生活,再看看這組數字,你的心里是不是也會沉甸甸的?!我的同事在采訪棚戶區的時候,就聽到了這樣一聲感嘆。 周書記:“棚戶區老百姓生活太苦了! 周中軒,撫順市市委書記,上任十五個月來,他已經去過十幾次棚戶區,他向記者說起去年冬天他第一次到棚戶區時的情景。 周書記:“屋外-29度,室外-26度,一摸炕冰涼,打開垃圾箱一片青菜葉子都沒有! 市長劉強也給我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在撫西區的棚戶區,住著一家三口,奶奶,兒媳和孫女住在一起,去年8月15那天,從來沒有要過禮物的孫女突然向奶奶提出要一件禮物。 劉市長:“她說我想喝一袋鮮奶,她奶奶花了一塊錢給她買了一袋鮮奶,這孩子拿過來三口兩口就喝光了,她說奶奶鮮奶也并不好喝,還不如買塊豆腐,可以吃一天! 劉強市長對棚戶區的生活用觸目驚心四個字來形容。 住在棚戶區的煤礦工人曾經為國家做出過巨大的貢獻,如今,他們退休的退休,下崗的下崗,成了城市里最貧困的群體。他們許多人在棚戶區住了幾十年,居住條件幾乎沒有得到過任何改造。 周書記:“居住條件和5、60年代沒有任何改變,我感到非常愧疚! 面對棚戶區惡劣的居住條件和大量的貧困人口,撫順市政府下了一個決心。 周書記:“棚戶區的改造勢在必行! 棚戶區已經成了撫順市乃至遼寧省的一個心頭之痛。去年冬天,遼寧省委書記李克強在走馬上任的第十二天,就到撫順的棚戶區調查走訪。也就是通過這次調查,促使他下定決心改造棚戶區。 實際上,除了撫順,阜新、本溪等工礦城市,都存在著大大小小的棚戶區。在多次深入調查之后,今年遼寧作出了一個重要決定,要用兩三年時間,完成改造面積800多萬平方米,讓百萬老百姓走出棚戶區。 其實,今年年初,撫順市原本制定過一個計劃,要用三年時間,改造150萬平米的棚戶區。但到了5月份,撫順市又對這個計劃進行了調整,把三年的期限縮短成了兩年。幾十年沒解決的問題,現在卻要如此大規模,如此快速的完成,就連主管的政府官員都有些不敢相信。 房產局長史有成:“棚戶區拆遷對棚戶區老百姓是個夢,對我這個房產局長也是個夢! 史有成,撫順市房產局局長,他曾經在棚戶區生活過28年,對棚戶區的生活有最深刻的感受。 史有成:“冬天我是戴著棉帽子睡覺,夏天下雨時我要一盆盆往外淘水”。 從8年前當房產局長開始,史有成就開始關注棚戶區的改造,2000年,他還組織舉辦了一個走進棚戶區的攝影展覽,希望能讓更多的人了解和關注棚戶區,但他也深知,要改造如此大面積的棚戶區實在是太難了。 史有成:“巨大的投資,這么艱難的工程,是很難解決的,我尋思沒有3、50年改造不了! 然而,令史有成沒有想到的是,今年一開年,撫順市棚戶區的改造工程就被提到議事日程,并且被列為撫順市的頭等大事來抓。 史有成:“撫順政府下決心,寧肯停下一些工程,也要解決群眾疾苦! 然而,這么大面積的棚戶區怎么拆遷,由誰來拆遷呢?劉強市長告訴記者,由于棚戶區大多坐落在城市邊緣,土地附加值非常低,根本不具備商業開發的條件。 劉市長:“從地理位置上說,商業開發的價值比較小,成本高沒有收益。” 當時,撫順市中心最好的地段商品房可以賣到3500元/平米,而棚戶區地段的房子價格只有600元/平米。巨大的價格差距使開發商望而卻步。經過反復思考和磋商,撫順市政府制訂了一個對棚戶區進行全面改造的大膽的計劃。 我們了解到,撫順市最早在1987年就開始嘗試改造棚戶區,但一直進展緩慢。實際上,改造棚戶區,遠不是拆房子,建房子這么簡單。棚戶區居民最顯著的特征是三多三少,也就是下崗多,就業少;低保戶多、有獨立生存能力的少;生活困難、離婚的多、家庭穩定的少。雖然,他們都希望/早一天走出棚戶區,但當政府下決心改造棚戶區的時候,很多現實難題卻讓老百姓感到擔心。 丁大爺:“高興啊,我這輩子沒想到能住上新房,住上樓房! 丁大爺原有的面積是35平米,這這次拆遷后他要了45平米的新房子,兩個套間,一間給有精神病的兒子住,一間給外孫女住。如果按政府超出的這部分面積按600元/平米的優惠價計算,丁大爺多出的十平米需要交6000元錢。 丁大爺:“就這點工資,要是亂七八糟費用一搞上,恐怕生活又麻煩了! 在棚戶區,像丁大爺這樣的住戶不在少數。周書記告訴記者,棚戶區的老百姓盼改造,但真正開始改造了,許多人又開始持懷疑和猶豫的態度。 周書記:“怕住不起,怕搬遷搬不起,怕拿不出錢,把這兒拆了再沒處住! 周書記給記者講了這樣一件事,今年4月3號,他到了華山棚戶區,當時400多老百姓當場就把他團團圍住了。 周書記:“后面就把我腰抱住了,把衣服拽住了,旁邊兩位老大娘把我衣服拽住了,我說我們拆棚戶區就是讓大家改善生活住樓房,如果你們住不起,我們給誰建呀?” 周書記告訴老百姓,在這次拆遷中,政府對拆遷戶原有的面積采取拆一還一的方式補償,超出原面積的部分只按600元/平米收取,而新房的造價是每平米1080元,如果按拆遷戶每戶平均45平米的新房面積來算,政府平均要為每戶老百姓承擔3—4萬元。 周書記:“我說咱們不能漫天要價。” 遼寧省把棚戶區改造列為今年的一號民心工程。但是,我們在采訪中了解到,面對期待以久的改造工程,老百姓除了擔心能不能搬得起,還有一個就是房屋面積該怎么算。雖然,這看上去是個并不復雜的技術問題,但在歷史復雜,情況特殊的棚戶區,卻成了一個最容易產生矛盾的難題。 劉市長:“一些老百姓自己搭了許多偏房,這些房無照無證,按照規定是不能給予補償的,有些老百姓想不通。” 由于人口逐漸增多,棚戶區這些年在不斷擴大,當年建的房子已經不夠住了,老百姓幾乎家家戶戶都搭建了一些簡易房。在拆遷時,這成了最難解決的問題。 70歲的史大爺是龍鳳煤礦的退休工人,今年5月,他所在的東洲區龍鳳次溝棚戶區被訂為這次改造中第一批拆遷的地區,也許是拆遷來得太突然,史大爺一時沒有轉過彎來。 史大爺:“我尋思我住著挺好的,我自己搭了不少房子! 由于對拆遷中的一些政策一時難以理解,史大爺便帶著一些住戶開始到市政府去上訪。 史大爺:“我就想去問一問” 在棚戶區拆遷中,撫順市實行了黨員干部包片包戶的辦法,呂局長被分到了史大爺所在的片區做拆遷戶的工作。 呂局長:“我第一次見他是在市政府,他帶人上訪,我去接訪。” 和史大爺認識后,呂局長幾乎天天都要到史大爺家里去一趟。 史大爺:“呂局長跟我座在一個板凳上跟我嘮,你要往上邊找,你跟我說,我把問題給你帶上去不是更好嗎?” 呂局長:“我說你別拿我當政府官員,你有什么困難咱好好嘮一嘮,你就當我是你兒子,侄兒。” 原來,史大住的房子只有20平米有房屋產權,但這些年他自己搭建了幾間簡易房,按規定這部分房子政府一般不會給予補償,史大爺認為自己吃了大虧。 史大爺:“在這上頭想不通,想多給點報酬! 針對史大爺家的具體情況,呂局長開始不斷和有關部門進行溝通,尋找解決辦法。 呂局長:“他的情況比較特殊。” 史大爺:“呂局長天天跑,天天到評估委員會,說能不能評估一下! 在呂局長的努力下,區里考慮到史大爺家人多且居住時間較長等特殊情況,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給了史大爺一定的產值補償,史大爺的思想終于轉過灣來了。 史大爺:“他是真正為我們老百姓辦實事! 很快,史大爺便簽了拆遷協議,在幾天之內便搬出了棚戶區,住到了現在的周轉房里。他不僅自己搬了家,還動員周圍的群眾一起搬, 呂局長:“他搬走了影響了一片,你看老史頭帶頭上訪人家都搬走了,我們也走吧! 由于史大爺的影響,這片棚戶區的324戶居民,在不到20天的時間搬走了300戶,而按照正常的規定是60天。 史局長:“我們在拆遷中采取實事求是的態度,對唯一有產權的無照戶給予補償,允許大家再擴大幾平米面積。” 棚戶區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基本上都一一得到了解決。撫順由市政府做為投資主體,由區政府做為建設主體,避免了商業操作帶來的弊病。但棚戶區家庭的收入實在太低,每個月只有188元,他們怎么才能住得起新房呢? 民心工程要贏得民心,就得一碗水端平。撫順市要求棚戶區改造,也要辦成陽光工程、廉政工程。為此,他們又采取了一個新舉措。 史局長:“誰先簽協議,先交款,先搬家,誰先選號。” 即使政府有了承諾,許多老百姓還是不敢相信。 住戶:“以前有點顧慮,以為先走先選號都不大可能! 一位住戶告訴記者,政府一開始打出這個標語時,他都不敢相信,直到看到張榜貼出排號順序時他才相信。 劉市長:“老百姓對選房的辦法很擔心,總怕有人走后門,有關系房等等。” 在東洲區古成社區,記者發現了這樣一塊公示板,老百姓最關心的拆遷政策補償方法、新房建設標準等全在上面。 周書記:“陽光操作,政策全部向老百姓公開,作到公開公平,陽光拆遷! 政策公開了,老百姓的心里有了底。 住戶:“太好了,挺公開。這下塌實了,挺高興。” 改造工程的難題一個個化解了,但對棚戶區的老百姓來說,新房子能不能住得起,他們心里還是沒底。撫順市在棚戶區做過調查,這里的家庭月均收入只有188元,低保戶占總數的47%。怎么才能讓他們住得起新房成了一個新的難題。 在棚戶區拆遷的現場,記者隨處可見這樣的宣傳標語。入戶費指的是住戶入住新房時按照慣例需要交納的煤氣增容費,電增容費、差價費等費用,加起來平均每戶要承擔5—6千元。 王大爺:“6000塊是一年的退休工資,交不起! 為了讓老百姓買得起也住得起,政府把7萬多戶拆遷戶的入戶費全部免除,這一筆費用加起來,政府就要負擔將近4萬元。 周書記:“讓老百姓住得起。” 另一筆費用是新房的裝修費,根據這次棚戶區房屋改造的建設標準,撫順市政府這次為棚戶區居民蓋的新房,所有設施全部建設好,煤氣、暖氣,上下水一應俱全,保暖門窗全部裝好,連燈具、煤氣灶和馬桶都不用自己再裝。 劉市長:“按照這個標準,打開門進去就能生活。” 而即使是戶型設計,這次在施工時也考慮到了棚戶區老百姓特殊的需要和經濟狀況,其中最小的戶型設計為35平米。 史局長:“以往建筑最小讀是45平米,買得起買不起都是它了,這次最小35平米。” 政策公開了,老百姓對拆遷心里有了底,老百姓開始積極地搬家,史局長告訴記者,當時搬遷的老百姓太多,排成了長隊,不得不讓交警來維持秩序。由于忙著早一天搬遷,他們都趕著讓政府去驗收。出于對拆遷政策的信任,首批拆遷的棚戶區的11100戶居民在40天內全部搬走了。 史局長:“我們在40天內拆了40萬平米,開工了60萬平米,這在撫順的拆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今年5月份,撫順棚戶區改造工程正式開工建造,拆遷規模超過了以前十多年的總和,F在,已經有60多萬平方米的安置房動工,最快的已經蓋到三層樓了,很多棚戶區的老百姓/如今就等著能早一天住進新家。 73歲的王文章老人現在每天都要到建筑工地上來轉一轉,自從今年5月搬遷,新房動工以后,這成了他每天的習慣。 王文章老人:“我差不多天天來,看看房子修得怎么樣,快不快,好不好。” 記者問:“幾月份可以搬家?” 王文章老人:“說的是11月15號! 記者:“高興嗎?” 王文章老人:“不用再打煤坯子了,住暖氣房了! 根據規劃,第一批60萬平米的新房將在11月11號完工,再有4個月,王大爺就可以搬進有暖氣的新房了。 在棚戶區住了一輩子的老人,終于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了。在遼寧全省,到6月份為止,已經拆遷了243萬平方米的棚戶區,回遷房動工總面積達到123萬平方米。按照遼寧省的計劃,再過兩三年,棚戶區將會永遠成為歷史。 CCTV-2《經濟半小時》首播時間:21:30 次日重播:12:30、16: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