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外匯儲備遭受巨大虧損 人民幣升值當升則升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04日 13:20 和訊網-證券市場周刊 | |||||||||
耿馨雅/文 剛剛結束的亞歐財長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著重談了廣受國內外頗為關注的人民幣匯率問題。與此同時,中國外交部表示,國家主席胡錦濤將在下月召開的八大工業國領導人會議上討論人民幣匯率問題。人民幣匯率的熱度再次如入夏以來的氣溫,迅速升高。
溫家寶在本次會議上強調,人民幣匯率改革必須堅持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的原則。主動性,就是根據中國自身改革和發展的需要,決定匯率改革的方式、內容和時機。可控性,就是人民幣匯率的變化要在宏觀管理上能夠控制得住,既要推進改革,又不能失去控制,避免出現金融市場動蕩和經濟大的波動。漸進性,就是有步驟地推進改革,不僅要考慮當前的需要,而且要考慮長遠的發展,不能急于求成。 “總的來說,要繼續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進一步健全面向市場、更加具有彈性的匯率制度。”這種表態被很多分析人士看做是中國進行匯率改革的既定原則,而核心意義仍是說匯率改革是中國內政,如果國際壓力減弱,人民幣匯率改革便會“出其不意”、伺機而動。 當前狀況 關于人民幣升值的討論由來已久,但升溫大概始于2004年年初。之所以人民幣升值的呼聲與日俱增,起初是來自于國際上的呼聲,但摒棄“凡是敵人擁護的,我們都要反對”的思維模式,中國自身經濟發展的需要才是根本原因。 從中國目前的實際經濟情況看,人民幣升值已經迫在眉睫。“人民幣升值不是在外部壓力下的一個犧牲性選擇,而是一個機會。”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宋國青說。他認為,中國目前存在以下7個現實情況:中國大規模輸出資本;巨大的外匯儲備風險;沒有先例的雙順差;貿易條件惡化;儲備條件惡化;全球低利率與資產高價格;世界真實利率與國際資本流動。 宋國青認為,在總需求嚴重不足的情況下,中國在某種程度上迫不得已選擇了相對低估本幣價值的政策刺激出口和鼓勵外資進入,這些政策意味著很高的代價。在內需走強以后,可以放棄這個代價了。如果繼續采用已經顯示出不合適的政策,將會造成更大的國民財富損失。 雙順差與外匯儲備條件惡化 連續幾年,中國出現了大國歷史上沒有先例的雙順差。所謂雙順差,是指經常賬戶和資本賬戶均為順差。經常賬戶主要包括商品貿易賬戶、利息和利潤以及勞務支付。資本賬戶是記錄所有的資本流動。兩者雙順差體現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上就是外匯儲備的不斷增加。而在一項統計分析中,除中國外的11個大國在總共近300年中,只有加拿大在2000年出現了雙順差占GDP比例都超過2%的情況(結論來自:陳儀,中國雙順差現象報告)。 經常賬戶和資本賬戶均為順差,必然導致央行的官方儲備急劇增長,近年來,中國外匯官方儲備增長量從1993年的212億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4033億美元,10年間增長了近20倍。2005年3月末,外匯儲備已經達到6591億元。 與此同時,近年來的外匯儲備條件惡化。“從2003年1月到2004年12月的24個月中,貨物進口價格指數累計上升了17%(年利率為8.2%),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幾何平均值為1.2%。按著兩項數據計算的真實利率為-6.9%,以當前貨物進口價格指數的倒數作為外匯儲備真實價值的度量,則外匯儲備的期望真實報酬率約等于上述真實利率。可以確定,外匯儲備在過去兩年遭受真實價值的巨大虧損。”宋國青曾在報告中如此表示。 他的話并不難理解。外匯儲備通常是貿易順差余額與國外投資余額的合計,如果將外匯儲備看做儲蓄,那么以美元為主要資產的外匯儲備所得的“利息”可以簡單看做是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同時,外匯儲備用來購買進口商品的價格就是它的價值,兩者之差就是真實利率。由于美元長期低利率和隨著美元貶值引起的進口價格不斷上漲,從過去一段時間看,中國的外匯儲備正在遭遇負的真實利率。“中國外匯儲備的真實報酬率損失約為每年5%。”宋國青教授最新的研究結果表明。 人民幣當升則升 目前關于人民幣升值的爭議仍然存在,“對于人民幣升值目前有幾方面的擔心,一是就業和經濟增長問題;二是中國生產能力過剩;三是金融問題;四是利用外資有利性的問題;還有就是心理因素。”宋國青說。“但我的看法是,人民幣當升不升有百害而無一利。” 宋國青認為,人民幣不升值的結果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也就是說,人民幣維持目前的匯率不動既損害了財富,同時還抑制了非農就業。他認為,用輸出資本的辦法來增加就業不合邏輯。 按GDP比較的方法,去掉第三產業只比較第一、第二產業,中國在總量上已經超過了德國而成為第三經濟大國。如果考慮增加量,中國已是第二經濟大國,在貨物貿易增量方面則是“世界第一”。中國走出通縮將對全球經濟產生重大的影響,其良好的促進效果也會反過來從正面影響中國經濟自身。 毫無疑問,如果人民幣有較大幅度升值,使中國出現較大幅度貿易逆差,會對全球經濟尤其近鄰經濟產生強大的推動作用。在不升值而出現中等程度通脹的情況下,中國的進口也會很快增長,同樣導致貿易逆差。這樣的情況不僅有政策含義,也有重要的投資含義。 現行匯率制度對中國造成的困擾,在此輪宏觀經濟過熱中表現無遺。“在固定匯率下,國際收支持續盈余與資本流入,不可避免地導致國內貨幣與信貸過度擴張,從而引起經濟過熱與通貨膨脹。事實表明,央行的對沖操作難以消除外匯儲備資產迅猛增長而產生的貨幣供應。國內銀行體系越不健全,風險管理與信貸配置的能力越弱,國際收支盈余最終誘發過熱與泡沫的風險就越大。政府宏觀調控行政手段主要針對特定的所謂過熱行業,但整體經濟的流動性過多才是真正癥結所在。”高盛公司董事總經理胡祖六表示。 “人民幣匯率的調整不可避免。”宋國青認為。“從前景看,上策是直接升值;中策則是通貨膨脹;下策是調稅或者調稅加行政控制。匯率調整應當是第一位的。” 相關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