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2004年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31日 09:20 金融時報 | ||||||||
記者 楊建瑩 25日央行發布的《2004年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中說,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杭州、福州、石家莊、太原、鄭州等中心支行的調查監測,2004年企業內部集資和民間借貸大量增加,民間借貸利率明顯上升,民間融資占貸款比例15%。
趨于活躍 《報告》稱,2004年以來,受多種因素影響,我國民間融資趨于活躍。民間融資在活躍的同時,還呈現出四個特點:融資活動半公開化;融資行為漸趨理性;生產性融資比重高;利率水平明顯上升。 眾所周知,民間融資是否活躍與一個地區的民營經濟發達程度有關。它的存在主要是為了滿足人們生活緊急支付和民營企業擴大生產經營規模的資金需求。在民營經濟發達的地區,民間融資廣泛存在。2004年,浙江、福建、河北省民間融資規模分別約在550億元、450億元和350億元,相當于各省當年貸款增量的15%—25%。在經濟欠發達地區,一些具有相對區位優勢、行業優勢地區的民間融資也相當活躍。 為其正名 一提起民間融資,就會跟地下錢莊、非法集資聯系在一起,尤其是2003年河北著名民營企業家孫大 午的案例,更是將民間融資的是與非問題推向了高潮。20多年來,民間融資雖沒有遭遇“明文制止”,但也隨時有被“清淤化堵”之險。 那么,民間融資到底是多元化經濟發展的有益補充,還是擾亂正常金融秩序的“洪水猛獸”?多年來一直是金融界和專家、學者們熱切關注的話題。 “民間融資具有一定的優化資源配置功能,減輕了中小民營企業對銀行的信貸壓力,轉移和分散了銀行的信貸風險。”這是《報告》對民間融資的評價。《報告》并強調要正確認識民間融資的補充作用,對其現狀和發展前景給予全面認識、正確分析,加強規范和引導,趨利避害,促其健康發展。 存在理由 《報告》稱,資金供需兩旺是民間融資存在的理由。 理由一:2004年以來,股市長期低迷,儲蓄負利率,CPI持續上升,部分先富起來的農民及私營業主,手里的閑散資金要找到獲利渠道,于是,便產生了一些自發的地下融資組織,民間資本投向了獲利較高的民間融資市場,甚至脫離實體經濟運作而專門從事民間融資活動。 理由二:近些年來,一些民營企業隨著業務的快速發展,有限的資金遠遠不能滿足生產的需求,而由于國家宏觀調控等原因,從銀行拿到貸款又比較困難,直接融資渠道有限,自然轉向民間渠道。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多年來一直找不到有效解決的途徑,民間融資已成為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獲取資金的一個重要途徑。 理由三:商業銀行出于控制風險和降低成本的考慮,加強貸款管理,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實行信貸集中管理,基層網點大量撤并,對非盈利縣區及不良貸款高占比地區的信貸投放實行嚴格控制,國有銀行對中小民營企業、縣域經濟信貸支持的弱化為民間融資發展提供了較大空間。 正是供需雙方的旺盛需求為民間融資的發展提供了沃土。 優劣互補 民間融資在經濟金融運行中的積極作用從以上的分析便一目了然。 一方面,民間融資具有一定的優化資源配置功能。由于借貸雙方聯系密切,便于對投資項目進行優選,并對借款人及貸款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實時監督,加強風險控制。另一方面,民間融資的發展還形成了與正規金融的互補效應,在間接融資比例過高的情況下,減輕了中小民營企業對銀行的信貸壓力,轉移并分散了銀行的信貸風險。 但民間融資也因其自發性和信息滯后性,以及受高利潤的誘惑,易流入一些行業發展受政策限制的行業,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宏觀調控的效果,不利于當地產業結構和信貸結構的調整,也容易出現風險。 在看到優勢和劣勢的同時,首先要完善相關法規,明確界定相關政策,規范民間融資的合規經營。其次要通過深化金融體制改革,鼓勵多種形式的金融創新,加強對中小民營企業、縣域經濟的信貸投入,取消限制民間資本投資領域的不合理規定,切實為民間資本投資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第三,加強對民間融資監管約束,積極探索建立民間融資監測通報制度。建立與完善長效管理機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