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工行上市進行時 > 正文
 

工行行長姜建清:工行股改是輸不起的改革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14日 12:36 《財經時報》

  □本報記者 鐘華 田文會

  工行行長姜建清在工行股份制改革被批準后的講話中曾表示,這是一項復雜和高標準的系統工程,是一場“輸不起的改革”。

  1953年2月出生在上海的姜建清,在煤礦工作過。他有豐富的金融工作經驗和金融理論
水平,言談沉穩有力。

  2000年2月,姜建清開始擔任工行行長。當年工行實現扭虧為盈,至2004年實現經營利潤累計2200多億元,不良資產余額也凈下降了2000多億元。

  工行拒絕“借新還舊”

  作為中國金融界(行情 論壇)巨無霸的工行總資產已達5.7萬億元,占全行業總資產的18%,位居全國之首。但工行同時在歷史上承擔了大量政策性任務和轉制成本,積累了較大風險。

  工行有大量不良貸款,一個重要的來源是銀行“借新還舊”和“收回再貸”。2000年,這部分貸款額度有9676億元,不良貸款率高達34.43%。

  這一高比例的不良貸款形成,源自工行在專業銀行時期一直扮演著為工商企業提供鋪底流動資金的角色。企業把貸款當作資本金長期占用,銀行只能就此來不斷地原地滾動,造成“流動資金不流動”,風險極大。

  要解決這一痼疾,工行從源頭進行了“手術”,他們采取的是逐漸壓縮這類歷史形成貸款的辦法。截至2004年末,工行“借新還舊”和“收回再貸”貸款的余額僅為1719億元,占貸款總額的比例已降至4.77%。工行預計今年這類貸款可以徹底解決這一問題。

  迅速解決不良貸款的舉措正是得益于姜建清對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的判斷。他曾經表示,通過建立現代公司架構,轉變經營模式和增長方式,打造自身的核心競爭力,真正實現經營機制的脫胎換骨和可持續發展,才是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的必由之路。

  根據這一思路,工行正在通過降低信貸資產在總資產中的比重,調整資產結構,來改變工行的經營模式。按照工行的測算,在股份制改革和財務重組后,信貸資產在其總資產中的比重約是50%多一點。

  完善公司治理是關鍵

  在國有商業銀行股改三步曲——財務重組、公司治理改革、上市中,對歷史包袱沉重的工行而言,財務重組極為重要。

  但國有商業銀行的股份制改造決不僅僅是財務重組。姜建清曾強調,完善公司治理是國有商業銀行轉變為現代金融企業的關鍵,是保持國有商業銀行資產質量持續優良的關鍵,是提高銀行競爭力的重要內容。

  面對中國在2006年對外開放金融的入世承諾,姜建清給工行、也給自己定下讓一個歷史包袱沉重的金融企業在2005年完成股份制改造,然后創造條件擇機在境內外公開上市的目標。他強調,一部銀行發展史就是一部完善公司治理、不斷進行公司制度創新的歷史。

  姜建清指出,國有商業銀行完善公司治理需要著眼于體制、機制、管理和技術等四個方面的整體創新和良性互動,全面加強風險掌控力。在他看來,以公司治理為核心的改制是一場沒有終結的戰爭。

  【鏈接一】

  巨額注資不影響中國的主權評級

  □本報記者 鈕鍵軍

  標準普爾分析師曾怡景日前對《財經時報》表示,中國政府此前對工行注資150億美元,只是中國政府動用財政力量幫助工行的第一步。他預計需再向工行注入510億至960億美元,這些援助將在年內完成。

  在他看來,今后的注資方式可能不會動用外匯儲備。比如財政撥款,或給予處理不良資產的優惠政策。

  標準普爾的一位主權分析師則認為,今后中國政府對于國有銀行的資金支持是來自外匯儲備還是財政撥款,將由這兩者的收支狀況來決定。無論是財政撥款還是動用外匯儲備,都不會影響標普對中國的主權評級,盡管注資的金額將十分巨大。

  他的理由是,標準普爾在此前的主權評級中已經把中國的隱性債務考慮其中。“現在只不過是將隱性轉為顯性而已。”據悉,中國國有銀行的不良資產是中國隱性債務的主要組成部分。

  在標準普爾的主權評級參考體系中,外匯盈余和財政收支狀況都是十分重要的指標。

  【鏈接二】

  工行不會全員“下課”

  □本報記者 鐘華 田文會

  人事制度改革是股改難點。中國銀行在股改進程中曾感嘆,人事改革是最難啃的骨頭。

  對此,工行有關人士向《財經時報》證實,工行不會在股改進程中大規模地撤并機構和裁減人員,也不會讓現有的管理人員全部“下課”。

  他解釋說,這一方面是因為工行在機構重組和人員精簡工作上起步較早,幾年來已經撤并機構1.7萬個,目前正式員工不到38萬人。

  另一方面,工行這幾年全面推行高級管理人員聘任制度和任職資格制,已經逐步實現人員內部競聘、市場選聘等。

  他并透露,工行將以短期與長期激勵、即期與預期激勵相結合的多種激勵方式,促使廣大員工積極參與到股改中,讓他們能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技能和對崗位的適應性,并在此基礎上逐步建立起市場化的人力資源管理體制和激勵約束機制。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2,420,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