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融資雜志:中國金融市場的深層次潛流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10日 13:59 《國際融資》 | ||||||||
為什么金融技術也是重要的生產力:金融技術命題的提出 如果把金融市場的技術進步與整個金融史、整個經濟發展的軌跡對照起來觀察,可以發現,金融技術的進步對于人類福利的增進具有多么大的影響力。 金融技術差距在造成全球發展不平衡的影響日趨顯著:國際比較與趨勢
沒有金融手段支持的國家里,人們不能把資金和各類資源調配到最能創造價值的領域來,也許更多人所能依靠的只有一雙手,只能賣苦力,再就是只能依賴一些土地、自然資源。 金融技術進步需要怎樣的制度環境:現實的診斷 從實際的運作角度看,與金融技術的進步直接相關的,是金融監管,可以說,沒有一個好的金融監管,很難有好的金融技術的進步。 中國金融技術滯后的負面影響遠大于中國科學技術的落后:歷史與現實的反思 中國是典型的間接融資型的金融結構,這種金融結構意味著,因為缺乏證券市場的有力支持和金融技術的滯后,銀行體系在事實上被動地承擔著經濟波動的大部分風險。 中國金融技術的進步從何處著手? 通過保證財經類媒體信息的流通和新聞監督,讓輿論監督有效,讓媒體不受約束地充分曝光,這樣,每個人都會自然地對自己的行為注意很多,腐敗、不誠信等不恰當的行為就會少很多。 談話嘉賓 陳志武:耶魯大學金融學教授、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特聘教授 巴曙松: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博士生導師、中國體改研究會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 采寫:本刊記者 周 程 特約記者 杜翕然 為什么金融技術也是重要的? 陳志武:一般來說,談到金融,人們主要會講金融發展或者金融市場,而不是金融技術,更不會把文化和金融技術聯系在一起。但是,在我看來,金融技術現在是十分重要并且將來會越發顯示出威力的一個重要命題。金融技術發展是經濟增長、社會福利趨向合理化的必要架構。 巴曙松: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技術史》對于技術對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有著十分深入系統的闡述。這本書強調,人類歷史的長河,王朝更迭,英雄興衰,表面上波濤洶涌,實際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人類歷史發展的是技術,這就像貼近河床的潛流,它的流動可能緩慢,但是對整個水流的流動卻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其實,如果把金融市場的技術進步與整個金融史、整個經濟發展的軌跡對照起來觀察,也可以發現,金融技術的進步對于人類福利的增進具有多么大的影響力。 陳志武:關于科學技術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好處,對生產力的促進,我們大家都能夠理解或者已充分認識到了。比如,1854年容閎作為第一個留美中國學生從耶魯大學畢業后,坐船從紐約回國共花了154天,經歷了近半年的海上折磨才到家。而今天從紐約到北京只要坐13個小時的飛機。這種運輸速度顯然大大加快了跨地區貿易的速度,使人們在一年里能完成的交易次數上升十倍、百倍,運輸成本也大大降低了,讓我們的收入增長許多。其他如越洋電話、互聯網等通過科技進步提升人們生活質量和效率的例子就更多了。但是金融技術呢?實際上,金融技術的變遷、創新和發展,給社會帶來的影響至少不應該低于電腦和其他科學技術能給社會帶來的貢獻。 我們先談談貨幣金融技術對社會的貢獻。舉一個簡單的例子,20世紀90年代俄羅斯企業之間所做的交易,55%以上都是以貨易貨,不使用很方便的貨幣,結果是許多人的收入和政府取得的稅收也變成以實物支付。我們可以想象一下,當整個社會55%甚至90%是以貨易貨,那結果是什么呢?你每月的收入可能是100件毛衣、50輛自行車、150只文具盒等等,你一家用不完,雖然你可能是工程師或醫生,但你必須每天花4~5小時把這些東西賣掉,結果是全民都是零售商,每個人都要花很長時間去做一些和自己最擅長的專長不相關的事。由此產生的后果就是社會不會有專業分工,使專業分工的深化和細化不可能發生。再如,古代要做一個北京到廣州之間的貿易,用銅錢付款的話可能需要大車拉運,并雇用保鏢,這過程大概要花幾個月或更長時間,信息反饋回來又要幾個月,完成一筆交易可能要用一年多的時間;有了紙幣以后就要快多了,交易風險也小了,只要把現金或銀票裝在兜里快馬跑就行了,完成交易的時間大概能縮短幾個月。因此,跟交通運輸技術一樣,貨幣金融的發展也能加快市場交易速度,降低交易成本,增加人們的財富創造力。 巴曙松:實際上,現在稍微大一點兒的金融機構,基本上都采用了電子匯款,收付款只需要很短的時間,而且成本大大降低。這種金融技術的進步使得企業可以以更高的效率來運用自己的資金,加快資金的周轉,同時也大大縮短了交易時間,提高了貿易效率,減少了支付過程中的風險,這對于整個社會都是一種效率的改進。如果設想一下,我們采用不同的支付方式來支付1000萬元的交易,相應對于企業效益的影響多大,就可以清晰地看出這一點。隨著手機銀行、網絡銀行的全面興起,銀行的服務已經打破了空間和時間的限制,無論銀行的網點是否有職員上班,消費者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通過網絡、電話等進行金融交易,整個金融資源的配置效率顯然會有很大的提高。因此,沒有人在這樣的事實面前可以說,金融技術不是生產力,它不創造價值。 陳志武:前面只是說了一類金融技術即貨幣技術,而另外一類技術-證券,恰恰是中國歷來最欠缺的,也是最需要發展的。廣義講,任何一種證券都可以說是一種金融合同(契約),其中一種類型的證券是對不同時間之間的收入進行配置(比如,債券、住房按揭貸款)。更廣義的證券則是對不同時期和不同境況的收入或者財富進行配置,保險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還有股票、期權等。實際上證券的含義可以比人們所熟知的股票、債券、保險更寬泛,可能有的種類甚至是無窮多的。人在一生中各個階段的收入會有不同,也充滿不確定性,企業和國家也是一樣,這就需要各類金融工具來規避風險、攤平不同時期的收入,以避免有時錢多得不得了、有時又是窮光蛋。如果沒有證券一類的金融技術發展,人們對于調劑收入的余缺只能是無能為力的,或者只能靠原始的家庭、家族來替代。金融技術的出現大幅度地提高了人們生存和發展的能力,企業乃至國家也得以通過不同的證券安排把未來不同時期的風險、收入和資金需求進行調配。 巴曙松:在中國,對于證券層面的金融技術的重要作用的認識,甚至還不如銀行層面。這特別明顯地表現在對于期貨市場的態度上。在決策層一度有一種說法,強調“如果你恨一個人,你就讓他去作期貨,讓他傾家蕩產”,在這種思路指導下的期貨市場發展必然充滿坎坷。實際上,整個經濟體系中的風險確實已經存在,期貨等金融衍生工具只是提供了一種風險管理的工具,究竟如何運用還取決于市場主體自身。中國整個市場的規模擴展很快,對于原材料有很大的需求,但是缺乏足夠的金融衍生的風險管理工具,不少企業因此遭受很大的損失。對政府決策者來說,控制期貨市場的發展似乎是為了抑制投機,但是在市場條件已經具備而依然不發展期貨市場,實際上本身就是更大的投機,因為市場在波動,風險始終存在,發展期貨市場提供了風險管理的工具,而不發展期貨市場,所有的市場主體(包括政府)都只能被動承擔市場漲跌帶來的所有風險。僅僅舉一個簡單的例證,目前商業銀行已經持有巨額的債券,利率的上調必然會對債券市場帶來直接的沖擊,在沒有期貨等風險管理工具時,商業銀行的惟一選擇是坐等虧損的出現,這種狀況也制約了中央銀行利率政策的回旋余地。 目前我們在討論中國的人民幣利率是否應當擴大浮動區間,實際上,如果沒有匯率風險的管理的金融工具,例如期貨期權等,在匯率浮動幅度較大之后,企業和金融機構只能被動經受匯率波動帶來的風險,這是非常危險的格局。 金融技術差距造成發展不平衡 巴曙松:金融技術的差距究竟如何造成全球發展的不平衡,從當前美元危機的爭論就可以看得很明顯。在當前的國際金融市場上,美元的危機似乎已經成為一種主導性的看法,甚至有人說美元陷入了和1973年、1985年那樣類似的危機之中。美元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是否已經搖搖欲墜呢?事情可能沒有想象得那么簡單。也許通常一般的國家面臨美國當前所面臨的“雙赤字”時可能會遭遇貨幣危機,但是美元可能并不全會遭遇,其間的差距就是由金融技術差距所帶來的。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美國的“雙赤字”可能是美元走弱的重要影響因素,但是,這可能也正顯示了美國金融市場體系的國際競爭力和吸引力,顯示了美國金融技術的進步,正如英國在其最為強盛時期的政府債務一度高達GDP的200%一樣。如果一定尋求缺陷,那么,這是整個國際金融體系的缺陷,在這個缺陷的框架下討論美元危機已經30年了,但是我們看到的現實是,美國在出現“雙赤字”的同時,美國的資本市場占到全球資本市場的份額卻從不到30%迅速上升到70%左右,美元的競爭力,來自于美國資本市場的競爭力;而資本市場的競爭力,來自于清晰的監管、透明的法律體系、相對完善的金融市場體系、更有效率的金融技術。在當前的國際經濟體系中,美國可以說是中心地區,亞洲是貿易賬戶區,歐洲、加拿大和拉美是資本賬戶區。通常的格局是,貿易賬戶區向美國出口,并靠出口帶動經濟發展,同時積累巨大的外匯儲備。資本賬戶區是傳統上的資本輸出區。美國作為全球經濟體系中心區的地位,與其金融技術的領先密切相關。 陳志武:現在業界講得比較多的一個問題是,為什么商品價值鏈上附加值比較低、勞動力密集程度高的部分在中國做,而附加值比較高的部分在國外做?這在絕對意義上說是由于金融證券市場發展的差距和制度資本的差距所導致的。研發(知識產權)是附加值最高的一塊,融資服務也是附加值很高的一塊。例如,研發藥品必須投入很多資本,假如一個國家的證券市場不發達,就難以為研發、為資本密集型企業提供所需的巨額資本支持。 巴曙松:中國的金融技術發展可以作為一個對照。從全世界范圍看,資本市場的發展,是因社會經濟趨勢的結果,是不同經濟主體共同作用的結果。以最為典型的股票市場為例,在股票發行市場上,股市提供了資金盈余者與資金虧絀者之間的直接溝通渠道,一方面,為資金使用者提供高效率的籌資場所;另一方面,為資金擁有者提供高效率的投資場所,并由投資者分擔企業經營風險。在股票流通市場上,通過股票交易和股價變動,對股份公司及其經營管理人員作出評價和進行監督,迅速、準確地把資本導向收益最高的行業和企業,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由此,金融資源實現高效率的配置,經濟增長的潛力得以發揮。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需要一個能夠高效率配置金融資源、滿足不同風險偏好的資金需求者和資金供給者的完善的金融市場體系。目前,中國還缺乏一個以創業企業為對象的融資體系;中國的民營企業等還缺乏穩定的融資渠道;中國的廣大投資者則缺乏滿足不同投資者需要的金融投資品種;同時,企業長期資金的需求嚴重地得不到滿足。這些融資需求,客觀上要求建立一個穩定發展的提供長期資金的市場——資本市場。 另外,中國經濟運行中資本利用效率的低下,現實地提出了要發展和完善資本市場的要求。從主要的金融數據看,儲蓄率和投資率的差距表明,資本的浪費或資本凈流出,資本產出率不高,都表明資金分配的效率有待提高。資本市場的發展對于促進資本的利用效率無疑會發揮積極的作用。 根據目前中國的增長目標,中國經濟要在20年后達到翻兩番的目標,每年平均經濟增長率應該達到7.18%,其中投資將是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根據香港百富勤公司的預測,預計到2010年,中國支持經濟增長所需要的資金至少達50萬億元人民幣,這顯然需要一個穩定發展的資本市場來支持。 陳志武:19世紀初,技術革命的重心由英國慢慢轉移到美國,近兩百年來,世界幾乎所有的重要技術如電、汽車、電腦、軟件等都在美國發明,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跟美國的資本市場非常發達分不開的。中國、日本目前都是以銀行為主導的金融體系,英國、美國更多的是以股票為中心的、資本市場為主導的金融體系,區別就在這里。股票資本和銀行提供的資本在期限上有一個本質區別。銀行的錢來自其存戶的存款,這些存款以短期為主,為應對資金的隨時撤出或擠兌,一個負責任的銀行不應把錢投在收益不確定或期限比較長的項目上。這就是通常所說的銀行存款與投出去的資產組合的期限要匹配。而技術研發的風險很大,可能需要10年、20年資金才能回籠,甚至永遠不能回籠。如果這類投資太多,對銀行來說,破產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所以,以銀行為主導的金融系統不適合側重長遠投資,特別是投向初創時期風險較大的產品與技術研發。銀行的本質決定了它只能提供期限短、回籠快的項目。 美國鼓勵創造發明的文化是內生的,是由其股權文化、由其通過股權增值發財的文化所逐步形成的。美國19世紀有許多通過承擔投資風險獲得超額回報的創業實例,今天也有像蓋茨、戴爾這樣的實例,這些激勵了一代一代人。這些成功的故事在美國造就了一次 與金融市場的高度支持是密不可分的,金融技術的優勢是今天美國方方面面競爭優勢的基石。 目前還沒有其他國家、更沒有發展中國家具有美國這樣的發達證券市場,這一事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各國的貧富懸殊和發展不均,證券市場發展程度的不均給不同國家帶來截然不同的發展機會。沒有金融手段支持的國家里,人們不能把資金和各類資源調配到最能創造價值的領域來,也許更多人所能依靠的只有一雙手,只能賣苦力,再就是只能依賴一些土地、自然資源。 巴曙松:中國的經濟增長始終受到產業結構失衡的制約與困擾。經過建國50年來的工業化建設,中國初步建立了門類齊全的工業部門體系,資產存量的絕對總規模不小,其中國有企業資產又占了大部分,但是與體制結構的調整相比,產業結構的調整對經濟的貢獻仍顯得很不夠。證券市場在存量調整和增量調整方面具有的獨特優勢,決定了它可能在中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首先,中國正處在工業化發展序列中勞動和資源密集型向技術和資本密集型轉化的階段,產業結構正由以輕紡工業和傳統消費品工業為主導的工業化第一階段轉向以重加工業和基礎產業為主導的工業化第二階段,同時在世界性信息產業革命的帶動下,高新技術產業也成為國民經濟的發展重點。發展這些部門已成為國民經濟進一步增長的關鍵,這意味著對資本的依賴性空前增強。而在現有的金融框架下,金融資本向產業資本轉化的格局又難以在短期內形成,資本市場的籌資功能可為此提供條件,例如通過金融工具的創新和金融技術的進步,可以將大量的社會閑置資金引入產業政策導向的產業和行業中去。 其次,中國產業結構的調整方式也由增量調整為主向存量調整為主轉化。目前,大多數企業規模不大,競爭力不強,不能形成規模經濟,無法和世界的大型企業競爭,這種現實狀況要求對現有的國民經濟體系進行存量結構調整,通過大規模的兼并與收購,形成大型企業集團。而資源存量的重組不僅難以得到銀行資金的足夠支持,更難得到重組所需的運作方式及制度安排等方面的幫助,這些問題只有在資本市場上通過金融創新與金融技術進步,才能得到解決。 金融技術進步 需要怎樣的制度環境? 陳志武:我有這樣一個觀點,可靠的法治是市場經濟深化與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如果沒有可靠的產權與合約權益保護的制度,人們就無法預期從事市場交易、從事投資的結果,不能知道從交易、投資中獲得的利益能否屬于自己。而經營、交易結果的不確定性將迫使人們停止交易、不愿做出投資,即使他們想進行市場交易,交易成本也可能高得令人望而卻步。于是市場發展會停滯不前,經濟增長無法持續。正如我們在大量的實證分析中可以明顯感覺到的結果,制造業遠比第三產業特別是金融業容易發展,前者所依賴的交易市場相對于后者不容易被騙(盡管在絕對意義上任何產品交易中都會有欺騙的空間),因此制造業市場的發展對制度機制的依賴性較弱。而第三產業所交易的是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無形“服務”或“許諾”,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在制度資本欠缺的社會里,這種市場、這種行業更容易停滯甚至關閉。這就是為什么制造業在中國也可以發展(更何況制造業能最好地發揮中國的勞動力優勢),而證券市場在中國則發展艱難。 新聞監督最終決定了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市場信息環境的可信度、客觀度和完全度。 巴曙松:從實際的運作角度看,與金融技術的進步直接相關的,是金融監管,可以說,沒有一個好的金融監管,很難有好的金融技術的進步。什么是好的監管呢?英國《金融服務與市場法》(Financial Services and Markets Bill)提出了“好監管”的6條原則,要求在實施監管時必須同時考慮并作為新監管方式的指南。這6條原則是:使用監管資源的效率和經濟原則,被監管機構的管理者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權衡監管的收益和可能帶來的成本,促進金融創新,保持本國金融業的國際競爭力,避免不必要的對競爭的扭曲和破壞。參照這個標準,目前我們的許多金融監管還存在明顯的缺陷,抑制了金融技術進步的推進。金融監管應當鼓勵金融技術的進步,改變目前過于嚴厲的行政審批和行政管制抑制金融技術進步的狀況。近期在討論《證券法》的修訂時,就有一種意見認為,整個證券法可以基本不進行修改,只需要補充一條,就可以給市場帶來很大的活力和空間,這一條就是“凡是本法沒有禁止的,都是可行的”,這實際上體現了一種深刻的監管理念、立法理念的分歧,體現了對于金融創新是否包容的監管理念。實際上不僅是證券法的修訂,商業銀行法的修訂也同樣存在類似的問題。在目前的商業銀行法中,就存在許多直接干涉商業銀行自主經營、自主創新的條款。例如,1995年的《商業銀行法》第七條規定:“商業銀行開展信貸業務,應當嚴格審查借款人的資信,實行擔保,保障按時收回貸款。”但是從商業銀行的實際運作看,是否提供擔保,完全取決于商業銀行的風險決策。原來的商業銀行法的第三十六條存在同樣的問題:“商業銀行貸款,借款人應當提供擔保。商業銀行應當對保證人的償還能力,抵押物、質物的權屬和價值以及實現抵押權、質權的可行性進行嚴格審查。經商業銀行審查、評估,確認借款人資信良好,確能償還貸款的,可以不提供擔保。”修訂之后的《商業銀行法》依然有許多類似的缺陷。 當前中國的金融技術進步,基本上還是以吸納性和移植性的技術進步為主導,原創性的金融技術進步較少;在技術進步種類看,負債類的業務技術進步多,而資產類業務則因為利率管制等多方面的因素技術進步活動較少;許多金融技術進步實際上是靠外力推動,而不是市場主體自發進行的結果。這種狀況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如政府金融管制過于嚴格,抑制了金融技術進步的空間;由于金融市場主體有不少還是沒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具有盈利動機和自我約束能力的金融機構,使得中國金融市場上的金融技術進步主體內在動因不足;主要的市場指標利率和匯率形成機制沒有充分市場化等等。 盡管當前中國金融市場的技術進步狀況并不令人滿意,但是,這也從另外一個側面體現出技術進步空間之巨大。經濟轉軌推動的金融市場劇烈的結構變化提出了巨大了金融技術進步的需求,客戶在分業經營體制下的金融超市式服務為不同金融機構進行合作和技術進步提供了巨大的舞臺,中國加入世貿之后金融領域的競爭加劇必然成為金融技術進步活躍的重要推動力;同時,中國過于倚重銀行間接融資的金融結構也為直接融資市場的技術進步提供了機會。可以預計,上述幾個領域將是未來金融技術進步較為活躍的領域。當前推動中國金融技術進步的重點,應當在于創造一個寬松的市場環境,讓金融監管與金融技術進步較好地在市場上相容;應當放松對利率、匯率等市場指標的管制;應當把經營性金融機構塑造成真正的市場主體,激活其技術進步的內在動力。 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往往也是金融法律體制、監管體制、監管理念的競爭,激勵不相容的金融監管,抑制金融創新的金融監管,不講究成本收益權衡和問責機制的金融監管,片面拘泥于分業經營和機構監管的金融監管、不與國際監管理念保持一致的金融監管,必然是一種高成本的金融監管,這種監管不僅會制約金融機構的發展空間,也可能在客觀上還會加大金融風險,抑制金融技術的進步,因此應當引起廣泛的關注。 中國金融技術滯后的負面影響 陳志武:這個問題需要回顧一下歷史。許多人一直在研究為什么17~18世紀末的英國和后來的美國證券市場能發展得那么好,也為工業革命創造了極好的條件?為什么在中國歷史上證券類金融技術不曾發生?我認為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一個原因以英國和荷蘭為例,17~18世紀的海洋貿易——大西洋貿易,把投資風險以及市場交易風險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也把市場交易的范圍延伸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距離、規模、風險等的擴大推動了當時英國人、荷蘭人對金融技術的需求,促使其快速發展。另一個重要因素是1688年英國光榮革命,它使議會的力量戰勝了絕對的皇權,使皇權受到議會的制約,國王不再能隨便增加稅賦、隨便舉債甚至隨意賴賬。相對于國王決策的不透明和非程序化,議會的立法過程既透明又程序化,這給證券市場投資者以極大的信心,加上當時資本市場的主要交易對象是政府公債,這為英國證券市場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憲政基礎,使其市場信用大大上升。所以,1688年光榮革命之后,英國的資本供給是全世界最充裕的。投資者的信心主要取決于兩方面:政府對市場的決策是否按規則辦事以及是否透明。 美國的金融發展歷程也依賴同樣的兩大基礎:憲政制衡和經濟本身對金融的需求,前者為經濟需求轉化為實際的金融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保障,沒有哪個證券市場發達的國家不是以憲政為基礎的。美國政府的三權制衡格局,使民眾對政府發行的債券以及之后的股票市場信心很強,購買者才能踴躍、才能有恒心。19世紀50年代開始的電報技術、火車等技術進步,對資本的需求和風險分攤的要求成為金融技術進步的巨大推動力。 這對中國的現狀有什么啟示呢?首先,來自經濟方面的融資與風險規避需求早就已經很高,1978年之后的改革開放產生了對金融證券市場的巨大需求;第二,需要考察的是我們的制度環境,即政府權力是不是無限大,政府決策的過程是否足夠程序化、透明化;第三,有沒有(主要講財經新聞自由)有效的媒體監督力量,法制體系是不是能夠為交易中利益的界定和產權保護提供足夠的保障;第四,最后這個因素跟英美等國家不同,但在我們國家卻是必須考慮的:中國的資本市場是由政府主導的,而很多掌握控制權的官員卻不懂市場。 巴曙松:從整個社會的融資結構考察,中國是典型的間接融資型的金融結構,這種金融結構意味著,因為缺乏證券市場的有力支持和金融技術的滯后,銀行體系在事實上被動地承擔著經濟波動的大部分風險。在分析銀行不良資產時,我們經常會說,因為商業銀行承擔了經濟轉軌的成本,所以形成了大量不良資產。實際上,從時間序列來分析,不良資產的形成密集時期,實際上往往是經濟的大起大落時期。 從大致走勢看,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的形成有兩個高峰期。第一個高峰是在1991~1993年,4家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比率從1990年的10%上升到1993年的20%左右,其中包括商業銀行承擔了不良的企業債券的損失。第二個高峰是1997~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后,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再次急劇上升,但是這一階段的不良資產比率的上升從經驗意義上看,許多是為了不良資產的剝離進行歷史包袱的暴露,也有一定因素是經濟波動的影響。從近期不良資產與經濟周期的歷史波動軌跡看,通常不良貸款大部分都是經濟景氣迅速上升時期投放出去的,一旦經濟出現較大起伏,高速擴張的信貸必然產生大量新的不良貸款。2003年,中國的銀行體系投放了2.99萬億的信貸,2004年,信貸新增2.2萬億。這5萬多億的信貸投放,在經歷經濟的周期起伏之后、在經歷如此快速的信貸緊縮和投資波動之后,究竟有多大比率會成為不良資產?不良資產的歷史是否會再次重演? 值得關注的是,世界著名的標準普爾信用評級2004年5月24日發表其對中國內地銀行業不良資產比率的最新估算。標準普爾估計,中國內地銀行2003年底的不良資產約占其銀行體系總貸款的40%;在2003年中,標準普爾對內地銀行不良資產比率所作出的估算為45%。在調整其對不良資產比率估算的同時,標準普爾亦指出,中國內地經濟增長放緩將可能導致較多的不良貸款出現,預料下一輪的不良貸款很可能主要來自對中小型企業和高價住宅房地產發展商發放的貸款。 在整個社會的融資結構嚴重依賴銀行的格局沒有明顯改變的前提下,在沒有有效的金融技術創新的條件下,可以肯定的是,此次宏觀調控可能產生的成本,最終在相當程度上還會由銀行來承擔,這可能就會表現為銀行不良資產比率的上升。特別是考慮到此次商業銀行的信貸投放,有相當比率是投放到投資迂回程度提高的重化工業化行業,有相當比率是投放到受地方政府影響較大的基礎設施行業,較之1992年、以及1997年的經濟波動給銀行體系帶來的不良資產,其比率可能還會要來得高。 中國金融技術 的進步從何處著手? 陳志武:現在國內的金融技術創新已經在進行了嘛,當前要做的是3個層次:首先,進一步放開民營金融機構,讓更多的民間力量參與包括銀行、證券公司、民營融資渠道、私募股權基金等在內的金融機構。第二,政府要做的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完全一手包辦股票市場,而是要放開讓民間去發展,讓市場自己去做;國家只需在法制架構的設置和合約執行上做好金融交易雙方的權益保護,為證券交易雙方提供穩定的對未來的預期。第三,通過保證財經類媒體信息的流通和新聞監督,讓輿論監督有效地發揮作用,這樣,每個人自然地都會對自己的行為注意很多,腐敗、不誠信等不恰當的行為就會少很多。就像美國一位大法官說過的,“陽光是最好的殺菌劑”,把所有的操作透明化,不健康的東西會收斂很多。 巴曙松:陳志武教授強調促進金融技術進步的主要觀點,實際上經濟學界大多數學者都是贊成的。從中國的實際情況出發,我打算從當前中國經濟金融運行中最為突出的兩個問題,來看看中國金融技術的進步應當如何著手。一個是中長期貸款居高不下,一個就是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在宏觀緊縮的背景下有所加劇。這兩個問題實際上并不能僅僅停留在銀行貸款行為的這個微觀角度來考察,而需要從整個金融體制、金融結構的角度來考察,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當前金融體制改革滯后的許多方面,看到金融技術未來應當著力的切入點。 2003年以來的宏觀緊縮,貸款增幅有明顯的下滑,但是中長期貸款卻依然保持十分穩定的上升,壓縮的貸款大多是短期貸款,使得部分企業的流動資金顯著短缺,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有所加劇。盡管政府在宏觀上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試圖引導商業銀行降低中長期貸款的比重,但是實際上的效果是有限的。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困境呢? 首先,這種狀況表明中國的商業銀行還缺乏有效的風險控制、特別是風險定價的能力。其次,中長期貸款居高不下以及中小企業貸款難問題,顯示出中國的金融市場發展失衡、資本市場發展滯后使得整個融資結構的調整難以順利推進。 第三,中長期貸款居高不下和中小企業融資難體現了當前商業銀行績效考核中存在的缺陷,第四,中長期貸款居高不下和中小企業融資難,還反映了金融創新體制和監管體制存在的缺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