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元:為殘疾人創造奇跡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25日 23:02 公益時報 | ||||||||
(導語)“有困難,找春元,和110一樣管用”,熟悉李春元的人都這么說。每天來他們家求助的人,一撥接一撥,李春元夫婦有求必應,樂此不疲。 山西省聞喜縣海鑫活性鈣廠地處涑水河畔,是全縣目前最大的花園式殘疾人福利企業。
該廠由“全國助殘先進個人”、“山西省勞動模范”等一系列特殊榮譽獲得者李春元同志創辦的。李春元早在1989創辦海鑫企業初期便開始探索創辦助殘企業,他先后創辦過殘聯泥焦廠、扶貧助殘服務中心種兔養殖廠等,期間經歷多次起伏,共耗資500余萬元。直到1997年投資208萬元加工生產活性鈣的項目取得了成功。建廠后,他們堅持“依托海鑫,發揮優勢,趁勢快上,規模經營”的興廠之路河“自強不息,艱苦創業,發展福利,無私風險”的辦廠宗旨帶領全廠職工同心同德,團結拼搏,共創輝煌,從而使活性鈣廠得以長足發展。 (小標題)選擇山溝溝,創造奇跡 這位愛吃面,喜歡吃素菜,坐凳子仍習慣一只腳盤起,身價50億資產,躋身全國民營企業30強的海鑫集團老爺子,親切得像鄰家大爺。謙和忍讓隨處可見,上電梯時,他一手按鈕,等大家進去了,才踏進電梯。73歲仍精神矍爍,說話速度仍然很快,說得急了出現一點小語誤時,一邊笑一邊拍下額頭,一副可愛的老小孩模樣。 但李春元做起事來,透出的胸襟與遠見,絕不普通。比如他曾專程來北京,要在民政部立項,辦一個投資500萬元的技術學校,讓更多的貧家子弟免費學到技術,扶貧脫困。 李春元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可他卻在山溝溝里創造了奇跡。海鑫集團總部仍然設在山西聞喜縣川口村--一個原先被稱為“川口不川,三嶺依山,嶺上是旱地,嶺下是堿灘,年年糧歉收,家家糊口難”的窮村子。 20世紀70年代,那真是李春元不堪回首的艱辛時代,一窮二白的家當,自家養6個孩子,加上已故堂兄的一個兒子,光是糊弄這7張小嘴,就夠愁煞人呀,妻子一邊地里忙活,一邊給人接生,賺點小錢補貼家用。窮人孩子早當家,三兒子李海倉剛懂事時,去村外的涑水邊割草,村里有人在水邊撈魚。孩子玩性大,當即放棄割草加入抓魚的行列。 靈活的孩子果真抓到一條魚,“這下家里可以改善伙食了!”,他欣欣然地抓著魚往家跑。李春元卻沒給笑臉,“你今天是干什么去的?”“割草。”“你割的草呢?”孩子無語。 沒有更多的嚴辭厲語,也沒有更多的語重心長,卻讓孩子一下懂得,做事一定要專注投入,人生路上,會有很多誘惑與選擇,不要被一時的“芝麻”迷惑,而停住了追求“西瓜”的步伐。 1975年,“春江水暖”的市場風氣剛剛乍現,有著敏銳商業頭腦的李春元,便開始敢為天下先的經商嘗試,在村干部的支持下,開辦了小商店,創辦了肥皂廠。創業難,農民創業更難,為了在周圍大廠的夾縫中求得生存和發展,李春元憑著農民所特有的執著與吃苦耐勞,他們獲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肥皂的市場前途不大,隨后李春元在村里承包了一片30畝的荒灘,種果樹、蓮菜,也養雞、養鴨、養魚、養兔。三兒子李海倉借貸40余萬元,在這片鹽堿荒灘建運城、臨汾兩個地區第一家爐焦化廠時,就盯上了父親承包地。 “你搞吧”,舉全家之力發展這個當時看來“高風險”的新項目,作為農民的李春元,顯出了遠見與卓識。上陣父子兵,他以自己的“農場”為代價,幫助兒子完成他的“工廠”。全家人一下投入7萬元進行大改造,然而縣里說李春元開發的“農場”是“生態農業樣板”,投進的錢全都打了水漂,一家人又打起精神另起爐灶。 “人活在世上,就是要吃苦的,哪有那么多甜東西可吃”,無論是挫折還是春風得意時,李春元都是這樣教誨兒子。 (小標題)疏財仗義,積福后人,何樂而不為 疏財仗義,積福后人,何樂而不為?美國慈善名人老卡耐基說,有效地散財所需要的才智和能力,絕不亞于甚至超過經營致富。 李春元夫婦倆是當地有名的善人,即使是李家仍在貧窮之列時,善舉就已有之。18年前,有人假稱請李春元的大兒子代抱一下小女孩,結果卻消失得無影無蹤。這孩子李家一養就是18年,現在已讀大學,即將培養成為有用之材。 在各種善舉和公益之中,他最重教育和殘疾事業。因為人沒了教育,遇到機會也難以發揮;人沒了健全的身體,將活得比普通的正常人更艱難。在鄉人、學子、殘疾人眼中,他是實至名歸。 1990年,李氏家族企業那時還處在成長期,李春元就沒忘“拉殘疾人一把”。先后投資500萬元,創辦了縣殘聯廠、扶貧助殘服務中心、種兔養殖場等。1997年,李春元再度投資208萬元,新選活性鈣項目,吸收了殘疾職工近90名,職工工資也由400元提高到現在的800-1000元。 他先后創辦了5家福利廠,共安置1500人就業,還為130名殘疾人成了家,給30多名行走不便的殘疾職工購買了自行車、三輪車和輪椅。 這些數字是枯燥的,但對處在生命底層的殘疾人來說,不吝于再造之恩。送殘疾人的孩子讀高中,給家里發生火災、痛失愛女的殘疾夫婦蓋房過冬,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每年大年初一,到他們家拜謝的人,有上百個,有的從很遠的鄰縣趕過來,這些人都長跪在地,以農村人最樸素的方式表達他們最深的謝意”,一位與李家相熟多年的人說。 凡是有困難的人,都在李春元的幫助之列。相鄰不遠的541軍工廠,改制之后很多工人下崗,日子過得很艱難,連吃飯都成問題。當村民把這些情況反映到李春元這里后,他立即拖了5車白面,送到下崗工人家中。兩年多來,李春元已為這家工廠送去了250多噸白面。 “國家多一個人才,就多一個希望”,李春元如是說,這是簡單而深刻的思想。 “有困難,找春元,和110一樣管用”,海鑫集團一位辦公室主任如是說。每天來他們家求助的人,一撥接一撥,春元夫婦倆樂此不疲。他們說,農村人苦,面對請求捐款救濟的,知道了,心頭就要承受很大的不安,不予援助,心有不惻,自己是吃苦過來的,知道貧苦是什么滋味呀。 李春員創辦的殘聯活性鈣廠技術裝備先進,管理水平一流,產品質量優良,不僅已成為海鑫鋼鐵集團公司生產由鈣的駐留企業,而且也能滿足其他用鈣企業的各種規模要求,從而使活性鈣廠充滿了旺盛的生命力河強勁的市場競爭力。其場頻產銷率達100%。同時,在抓生產、抓管理、抓質量的基礎上,他們海十分注重環境保護,確保企業可持續發展,在設備選擇上他們力求“高起點、高收入”,用先進的技術裝備淘汰落后的生產公益,并且投入巨資對廠區進行了綠化梅花建設,致力使活性鈣廠想花園式企業邁進。現在廠區布局合理,花草數目培植得當,環境優美,職工文化活動場所一應俱全。 2000年10月,李春元又捐資50萬元,創建了“運城市殘聯春元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并每年向該校捐資10萬元,以保障其正常運轉。 十年多來,李春元及其家庭以自家企業股份收入,支持縣、鎮、村各級興辦社會公益事業累計捐資近1.33億元。 2001年5月,國家殘聯主席鄧樸方親臨殘聯活性鈣廠河殘疾人職業學校視察調研時,對李春元通知的事跡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先后獲得“中華愛國之星”、“愛國企業家”、“第16屆國際科學與和平周‘和平使者’”鄧榮譽河獎勵100余項。 2004年,針對前來要求就業的殘疾人越來越多的實際,李春元又依法擴大活性鈣廠的經營范圍,果斷增添鐵礦紛加工項目,為極大限度地安置更多殘疾人就業創造了條件。到目前,廠區面積已由1997年的19畝擴大到120畝;固定資產由原來的208萬增加到現在的659萬元;年產值由原來的50萬元增長到800萬元。生產職工人數由原來的70名增加到現在的196名,其中殘疾職工105名,比原來增加了三倍,占全廠生產職工總數的的53.57%,黨員由6名增加到23名,約占全廠職工人數的14.4%,職工工資也由原來的400元提高到700元,使全場殘疾職工的生活由了基本保障。 (小標題)十年培育終成才 十多年前,位于聞喜北部、東鎮西部、距縣城15公里的川口村還是一個“川口不川,三嶺依山,嶺上是旱坡,嶺下是堿灘,年年糧歉收,家家糊口難”的貧窮落后、考天吃飯的傳統農業生產村。全村人口2030人,2426畝耕地,其中水地不足900畝,旱地1220畝。低下的社會生產力河與之共存的惡劣的農業生態環境,嚴重制約著川口經濟的發展。直到1998年,全村聯是總產量才達到70余萬斤,平均畝產300斤,人均收入不足300元。 1990年,特別是1994年以來,李春元同志在縣委直接領導下,帶領川口堅持“圍繞經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工作指導思想,堅持“大辦企業致富全村,以工哺農興百業”的治窮致富方略,全面實施“依托海鑫,發揮優勢,以工哺農,以工強農,各業并舉,快速發展”的工作思路和把海鑫企業建設“千畝鋼城,現代企業,十億產值,億元利稅”的發展規劃,致力使川口村朝著“工業走向規模化,農業趨向產業化,村鎮建設城市化,管理服務規范化”雛形框架邁進。從此,川口村的經濟一年跨一個新臺階:1993年全村經濟總收入超過1000萬元,人均收入由過去的350元提高至1200元;1994年人均收入一躍實現2500元,比上年翻了一番多;1995年全村經濟總收入超億元,一舉跨入全省“億元村”行列,村民人均收入3000元。 截至目前,海鑫企業已由過去的44萬元發展至55億元,由當初不起眼的單一煉焦小廠發展到集鋼鐵、焦化水泥、房地產、金融、保險等產業于一體的特大行集團公司,擁有員工10000人,并已形成年產鐵260萬頓,鋼260萬噸、才220萬噸、焦220萬噸、水泥40萬噸的綜合生產能力,公司億進入世界冶金企業100強,全國工業企業500強,全國工業企業納稅100強行列。在全國民營企業納稅50強中名列第二。 李春元終于使川口這個曾集體負債3萬余元的窮村子變成了擁有1000萬余元新增資產的新川口。在帶領群眾致富的同時,李春元還身體力行,甘當全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排頭冰。十多年來,每逢新春佳節、重陽節,他都要自費在全村舉辦敬老愛幼評選表彰活動,并先后為本村和周邊鄉村1100余名老人贈送禮物和慰問品,還定期為他們檢查身體,發放生活補貼、資助外出旅游觀光等。在他的帶領和影響下,全村已涌現出一批批“五好家庭“、“文明戶”和各類先進任務,全村“尊老愛幼”,創建“文明家庭”和爭做“文明村民”之風方興未艾。因此,川口村先后被省、市、縣各級黨委政府授予“千萬元村”、“億元村”、“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先進單位”、“十佳明星村”、“紅旗黨支部”、“安全文明村”、“文明村”等一系列數十項榮譽和獎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