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2005房地產藍皮書 > 正文
 

2005年房價增幅有望趨緩 二手房市場將持續升溫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07日 07:04 北京青年報

  

2005年房價增幅有望趨緩二手房市場將持續升溫

■專家認為,過多的自有住房在增加了個人財富的同時,降低了流動性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財經新聞圖片

  北京青年報: 齊雁冰

  社科院出版《2005房地產藍皮書》———

  2005年,房地產信貸增速將進一步放緩,并有可能再次加息;

  被動需求有望下降,二手房市場將持續升溫;

  供求關系偏緊的局面很難改變,房價增幅將趨緩……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日出版《2005房地產藍皮書:中國房地產發展報告NO.2》,報告分別對北京、上海、天津、廣州等中心城市的房地產業進行了分析和展望,并對2005年我國房地產業的發展趨勢作出預測,得出上述結論。

  今年房價增幅將趨緩

  報告分析認為,在當前房地產市場以首次購房需求和改善型需求為主的背景下,住房需求呈現很強剛性,一般性上調利率措施對需求量影響不大,今年房地產市場的需求將持續旺盛。2005年,在國家控制投資規模、緊縮“地根”、“銀根”的調控政策不可能有根本改變的情況下,房地產市場供給增幅仍將呈下降趨勢,因此供求偏緊局面很難改變;不過,由于政策變動對市場預期(供給減少)的影響隨著時間減弱、市場經濟自身的價格調整,特別是政府將采取措施抑制房價過快增長等因素,報告預計房價增幅將趨緩。

  在2004年停止拆遷、集中解決拆遷遺留問題的基礎上,可以期望2005年的拆遷工作將慎重進行,拆遷導致的被動需求將有較大幅度下降。隨著一系列二手房交易管理政策的完善和實施、已購公房的大量上市,房源將繼續放量,梯度消費格局逐步形成,市場活力增強。

  報告指出,近年來房地產市場概念炒作標新立異,浮躁色彩濃厚,順應了高收入階層追求文化品位和時尚的需求。隨著高收入階層對住房需求的滿足,市場重心將轉向中低收入者,購房者將更重視住房的原有本質,以概念吸引購房者的策略將逐漸失去光彩,品牌競爭將回歸理性。土地市場陽光化,地產企業將走向平等競爭,質量、品牌、資本的競爭將成為地產企業的競爭基礎,在競爭中土地資源將更有效地配置到實力強的企業,導致企業的洗牌重組持續進行。

  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之間存在夾心層

  針對北京市住房市場發展及住房保障體系建設,北京市建設委員會住宅發展與保障處處長程建華建議:逐步擴大廉租住房的覆蓋面,并將經濟適用住房、廉租房整合到住房保障體系中來。

  程建華在近日出版的《中國房地產發展報告》中表示,在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之間存在夾心層,這部分人既不符合廉租條件,又無力購買經濟適用房。因此需要加大財政支付力度,擴大廉租覆蓋面,在原低保、優撫家庭的基礎上,先將危改拆遷、文保區外遷及市政府重點工程拆遷中的國企困難的老職工、無房的返城知青、低收入重殘、長期失業的原國企職工等納入廉租住房對象。

  廉租部門按廉租住房申請、核查、公告、登記的程序對符合條件的對象實行租金補貼或租金補貼還貸政策。籌集二手房,對困難國企中市級以上勞模和低保重殘人員實行實物配租。在擴大廉租面,調整經濟適用房供應面的基礎上,將二者整合,建立統一的住房保障體系。

  9大因素促使2004年房價攀升

  對于中國房地產市場來說,2004年是極不平靜的一年。國家出臺宏觀調控政策的頻率之高、調控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以“管嚴土地”、“看緊信貸”為主的宏觀調控措施,緊緊扼住了房地產開發的兩大命脈———土地和資金。房地產業及房地產市場呈現出不同以往的鮮明特點,包括投資增速放緩、信貸比重降低、土地開發面積減少、拆遷規模受到限制,等等。

  而在房地產銷售市場上,2004年,商品房銷售量繼續大幅度增長,達到了38231萬平方米,比2003年增加4514萬平方米,為住房商品化以來的最高值。與此同時,2004年全國商品房房價大幅攀升,達到2714元/平方米,比2003年增長355元,遠遠高于1998至2003年平均售價的增長(59元)。

  報告認為,2004年房價上揚,是各種原因綜合作用的結果,這些因素包括:1.土地價格上漲;2.建筑材料價格上漲;3.新建住宅品質提升;4.中低價位商品房供應量下降;5.投資和投機性購房拉動;6.國家對房地產開發的“地根”、“銀根”緊縮;7.房地產市場中存在的特定形式的壟斷;8.新興產業的較高利潤。此外,應當承認,2004年采取的宏觀調控措施總體上抑制了商品房供應量的增加,事實上起到了推動價格增長的作用。但是,宏觀調控的首要目標是要抑制房地產投資過快增長而非降低房價,不能以房價走勢作為判定調控成效的標準。房價的升高使苦于房價高漲的居民特別是低收入居民失望,但解決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問題主要靠住房社會保障體系,而不是產業的宏觀調控政策。

  專家視點

  居者有其屋≠居者購其屋

  昨天,在社科院舉辦的《2005房地產藍皮書》出版暨房地產市場研討會上,相關專家表示,目前住房自有房比例相當高。過多的自有住房在增加了個人財富的同時,也降低了流動性。適度的投資性購房具有積極意義,但是,租房需要大量稅收及其他相應政策來支持,因此,無論是需求方,還是管理層,都需改變“居者有其屋”就是“居者購其屋”的觀念。

  據了解,在發達國家和地區,住房出租率多在30%以上,其中香港租房家庭比例為40%,日本38%,法國36%,英國34%,新加坡30%,美國28%。而在中國內地,個人自有住房比例高達84%,出租率很低。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會長楊慎認為,國內房地產需完善改革體制涉及的方面很多,其中就包括“住房需租售并舉”。中國的住房改革,20年建了84億平方米房子,到現在缺房戶比過去還要多,原因之一在于過多的自有住房導致了流動性差,資源呆滯。

  國家統計局黃朗輝認為,從住房需求方面來講,應該轉變觀點,居者有其屋不一定要購房。在房屋的供給方面,也應該進行調整,既要滿足中低收入階層合理購房,也要滿足中低收入階層廉價租房。此外國家應出臺系列宏觀政策、金融政策,采取綜合措施,引導商品房的快速健康發展。

  第一訪談

  控制投資和房價不應是房地產調控方向

  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 牛鳳瑞

  控制房地產投資和控制房價既不是調整的方向,也難以達到平衡房地產供求的目的。

  理由有三:第一,控制投資和房價與市場經濟規律的運行規律相悖。平衡市場供求的基本途徑有兩個,其中之一是減少需求和增加供給,控制房地產只能增加房地產供給,不能減少需求,控制房價只能扭曲房地產市場真實的市場關系,不可能達到減少需求、平衡市場的目的。由于房地產業不是完全競爭性的產業而引發的市場問題,應該通過反壟斷立法和強化行業管理解決。

  第二,控制房地產投資與中國房地產基本走勢相反。中國處在加速城市化階段,住房已經成為最基本的需求,商品住房的增量需求和改善需求雙旺盛,是中國房地產業持續發展的動力。住房的不可替代性,住房需求的剛性,土地資金稀缺等約束,決定了供不應求是未來幾十年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基本走勢?刂仆顿Y,不僅對房地產無益,而且還會危害社會協調發展。

  第三,控制房價不能平衡住房市場供求。對一個普通家庭來說,住房既是必需品,又是耐用品,當年實際發生的購房行為是以往多年的積累,或者對于未來長期收入預期為前提的,當年房地產的供求關系也是以往多年積累的結果。

新浪財經調查:2005房地產藍皮書出版

1.您認為現在是不是買房的最佳時機?

不是
有待考察

2.政府使用宏觀調控手段來解決是否能抑制房價上漲?

不能
不好說

3.2005房地產藍皮書預測今年房價增幅將趨緩。您是否贊同這一觀點?
贊成
不贊成
不能確定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房價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繽 紛 專 題
春意融融
綠色春天身臨其境
水藍幸福
水藍幸福海洋愛情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繽紛俱樂部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