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予劉國光中國經濟學杰出貢獻獎的授獎理由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24日 08:32 新浪財經 | ||
劉國光是當代中國最有影響的經濟學家之一。他的開創性貢獻主要集中于社會主義再生產理論、宏觀經濟管理、中國經濟發展、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等方面。 一、社會主義經濟中計劃與市場的關系 早在1979年,劉國光在《社會主義經濟中計劃與市場的關系》一文中就深入地論證了社會主義經濟中計劃與市場的關系:既不互相排斥,也不是由外在的原因所產生的一種形式上的湊合,而是由社會主義經濟的本質所決定的一種內在的有機的結合。 為了確保國民經濟各部門、各地區的協調發展,為了維護整個社會的公共利益和正確處理各方面的物質利益關系,都必須在利用市場機制的同時,加強國家計劃的調節。這篇文章的理論觀點對厘清當時對社會主義經濟中計劃與市場的混亂認識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982年在《堅持經濟體制改革的具體方向》一文中,他提出,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買方市場”將逐步形成。價格趨向合理化,要逐步縮小指令性計劃的范圍,擴大指導性計劃的范圍的觀點。他還進一步指出,我們必須著力研究指導性計劃的機制問題,認為這是社會主義經濟的計劃與市場關系中難度最大的一個問題,也是我們堅持改革方向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 二、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深刻認識 1992年劉國光在十四大前夕《關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幾個問題》一文中提出,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的一種高度發展了的現象形態,在資源配置的問題上,必須明確用市場配置為主的方式來取代行政計劃配置為主的方式,這是我國當時經濟改革的實質所在。在配置資源的過程中,凡是市場能解決好的,就讓市場去解決,市場管不了,或者管不好的就由政府用政策和計劃來管。現代市場經濟不僅不排斥政府干預和計劃指導,而且必須借助和依靠它們來彌補市場自身的缺陷。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共性主要有價值規律、供求關系、價格信號、競爭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等,其差異主要是由于市場經濟不能脫離它存在于其中的社會制度的制約。 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特征,從政治制度上說,最重要的是共產黨和人民政權的領導。在基本經濟制度上,所有制結構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包括個體、私營、外資經濟在內的不同所有制可用不同形式組合經營,各種經濟成分和經營形式的企業都進入市場,平等競爭,共同發展。與所有制結構相適應,社會主義的分配制度以按勞分配為主體,按其他生產要素分配為補充,兼顧效率與公平,運用市場機制合理拉開差距,刺激效率,同時運用多種調節手段,緩解分配不公,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社會主義制度的這些基本特征,不能不通過注入較多的自覺性和公益性,對市場經濟的運轉產生重要的影響,從而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區別開來,廓清兩者的界限。 三、“雙向協同,穩中求進” 1984年以后,我國經濟發展出現了“過熱”現象和政策性通貨膨脹勢頭,他和一些經濟學家敏銳地洞察到這將妨礙經濟建設和改革的健康發展,提出了“為改革創造相對寬松環境”的理論和政策主張,認為經濟體制改革的順利進行,需要一個比較寬松的經濟環境,即總供給略大于總需求的有限的買方市場的條件。與單純以價格改革為中心或以所有制改革為關鍵的改革思路不同,他主張按“企業——所有制改革與市場——價格改革”的雙向協同配套原則,穩步地、漸進地推進改革。 在1987年我國理論界和宏觀決策界就1988—1995年中期改革思路的討論中,針對當時部分同志主張改革和發展都要快速推進、用“適度通貨膨脹,支持高經濟增長”的論點,在他主持和倡導下,以他為主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課題組提出了以整頓經濟秩序、治理通貨膨脹、有選擇地深化改革的著名“穩中求進”的改革思路。接著在1988年初在十三屆二中全會上發言,后來發表《正視通貨膨脹問題》一文,強調“穩定物價”的方針的口號不能放棄,分析通脹機理,力陳治理對策,引起廣泛反響。他的這一思路和觀點的正確性已被1988年后的經濟過熱和宏觀調控成效,從反、正兩方面予以證實。 四、從“兩重模式轉換”到“兩個根本性轉變” 在1985年《略論兩種模式轉換》等文章中,劉國光指出,1978年底以來,我國經濟生活的深刻變化概括起來可以歸結為兩種模式的轉換,即發展模式的轉換和體制模式的轉換。經濟發展模式的轉換就是從過去片面追求高速增長為最高目標,外延發展為主要發展方式,不平衡發展為主要發展策略,逐漸轉變為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最高目標,以內涵發展為主要發展方式,以相對平衡的發展為主要發展策略。實現發展模式轉換的要旨,就是要使速度、比例、效益有一個較優的結合,保證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協調、高效地增長。 經濟體制模式的轉換,就是從過去過度集中的決策權力結構,直接控制的調節結構,平均主義的利益結構,政企不分的組織結構,逐步改變為以增強企業活力為核心的多層次決策結構,以經濟手段間接調控為主的調節體系,把物質利益原則和社會公正原則結合起來的利益結構,以及政企分開的組織結構。實現體制模式轉換的要旨,是圍繞增強企業的動力與壓力。把微觀經濟搞活,宏觀經濟控住,充分調動企業和勞動者的積極性,根治投資饑餓、數量擴張等舊模式的痼疾,為發揮企業活力提供一個良好的宏觀環境。 他當時就提出,我國經濟大變動中同時進行的兩種模式轉換,必然是密切相關,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不可能指望兩種模式轉換是短時間里可以很快完成的行動,它們是一個非常曲折復雜的、需要一個歷史時期才能完成的過程。傳統模式和傳統觀念的慣性,能上難下的利益剛性,以及轉換過程中的預期不確定性,都會影響人們的經濟行為,從而影響模式轉換的過程。 從雙重模式轉換引申出兩個根本性轉變的主張。針對經濟體制和經濟增長中出現的新問題、新矛盾,他率先提出,國民經濟要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我國經濟必須實現兩個根本性轉變,即經濟體制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和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經濟體制的選擇和經濟增長方式的選擇和更新,應成為經濟工作始終關注和決策的重要內容”。雙重模式轉換理論符合當代中國經濟演變的實際出發,為兩個根本性轉變決策,作出了先行的論證。 五、論“軟著陸”和“治理通貨緊縮” 1993年下半年—1996年,我國經濟運行成功地實現了“軟著陸”。在1997年《論“軟著陸”》一文中,劉國光深入總結了“軟著陸”和治理通貨膨脹的成功經驗。他認為,在整個體制轉軌完成之前,都要堅持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堅持以抑制通貨膨脹為首要任務,與此同時保持經濟的適度快速增長:既要堅持“總量平衡、適度從緊、適時微調”的方針,也要抓住穩定、寬松的經濟環境,積極推進“兩個根本轉變”。而抓緊實現“兩個根本轉變”,是醫治我國經濟增長大起大落、抑制通貨膨脹、搞好總量平衡和結構調整的治本之路。 1998年—2002年中國經濟出現了通貨緊縮。這一期間,劉國光在《略論通貨緊縮趨勢》等一系列文章中,分析了此輪通貨緊縮過程中中國經濟運行的機理,闡明:(1)供大于求的矛盾來自初步形成的買方市場,前期過渡投資引發的生產過剩,再加上當期需求不足;(2)內需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投資與消費比率失調,收入差距擴大,福利保障教育等預期支出的出現;(3)治理通縮主要依賴擴張性(積極)財政政策,輔以從謹慎從松(穩健)貨幣政策,不同于治理通貨膨脹主要依賴從緊的貨幣政策,輔以從緊的財政政策;(4)擴大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長期方針;而積極的財政政策只能是短期的政策;(5)積極財政政策的強化和淡化,主要取決于企業自主發展動力的消長等等論點,這些論點反映了我國此輪通縮經濟過程的實際,論證了治理政策的取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