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予薛暮橋中國經濟學杰出貢獻獎的授獎理由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24日 08:29 新浪財經 | ||
薛暮橋是我國老一輩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的杰出代表,也是我國改革開放進程中經濟決策咨詢工作的一位卓越的開拓者和組織領導者。他是堅定地倡導和積極推動市場取向改革、提倡和堅持國民經濟穩定協調發展的著名經濟學家。 薛暮橋從事經濟研究的最大特點是理論聯系實際,善于在實踐中形成、發展和堅持正確的觀點,并勇于在實踐中修正錯誤的、過時的觀點。 擺脫“左傾”思想的束縛1978年4月,薛暮橋就致函中央,指出發展農業,提高農民增產的積極性,比提高物質生產條件更重要;要尊重客觀規律,不能片面追求高速度;只管主觀需要,不管客觀可能,將會被迫采取調整措施;要總結歷史經驗,就要沖破“禁區”。1978年6月,他領導的調查組寫出調查報告,較早地提出計劃管理中的根本問題,不僅是解決條條塊塊之間的矛盾,擴大地方的權力,更要擴大企業的權力,發揮企業的積極性。1979年,他發表了系統總結新中國歷史經驗的著作《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問題研究》,對中國的發展和改革歷程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此書發行一千萬冊,成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和堅持正確發展方針的啟蒙教材。 關于市場取向的改革1980年6月,薛暮橋在提交國務院的一份書面報告中指出:一年來我們從兩個方面進行了改革。一是從分配方面兼顧中央、地方、企業、個人的物質利益,以調動大家發展生產、增加盈利的積極性;另一個是從流通方面,在統購統銷、計劃分配上打開一個缺口,逐步發揮市場調節作用。他率先提出,從改革流通制度著手,比從改革分配制度著手更為重要。他說的流通制度改革,實際就是擴大市場機制的改革。他多次呼吁,要加快價格和流通體制改革,更好地發揮市場的協調作用。 1980年9月,薛暮橋代表國務院體制改革辦公室在中央召開的會議上作了《對〈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初步意見〉的幾點說明》的報告,提出:“我國現階段的社會主義經濟是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占絕對優勢,多種經濟成分同時并存的商品經濟。”這是他在改革進程中開創性地提出了市場取向改革的主張。 1990年在治理整頓期間,他撰寫了《關于社會主義經濟的若干理論問題》和《致中共中央常委的信》,建議抓住時機,在改革上邁出決定性的步伐,通過深化改革來解決結構和效率問題,把市場取向改革推向前進。 關于生產資料所有制 從80年代初起,薛暮橋系統地提出要在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的基礎上,建設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社會主義經濟,把我國的社會主義所有制形式變得豐富多樣。他呼吁,積極探討社會主義公有制的有效實現形式。對那些可以由私人經營的行業,公有制可以退出;可以將現有的國有小型企業進行公開拍賣;有些企業可以試行租賃經營;對競爭性行業可以試行股份制。他主張放開農貿市場,在農村積極發展家庭副業,準許農民在城鄉之間長途販運,還為推動個體私營經濟的快速發展提出很多政策主張。 關于勞動工資和收入分配制度 1979年,針對當時城鄉存在大量失業和半失業人員的問題,薛暮橋提出社會主義勞動力仍歸勞動者自己所有的觀點,并主張城市勞動者除勞動部門統一安排外,待業人員可以自找就業門路或者組織起來就業。他多次指出,不合理的物價和不合理的工資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肌體上的兩個病灶,要徹底打破“大鍋飯”和“鐵飯碗”制度。 關于宏觀經濟管理 1980年4月,薛暮橋在國務院長期規劃座談會上發言,主張把積累率降到25%,采取輕型結構,從所有制入手,提高農民的勞動生產率,發展社隊工業和社隊商業。 1986年6月,針對當時經濟過熱的情況,他向中央建議,各地急于求成的勁頭很大,不要再去鼓氣加油。他說,如果說改革不合理的價格體制是整個經濟體制改革成敗的關鍵,那么嚴格控制社會總需求,保證社會總供求平衡,則是價格改革成敗的關鍵。 1991年,針對當時為遏制經濟超高速增長和建設規模急劇膨脹而過多采取行政措施的問題,薛暮橋指出,目前增減貨幣發行量,主要依靠行政命令(貸款基數),今后應當逐步改用利率政策。他還認為投資規模的膨脹往往伴隨著通貨膨脹,通貨膨脹是改革的大敵。他認為只要保持社會總需求和社會總供應的大體平衡,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又不片面追求無效益的高速度,通貨膨脹是可以避免的。 薛暮橋強調,在體制轉軌時期,越是放活微觀,越要重視宏觀調控。要盡快學會用經濟方法,運用財政、稅收、銀行信貸等經濟杠桿加強宏觀調控,加快建立和完善間接調控體系。 關于地區發展戰略 80年代末期,針對當時全國各地脫離全國戰略規劃,紛紛要求提前翻番的形勢,薛暮橋認為,各地區的發展戰略應以全國的戰略規劃作為基礎。戰略發展規劃必須是全國統一的,地區規劃必須服從全國的戰略規劃。沿海外向型地區的發展戰略,應當與腹地的發展戰略配合研究。 薛暮橋指出,要使全國共同發展,一個重要的前提是要建立全國統一市場。要打破商品流通的地區障礙,還要打破資金和人力流通的地區障礙。鼓勵沿海地區向中部、西部地區投資,提供機器設備和技術人員,反過來內地以原材料支持沿海地區。建立全國統一市場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和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