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地城市競爭力排名:上海第一北京第四(2)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17日 17:19 中國網 | ||||||||
要建立產業集群的識別標準,首先也要建立一個框架,我們吸收了國際上一些研究成果,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發展方向。我講一下背景,為什么要研究背景和目標。2005年中國城市進入“十一五”的規劃年,報告把產業集群作為2005年度主題,試圖為正在十一五規劃的中央和地方政府,提供相關參考。第二產業集群可以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諸多問題,第三,產業集群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許多OECD國家以及發展中國家都制定了國家級的產業集群政策,并取得了重要成就。第四,產業集群已經在中國個別城市和地區取得了成功,引起了重視。但是,在中央政府層面和廣大地區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我們最大的希望就是通過媒體的呼吁,使促進產業集群的戰略上升為國家的戰略,讓產業集群規劃成為“十一五”規劃的主要內容,使產業集群政策成為地方的中心性經濟政策。 [倪鵬飛]:接下來我講一下框架,就是產業集群的框架,一個地方為什么能夠形成產業集群,我們把產業集群的形成規劃為一個生態模型,或者生態鏈,包括了種子、土壤、肥料、水分,還有就是空氣、陽光,這里面實際上包括了生產要素,包括了科技因素,包括了市場因素,包括了地方文化,這些相互影響最后才形成了產業集群。根據這個框架,我們通過研究制定了識別產業集群的標準,包括兩套,一套是顯示性,一套是解釋性的。顯示性可以定量,解釋性是定性的。由于時間關系就不展開了。 在這個框架基礎上,我們對中國產業集群進行了調查、計量和案例研究。首先是調查研究,調查研究的規模非常大,我們對中國280個城市的所有的經貿委、發改委都打了電話,通過各種途徑收集中國產業集群的情況,對中國280多個城市,175個產業調研的基礎上,報告首次制作了19幅中國產業集群示意地圖。 第二,一個重要的方案,就是由產業集群導致經濟集群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源泉和動力,這是第一點,第二點,從經濟地理上,從東北、京津冀、山東半島、蘇滬浙、海峽西岸、廣東,特別是珠三角,由產業集群導致城鎮集群和經濟集群,在中國經濟版圖上產生一個萬里綿延、若隱若現的經濟隆起帶,在中西部地區,集群經濟由點向帶發展的趨勢初現端倪。這是我們龍脈的圖,是一個綜合的圖,把所有調查的產業集群的情況放在圖上。這是各個產業的情況。 [倪鵬飛]:除了上面的發現,我們還發現中國目前的產業集群是通過10條道路經過20多年的競爭和演化而來的。我們發現中國產業集群還處在初級階段。在地理上分布不均衡,在東部特別是廣東和浙江地區,在產業上主要集中在傳統產業,在載體上主要在小城鎮,在技術含量上主要是低成本的,主要是加工,真正高新技術產業集群還比較少,因此中國的產業集群還處在一個相當初級的階段。 這是我們對中國產業集群做的案例研究,我們集合了產業研究方面的20多位最年輕的一流專家,包括中國國內好多大學一流的專家,每個專家提煉一個產業集群的經驗,對一個產業集群提供一個經驗,提供了24個經驗,在研究當中發現中國產業集群在發展中存在十大陷井: 第一,無為而治,這是許多學者和官員的觀點,產業集群應該自發發展,政府不要干涉,我認為這是一個陷井,通過研究發現產業集群存在著系統缺樣和市場失靈,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應該有所作為;第二,集而不群;許多開發區集合在一塊兒,不是同類的集群。第三,拔苗助長;第四,不堪重負;在80年代許多產業集群都形成了,但有的漸漸失敗了,失敗原因就是負擔太重。第五,營養不良;第六,行政分割;第七,質量檸檬;第八,落地無根;許多跨國公司,許多企業到這個地方,自成體系,與其他地方沒有聯系。第九,抓大放小;許多地方只重視大企業,不重視小企業;第十,重硬輕軟。產業核心當中強調促進產業關聯。 [倪鵬飛]: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提出一個重要的觀點,地方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對產業發展的方面,或者對城市發展方面,應該提出一個非常系統的城市產業系統的框架,在投資框架上上升一步,要培育城市產業的生態環境。產業集群存在十大陷井,也提出了十大政策建議: 第一,制定和實施產業集群國家競爭戰略和政策。剛才講了OECD很多產業集群上升了國家的戰略和政策。中國正處在產業化和工業化最快速發展的時期,所以中國的中央政府應該高度重視產業集群。尤其在今年這次“十一五”規劃當中應該把產業集群納入規劃。 第二,要制定和實施開發區向產業園區轉型的政策。加入WTO以后,很多優惠政策要取消,高科技開發區有一個發展方向的問題,我們認為它的未來就是產業集群區,因此在這些地區,從中央到地方要研究這些地區區域內產業集群的政策問題。 第三,制定以促進產業集群為核心內容的中小企業政策體系。中央政府現在開始重視中小企業,國家發改委專門制定了中小企業法,促進中小企業增長的最核心是促進產業集群為核心。 第四,以強制和誘致相結合的方式推進市場化進程。 第五,實施產業集群為載體的科技創新系統建設戰略。現在中央高度重視科技創新的問題,科技創新有一個載體就是產業,產業核心就是產業集群,我們認為在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中,應該以產業集群為載體,要注意這兩者之間的結合。 [倪鵬飛]:第六,制定有效政策措施嚴禁提供集群不需要的產品和服務。 第七,采取嚴格措施集群發展的政府和社會成本。 第八,突出集群政策體系的促進關聯的重心地位。這是針對許多地方重硬輕軟的問題,政府需要做的最重要事情是促進企業之間相互關聯,這是軟的東西,應該突出這個重心。 第九,將培育集群配套產業和環境作為引資的政策。你首先培育一個產業集群的配套環境,然后吸引資金,而不是一味的搞優惠政策,搞土地的廉低價。 第十,完善政府職能,使政府成為產業集群生態的保護神。 研究的說明就簡單介紹了一下。 學術陣容有這么幾個好的顧問,特別是李揚老師,一直都是我的顧問。我們團隊有各方面的人員,包括社學的,包括經濟學的,也包括統計學的,這里要特別感謝陳永川老師和黃朗輝老師對我們的研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50個城市都有固定的人員來做。研究過程,剛才講了已經非常辛苦,大概經過了10個步驟,尤其是調研階段,調動社會人員,涉及了50個城市上萬個人,在很短時間調動非常的困難。另外還要感謝科技部給我們資金的支持。 謝謝大家。 [謝壽光]:謝謝倪鵬飛博士把他們的研究團隊,經過一年多時間努力的重要成果向大家宣布。 現在有請專家點評和演講。第一位演講是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所所長李揚博士。 [李揚]:非常高興應邀參加第三本城市競爭力報告發布會,剛剛倪鵬飛博士已經說了,我和財貿所和這個課題組有非常深的淵源,我原來在財貿所,這個課題作為它的基礎之一是財貿所和德國的一所大學合作,這個合作是由我領導的。對這個事情非常的關心,我非常高興看到倪鵬飛博士以及一些研究者在財貿所領導下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我們在報告里就可以看到。對過去取得的思路以及進行剖析,以它為基礎,對各個城市的排名和說明,有這么一個系統,可以使各個城市的發展、給國家有關當局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另外,剛才也說了每年有一個主題,今年選了集群這個主題,我首先對競爭性報告的出版表示祝賀,同時對于課題組和財貿組以及相關研究人員的努力表示欽佩,這是我想說的第一點。 第二點,提出集群的概念,剛才我和南開大學副校長陳永川教授有一個簡單的交談,課題組想用集群概念反映經濟事實是很久就有的事情,也是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現象,我們早一點。當然,中國的城市和歐洲的城市形成的路徑是不同的,中國先有城后有市,所以中國的城市不是產業集群。在歐洲是先有市后有城,先有市場,先有工業者分工,分工完之后有交換,然后有了市場體系,逐漸成為一個城市。城市從經濟上來說也是產業集群,實際上就是一個產業集群形成和發展的過程。實際上這個概念很早就已經有了,用集群這個概念概括它,實際上還可以商量,但概括的事實是對的。 [李揚]:另外,我們把研究的視野放在這上面就可以看到,集群這個事是我們經濟生活中,不說主旋律,至少是主旋律之一。比如這幾年炒得沸沸揚揚關于金融中心的問題,其實也是個集群。在這個過程當中有很多論證,論證的很重要的一個思想,大概也體現在這里,它事實上是無數相關產業聚在一地形成分工,同時又交換,交換成本又很低,所以形成了一個中心,這是金融業的以及相關現代服務業的集群。實際上金融中心是這樣一個東西。把這個概念放在這層面的話,中國已經默認了這樣一種狀況,對中國這樣一個大國來說,恐怕一個中心,也就是一個集群是比較難的。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競爭優勢。因此,這個集群可能不是一個,有若干個。 如果我們再推廣一點,各個城市搞CBD,這也是集群。我看了倪博士講的就是這個事,把相關的產業放在一塊兒來發展,也是解決分工和交易的問題,同時解決成本最低的問題。凡是在經濟上又分工、又配合,同時 又使分工、配合的格局能夠成本最低,就是一個集群,集群是一個產業群,又是地域的概念。 大家恐怕注意到最近一次國務院常務會又通過了一個東西,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區的快速鐵路,這實際上也是一個集群,在中央層面主動推動一個集群在發展。我講的意思就是說,這事本身從經濟內容上來說,是貫徹經濟始終的東西,在不同領域有不同的表現。今天這個報告是從一個角度,是基于城市競爭力這樣的一個研究引發集群的概念,對于整個問題的研究是有推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