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公平城鄉差距在改善 階層差距在凸現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21日 07:30 人民網-人民日報 | |||||||||
《我國高等教育的公平問題研究》近日公布研究結果后,“高等教育公平”成為熱點話題。記者就此采訪了課題主持人楊東平教授。 楊東平(上圖),1949年出生于上海。1972年入北京工業學院(現北京理工大學)自動控制系液壓傳動與控制專業學習。現任該校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員。著有《通才教育論》、《城市季風》、《未來生存空間》等。
五大差距影響高等教育公平 高中機會不均等延伸至高等教育 記者:什么是教育公平?目前影響我國高等教育公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楊: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價值在教育領域的延伸和體現,包括教育權利平等和教育機會均等兩個基本方面。“十五”計劃中有關教育指導思想第一次提出教育公平這一概念!段覈叩冉逃墓絾栴}研究》這一課題采用的數據主要為歷年國家公布的統計資料,2000年人口普查的數據,10個省市高中抽樣問卷調查的結果以及部分高校問卷調查的結果。 研究發現,影響高等教育公平的主要因素中,按重要性程度依次為城鄉差距、地區差距、民族差距、性別差距。同時,階層差距正在成為影響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 課題的主要結論有三:一是城鄉差距正在改善,二是階層差距正在凸現,三是大學教育機會是高中教育的擴展和延續。 雖然城市學生高考入學機會仍然大大高于農村學生,但這一惡化的趨勢在減小,同時從總量的、宏觀的不均衡,轉為隱性的、更深的層面。它主要體現為城鄉學生在高等教育系統中的分布。農村學生主要集中在相對薄弱的地方院校,主要分布于農林、軍事、教育等收費較低的學科,他們中許多人處于貧困狀態。 階層差距正在凸現。隨著在近年來的社會轉型中城鄉差距、貧富差距逐漸拉大,高等學校在校學生中的階層差距逐漸擴大,成為顯著的問題。具有更多的文化資本、社會資本和經濟資本的優勢階層子女得到越來越多的學習機會,較多地分布在重點學校和優勢學科。他們的錄取分數低于低階層家庭的學生。 大學教育機會是高中教育的擴展和延續,F實存在的各種高等教育入學機會的差距并不是孤立的現象,而是整個教育體系結構性不均等的一部分,在相當程度上是高中教育階段機會不均等的一種累積和延續。上個世紀90年代末我國高等教育的大發展,不是建立在基礎教育的相應發展之上,而是單向突進的。1998年至2002年,高等教育的升學率從46.1%上升到83.5%,共上升了37.4個百分點,而初中升高中的升學率卻僅僅增長了7.6個百分點。隨著高等教育規模急劇擴大,高中教育的發展滯后,成為影響高等教育機會獲得的最為狹窄的瓶頸。 有了起點的公平、過程的公平,才可能有結果的公平 記者:哪些措施有利于使高等教育機會更趨均衡? 楊:一是改變高中教育狀況。目前高中主要設在城市,農村學生的入學機會較少,而且城市生均經費比農村高出很多。有些地方在嘗試推行城鄉一體化的基礎教育,打破城鄉二元的傳統格局。如浙江義烏統一城市農村教師工資標準,農村教師還有額外補貼。北京市正在修訂《普通教育事業公用經費定額標準》和《中小學辦學條件標準綱要》,將首次取消城鄉之別,實行教育資源配置的城鄉一體化,使城鄉居民享受平等的教育待遇,這些經驗值得重視和推廣。 建議廢止重點學校制度。重點中學制度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把學校分成三六九等,完全違反義務教育法,造成強烈的擇校熱。公立學校必須體現公益性,全民性,應該停止對重點的優惠政策。 二是改革高考招生錄取制度。由于高考配額制度產生傾斜的分數線,所以要改變目前偏重大城市的招生名額配置,克服各地區之間錄取分數的差異,逐步過渡到大致按照考生數平均分配各地招生名額。招生制度改革的另一要義,是革除那些容易成為腐敗溫床的制度和政策,如保送生、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加分等政策,保證招生環節的公正性。 三是加強高校的經濟困難學生的救助。據統計,目前在我國普通高等學校中,經濟困難學生約占在校生總數的20%,特別困難學生的比例在5%—10%。如果說第一第二條關注的是起點的公平,即學生能否獲得公平的入學機會,那么高校貧困生救助就是過程的公平,即學生能否獲得必須的學習幫助。 有了起點的公平,過程的公平,才可能有結果的公平,即實質的公平,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民族、不同性別的學生能獲得基本相似的學業成就。 結果的公平,這是一個理想狀態,也是所有關注教育的人的一個理想。目前教育公平還遠遠沒有成為教育公共政策的價值,但它被視為實現社會平等“最偉大的工具”,值得所有的人去努力爭取。 記者 施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