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中國農業農村農民 現代化之殤(2)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04日 15:32 和訊網-《財經》雜志 | |||||||||
釜底抽薪改變“潛規則”? 稅費改革,意在通過減輕農民負擔,贏得農民對中央政府的信任,重振中央權威;同時建立倒逼機制,逼基層政府“減人減事”。這種改革“戰術”不無道理,且取得了相當的
但問題并不僅僅如贏得民心那么簡單。要保住稅費改革的成果,“配套改革”至關重要。 由于稅費改革事關國家和農民、中央和地方政府間利益分配,“配套改革”之復雜超乎想像。早在2002年8月,國務院召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改革農村義務教育投入體制,農村義務教育管理責任實行“以縣為主”的新體制,改變了過去農村義務教育靠農民集資、收取學雜費維持的狀況。時任總理朱镕基公開表示:“義務教育經費由政府承擔,這是世界慣例。中國要逐漸實現這一目標。” 可是,由于縣財政仍然依靠鄉鎮,如果說鄉鎮無錢舉辦義務教育,那么把責任歸縣級政府,仍然不能解決農村教育投入問題。如黑龍江省2004年免征農業稅后,大規模精簡中小學教師,合并鄉村學校,目的就是要降低農村教育的成本。顯然,僅僅實行“以縣為主”并不能解決農村義務教育問題。更為根本的改革是重新厘定各級政府事權,加大中央和省對義務教育的投入。 縣鄉財政體制的改革難度更大,因其涉及各級官員的切身利益。財政體制改革,基本上是重新切分蛋糕。在現有體制框架內,誰來切蛋糕、怎么切蛋糕,都有明確的“潛規則”;如不根本改變,讓上級政府自己削減自己的權力,無異于與虎謀皮。同時,基層政府處在中國政治體制的末端,在不改變現有規則的情勢下,夸大自己的財政短缺,自然是其與上級“博弈”的惟一籌碼。很顯然,財政體制改革已經不是縣鄉層面機構改革的問題,縣鄉財政困境也不是“村財鄉管”、“鄉財縣管”所能解決。這是整個國家財政體制改革的問題。 從黑龍江2004年稅費改革后的情勢可以推斷全國:如兩年內取消農業稅,那些主要依靠農業稅運轉的縣鄉政府,將難以為繼(參見《財經》2004年第19期封面文章《鄉權之變》)。外科手術式的解決辦法當然很清楚,就是大規模精簡鄉鎮機構和人員。可是,建國以來的七次機構改革,都擺脫不了“膨脹—精簡—再膨脹”的歷史循環。始于1998年的政府機構改革,到了鄉鎮也是無聲無息。以往的教訓使人不敢樂觀。加之縣鄉人事關系錯綜復雜,盤根錯節,徒增改革難度。目前見之于全國的新一輪鄉鎮機構改革,大多局限于“撤鄉并村”,分流干部。到底功成何時,尚難預料。 數千億元鄉村負債 眼下,鄉村債務危機也已成為深化農村改革的最大阻力。學者指出,今后農村政策的一個主要取向很可能轉向“化解鄉鎮財政危機”。 鄉鎮政府、村級組織負債,不僅中西部地區有,東南沿海也有;不僅存在于貧困地區,發達地區和城市郊區甚至更多。學界樂觀的估計是6000億-9000億元,有學者甚至估計在1萬億元以上。在這些債務中,村級債務因其大多是欠農民個人,引發矛盾最為嚴重。農業稅取消后,鄉村組織失去償債來源,農民作為債權人逼債、索債現象屢見不鮮。 回觀往日,巨額鄉村債務從發生到形成,不過十年時間。1994年分稅制前,鄉鎮的財政實際是由縣級實行統收統支,基層政府基本上沒有債務。但在1994年后,鄉鎮財政普遍成為一級財政。由于增值稅、所得稅等穩定的稅源上收,鄉鎮政府除了農業稅、工商稅幾乎沒有其他來源。而各種開支如義務教育、農村衛生、干部工資等都依靠鄉鎮,上級部門還把各種社會事業費用下放鄉鎮。“財權上移,事權下移”,加之其他各種復雜因素,巨額鄉村債務日漸形成。 記者2004年在湖北、河南等地采訪發現,為完成中央規定的“2000年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目標,鄉鎮不惜舉債蓋教學樓,修建學生宿舍,更新教學儀器,應付上級驗收;由于稅收增幅是考核領導干部的主要指標,鄉鎮大肆舉債招商引資,大辦鄉鎮企業,留下沉重債務包袱;農村合作基金會,也因為政府直接干預和強行推進,水土不服,由局部的自發試點,釀成全國性的農村金融支付危機,留下的高額債務至今未能消化。 當初,上級政府為“甩包袱”,把事權下放,結果發現最終得不償失。巨額的鄉村債務到頭來仍需自己解決,惟一的變化是這個債務遠遠超出本來財政應該承擔的數額。 鄉村負債究竟應由誰來解決?這是一個復雜的政治經濟難題。如果完全由中央承擔,這對中央政府并不公平。盡管中央對造成如此局面負有責任,但基層政府和干部同樣不能免責。 迄今為止,鄉村負債并沒有傷及基層干部,盡管其日子并不好過。有識者指出,當前鄉村干部不會真正遏制鄉村債務,道理再簡單不過:通過舉債可以增加政績,增加政治進步的資本,而這些債務根本不需其本人擔責;而化解、遏制鄉村債務,并無激勵措施,收益明顯小于成本。面對不負責任的上級,很多基層干部傾向于更不負責,高息舉債,甚至自己借錢給自己花,還能自賺高額利息。 據記者在湖北、河南等地的采訪,鄉村債務中,有相當比例的債權人是鄉、村兩級干部。 記者在基層觀察到,目前縣鄉化解債務之途除了拍賣荒山、集體土地轉包、停息掛賬、清理三角債等,再無辦法;債務中容易化解的都已經盡量化解,剩下的都是“硬骨頭”。這些債務如何統計,如何核實,如何厘定責任,如何償還,極為復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