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公司逃離海外資本市場 中企海外融資敲警鐘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19日 07:47 北京青年報 | ||||||||
在中國企業連連在海外資本市場創造奇跡的同時,陳天橋和丁磊式的年輕人無疑被視作資本市場連環跳的英雄式人物。于是乎這些海外圈錢的版本成為國內企業家誦讀的范本,登陸海外資本市場成為了他們為之堅持不懈的夢想。然而,資本市場不僅僅會帶來歡樂,也會有傷心的版本。從最近跨國公司頻頻退市的景象來看,就容易看到海外資本市場給企業帶來的意想不到的傷害。掛牌費用過高,維持上市成本不菲,但成交量卻不足以維持交易。融資不成的企業只能選擇退出海外市場,這些也許能給夢想登陸海外資本市場的國內企業家一些理性的啟迪。
寶潔、蘋果退出海外資本市場 并不是跨國巨頭就能在海外市場安之若素。如果沒有更好的概念支撐以及更多的亮點,他們同樣會被海外投資者晾在一邊。就在3天前,美國家庭用品制造商寶潔公司15日對外宣稱,其董事會已在前一天通過一項決議,準備讓自己的普通股在美國芝加哥、荷蘭阿姆斯特丹、比利時布魯塞爾、德國法蘭克福以及瑞士股票交易所退市。寶潔尋求在這些交易所退市是出于自愿,至于退市的具體生效日期將取決于申請程序以及各交易所的內部規定。 盡管這份文件并沒解釋寶潔公司為何會突然選擇退市的原因,但是僅從他們退出法蘭克福股票交易所的原因來看,就能略知一二,與全球其它地方相比,該公司在法蘭克福交易所的成交量太低,相較之上市成本和開支已不適宜。預計寶潔公司在法蘭克福市場以及在德國證交所Xetra電子交易臺的股票將在明年第2季度退市。 與此相對應的是,寶潔將保留在美國紐約和法國巴黎兩個股票交易所的上市資格。而更有趣的是,寶潔在退出這些低迷資本市場的同時,卻無疑加大了對中國市場的預算。就在上個月剛剛結束的中央電視臺黃金段位廣告招標中,寶潔以將近4億人民幣的中標額,成為了央視歷史上第一個洋標王。顯而易見,寶潔的策略是,縮減不必要的成本,而將資金轉向了重點發展的市場。 選擇從海外資本市場退出的并非只有寶潔,上個月,蘋果電腦和iPod音樂播放器的制造商美國蘋果公司宣布將于今年12月25日從東京證券交易所撤牌。而英國互聯網公司經過艱苦努力終于從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成功退出。為了退出納斯達克,英國互聯網公司發起了一場非同尋常的訴訟程序。 跨國公司為何逃離資本市場 在上市圈錢成為無數企業的終極理想的年代,跨國公司為何在經歷了艱難的上市過程中,選擇了撤出?其原因非常簡單,那就是巨額的成本與低迷的股價,已經使跨國公司在這些“非本土”資本市場上的再融資無望。而退出才能使那些巨額的成本真正流向“生財”之處。寶潔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而英國互聯網公司退出納斯達克的收獲也是巨大的:該公司節約了100萬美元,因為他們不必再為美國監管當局那嚴格的會計制度和管理規定付費了。而該公司的股票依然在倫敦交易所進行交易,多年來,英國互聯網公司在倫敦交易所一直高居標價榜首。 在海外市場維持上市的費用到底有多高?文華新城理財顧問有限公司新加坡主管于清羿透露,文城新華剛剛給內地第一家企業,成功謀求在新加坡創業板上市。昨天,他接受采訪時透露,就拿新加坡創業板來說,每年維持上市的成本包括,付給新加坡交易所的年費,付給公關公司發布新聞的費用,付給審計師的費用從50萬新幣到100萬新幣,付給公司秘書的費用以及付給獨立董事的薪金大約3萬到5萬新幣。 此前,香港聯交所也向記者透露過在香港上市的成本以及維持費用,如在香港創業板上市成本主要包括:保薦人顧問費約100萬至200萬港元;上市顧問費約120萬至150萬港元;公司法律顧問費約130萬至150萬港元;保薦人法律顧問費約80萬至100萬港元;會計師及核數師費用(視賬目復雜程度)約70萬至150萬港元等,合計大約需要1000萬港元左右。另外,企業上市之后每年的 維持費用,小公司要100多萬港元,大公司需要兩三百萬港元。而這些維持費用相當于一個普通公司的運營費用的10倍。而在倫敦證交所上市需要5萬多美元,這與內地企業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費用相近。但是,現在每年付給會計師事務所的費用就達1200萬美元,每年的維持費用更是無以計數。這也難怪一些跨國公司,在融資無望的情況下,選擇逃離。 中國企業如何避免海外上市尷尬 “上市=圈錢”,這依然還是許多中國企業家心目中永遠的等式,在沒有親歷過上市的種種繁復手續的他們,很難想象上市過程中以及上市之后,花錢如流水的情景。可以說,跨國企業逃離海外市場的例子,給夢想到海外淘金的人們敲響了警鐘。 根據一份最新報告指出,由于新股上市業績有復蘇跡象,并且一些推遲上市的公司將重新啟動上市計劃,預計中國企業第四季度在美國、香港和新加坡上市的將明顯增加,中國公司也將繼續對海外上市充滿熱情。根據這份題為《2004年第三季度中國企業海外市場IPO報告》公布的統計數據,三季度共有89家公司在美國、香港和新加坡上市,籌資145.5億美元。其中,總計17家中國內地背景的公司籌資量約為4.11億美元。在這17家公司中,共有4家為創業投資支持的公司,籌集資金約2.25億美元。與第二季度相比,中國內地企業第三季度IPO數量和籌資總額有所下降。 記者間接了解到,今年中國證監會已經批了一些中小企業到香港的創業板上市,但是這些中小企業股票的發行卻在香港創業板遇到了困難,成交量十分低,使他們在海外淘金的夢想遭遇了當頭一棒。 如何才能避免中國企業海外上市的尷尬?業內人士表示,海外上市之前,要仔細考量上市的成本。拿美國為例,我國企業在美國通過IPO上市的平均成本達15%,如此高的成本讓許多已實現境外上市的企業為此付出過多,而且每年還有一筆不菲的年費及上市的維護費用。海外上市本已不易,要維護上市公司的地位則更難,因此籌資額在5億元人民幣之內的企業到海外上市是不合算的。收益與付出不成比例會導致巨大的市場壓力,致使企業持續經營陷入困境。特別是規模較小的外國企業去美國上市實際上是得不償失,因為他們所面臨的風險超過了從中獲得的受益。根據業內的一個經驗,在美國上市的外國企業遭到集體訴訟的可能性有10%。 而更嚴峻的事情是,根據美國法律,一家公司一旦在美國掛牌上市,就不可能很快退出來。只有當它們能夠證明,持有它們公司股票的美國投資者少于300家時,它們才能結束在美國的上市。如果不是這樣,它們就必須繼續按照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嚴格規定履行有關義務。如必須向美國監管當局提供各種財務會計報告。 文/本報記者 作者:范海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