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中國經濟表述:我們為何如此表述中國經濟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15日 07:28 北京晨報 | |||||||||
中國經濟已三度過熱,只有這一次,其軌跡是一條向下的優美曲線。因此,駕駛這輛全球最快的經濟“戰車”,是一種民族智慧。 這就有了我們表述中國經濟的三個視角: 一是溫和的制度改良。對國家部委的“審計風暴”,其制度性意義遠高于查出了多少
二是中國需要在新興戰略產業上搶奪制高點。3G手機是中國領跑全球信息業的千古良機;要控制全球IT業大腦,須先控制半導體,這對于我們在海峽兩岸和全亞洲的競爭力都是關鍵;還有汽車,一個工業大國的夢想總是從這里開始,對中國來說,它在2004年才真正開始。 三是“經濟外交”時代的到來。當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戰略成局時,亞洲在全球升高,中國在亞洲升高。這種新亞洲主義的思想同樣能解釋中國石油戰略的全球走向,在西方政治語境中,尋找石油與海權強盛是同一詞。當然還有“熱錢”,其背后的故事是在經濟大國較量中,中國人如何打出最優美的“金融太極拳”。王正鵬 中國第3次宏觀調控 一條向下的優美曲線 2004年歲末的中國經濟,在向“軟著陸”方向漸行漸近。當一個又一個的統計數字標注在中國經濟的坐標上時,一條向下的優美曲線在不斷延伸。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有過三次宏觀調控,上世紀80年代末的那一次,以“治理整頓”收局;90年代的那一次,最后又走入通貨緊縮;2004年的第三次宏觀經濟調控則有驚無險地走出困局。 -不冷不熱的遭遇戰 2004年的中國,實際上在打一場反經濟過熱的“遭遇戰”。 一批經濟學家在2003年7月時就警告說:當心經濟過熱的苗頭出現。不過,剛驅散“非典”后,中國還沉浸在全球對華投資復蘇的喜悅中,全球對于“中國制造”的信心讓人們忽視了,房地產、汽車、鋼鐵、建材業正一路熱火朝天。 2004年,形勢就嚴峻了,全球對于中國經濟的看好以一個數字來描述:前兩個月,固定資產投資猛增53%,超過經濟全面過熱的1992年。 還有,中國的鋼鐵業投資增幅達到驚人的202%。 經濟學家們看得很清楚:這種高速增長有“中國制造”的強大需求帶來的能源緊缺,也有房地產過熱帶來的原材料緊缺。那一段日子里,國家統計局通貨膨脹的數字一直在噌噌地變,不斷逼近5%的“警戒線”。 最難受的一個數字出現了:負利率時代到來! 在2003年下半年時,國內對經濟是否過熱仍無統一認識。雖然中央政府在2003年7月要求地方認清部分產業的過熱,但政府官員在公開場合的表態仍相當謹慎。 進入2004年,“過熱”二字用得越來越多。當溫家寶總理在全國開始“吹風”,胡錦濤主席到上海等地調研時,業界認識到了,中國的宏觀經濟調控開始進入實質階段。 讓人迷惑的是,過去的20多年里,中國經歷的兩次大的經濟過熱,其表現往往是全面過熱和通貨膨脹,這一次,卻是部分過熱、部分偏冷,通貨膨脹的脈游移不定。 對于中國高層領導來說,這一次“下刀”宏觀調控,需要“太極術”,不能下藥過猛,但還要柔中帶剛。因與計劃經濟時代不同,現在,中央銀行與商業銀行、過熱行業與非過熱行業、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沿海與內地的復雜的利益格局確實需要小心打理。 -亦剛亦柔的“組合拳” 在2003年下半年,中國的宏觀調控悄然展開,這在事后被概括為“見勢快、動手早、防患于未然”。為中國經濟“踩剎車”的人是央行行長周小川。 2003年6月,央行下發旨在為房地產業降溫的121號文件,上調了商業銀行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這是第一道“緊箍咒”。 2004年,宏觀調控的“組合拳”已經打出:中央政府動用一套金融工具、財政工具、政策工具,冷熱兼治,“中醫式”手法調理中國經濟,放棄“一刀切”式的狠手策略。 在中央高層,科學發展觀仍然是必須堅持的思想底線。中央強調:要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實行“點剎車”而不是急剎車,在“治熱”時也要“治冷”。 3月,國家發改委、銀監會、國家環保總局、證監會和國土資源部聯手嚴控鋼鐵、電解鋁和水泥等行業;4月初,國務院常務會議后,更嚴厲的調控措施接踵而來。隨后,央行再度調高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隨后,國務院提高鋼鐵、電解鋁、水泥、房地產開發投資項目的資本金比例;隨后,土地市場開始集中整頓,國家發改委推出制止低水平重復建設的行業目錄。 “太極拳”式的宏觀調控手法頻出,經濟學家們緊繃的神經開始漸漸放松。各項經濟指標逐月回落,形成一道向下的曲線。 7月份,居民消費物價指數跨過通貨膨脹的警戒“紅線”。 8月份,跨過“紅線”。 9月份,跨過“紅線”。 10月份,四度跨過“紅線”。 11月份,這個指數終于退回安全區。中國經濟過熱的各種指標終于開始進入安全區。 -有保有壓的“雙穩健” 在曲線最后的回落區,央行的貨幣政策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成為兩個最好的看點。 六七月間,經濟學家就建言,央行加息的時機已經成熟,但周小川還在小心觀看,加息是最后一道“緊箍咒”,一定要在最合適的時機出手,央行終于在10月底看到了一系列良性數據后決定:加息。央行領導明確表示,這種調整是為了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 繼貨幣政策之后,財政政策也加入了宏觀調控的“組合拳”。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 2005年起,實施了7年的積極財政政策將轉為穩健的財政政策。這一做法引起了海內外的廣泛關注。貨幣與財政政策“雙穩健”開始為中國經濟保駕護航。 隨后,財政部部長金人慶在《人民日報》撰文,回答中國穩健的財政政策是什么樣子。其中一個重要的指導原則就是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對于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和教育醫療等社會公共經濟領域給予特別的財政扶持。“太極術”在財政政策中再度得到體現。 不僅如此,胡錦濤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之前的政治局專門會議上定出的調子是:要把改革重點放在宏觀調控中的制度性原因上。這一表態可以視為,明年,中國將在現行的經濟制度上有更多的調整。北京的觀察家們認為,2005年將成為中國的改革年,其歷史依據就是,1993年,中國控制宏觀經濟過熱,1994年就成為力度最大的改革年。這一次,歷史的時機非常相似,況且中央高層已經作出了明確的暗示。 在“全球經濟看東方”的2004年歲末,中國的宏觀調控棋局開始收官。不過,宏觀調控沒有結束,它仍是2005年的首要任務。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公報中,針對宏觀調控有幾個關鍵詞組:有保有壓、市場配置資源、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可以預期,2005年中,宏觀經濟的走勢會繼續畫出一道優美的軌跡。 李若愚 ●相關鏈接 數字2004之宏觀經濟篇 ●9.25% 世界銀行本月13日發表的《全球經濟展望和發展中國家》報告說,今年世界經濟加速增長,增長率估計達到4%。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是全球經濟加速增長的主要因素預計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率將達到9.25%。 ●7.2% 香港恒生銀行首席經濟師關永盛說日前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內地明年將實行穩健的財政和貨幣政策這對香港經濟有正面影響。他說,香港今年經濟快速增長,預計將達到7.2%,其中內地因素很重要。 ●第1位 我國近兩年引進外商直接投資的絕對數量連續超過美國,位居世界第一。不過,商務部部長助理黃海指出,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存量被大大高估,我國人均使用外商直接投資存量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1/10 據統計,截至今年10月底,我國累計批準設立外商投資企業50萬個,合同外資金額1.06萬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552.5億美元。目前,外資約占我國每年固定資產投資的1/10左右,外商投資企業的進出口額占全國外貿總量的一半以上,稅收占二成左右,吸納就業人員約2200萬人。 ●200個 中國民航進入了快速發展期,到2010年,中國民航的機場數量將達到200個左右。中國民用航空總局副局長高宏峰日前透露。 他說,自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20多年中,中國民航運輸總周轉量、旅客運輸量和貨物運輸量(不含香港、澳門和臺灣)年均增長速度分別達到18%、16%和16%,高出世界水平兩倍多,中國已成為民航大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