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個稅發票就是信用 納個稅拿稅票南京開先河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12日 17:01 人民網-江南時報

  立刻注冊新浪免費郵箱,激活1G空間

  

border=1

  本報記者 華誠 實習生 盛巍

  國慶長假結束后,回到辦公室的南京“一佳”公司財務經理李軍準備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稅務局為計劃下月出國的總經理開具一張個人所得稅完稅證明,這是放假前總經理再三交代要辦的事。就在他準備停當要出門時,放在辦公桌上的藍色電話機突然響起來。電話是稅務部門打過來的,對方告訴他,南京近期將推行個人所得稅全員申報制,即稅務部門會給
每一個納稅人建立納稅檔案,而且給每一位納稅人開出個案完稅證明。

  “一佳”公司財務經理李軍可能并沒有完全意識到。他于長假后接聽的第一個辦公電話不僅意味著將給財務人員帶來“實惠”———他(她)們以后就不用為需要完稅證明的領導或員工一次又一次地跑稅務局,而且給納稅人開具個人所得稅完稅發票的舉措在全國也是開了先河。

  這是一種偉大的嘗試,同時意味著一個新的納稅時期的開始。

  政府欠納稅人一張稅票

  在去年中國財稅論壇上,與會代表就曾向國家稅務總局官員和稅制專家提出了尖銳的質疑。其中之一便是直指稅務部門在征收個人所得稅時卻不給完稅憑證,即完稅證明。與會代表說:“我們無法證明自己是納稅人,也無法證實自己到底交了多少稅———因為我們從來沒有拿到過一張完稅憑證。”

  政府欠了納稅人一張稅票,這是一種無法回避的事實。

  長期以來,個人所得稅都是實行“代繳代扣”的征收辦法。也就是由發工資的單位統一從工資中扣除,工資條當中也專門設有“個稅代扣”這一項,問題是扣完稅之后,稅務局并不會給納稅人一張完稅發票,而是給納稅人單位開具一張總的完稅票證,繳稅人對當月繳了多少稅或者累計繳了多少還是一頭霧水。

  這幾乎成了一種慣例。存在自然有其存在的理由。地稅部門的解釋是,如果每個人都開具完稅票據有些浪費。一是多數人用不上這些憑證,二是地稅卻還要打印這些憑證。

  當然,納稅人“較真”一張個人所得稅的納稅憑證并非僅僅為確認自己是納稅人的身份,問題的實質是,這種傳統征稅手段的落后,對納稅人存在著信息不透明、手續不完善的弊端,同樣也存著個人所得稅流失較嚴重的現象,因此受到眾人的質疑也是一種必然。正如著名演員濮存昕所言:有好制度就有好人,沒有好制度,好人也會變壞人。從某種意義上講,稅務征收手段的滯后給偷漏稅款者“創造”了可乘之機。

  個稅發票其實就是“信用”

  以前常被忽略不計的個人所得稅完稅憑證,現在的作用日顯重要。特別是隨著社會信用體系的不斷發展,完稅憑證成為評價個人納稅信譽的惟一證明。

  在稅制比較健全的國家,企業及個人的資信、信譽非常重要。公民都有信用檔案,是不是完稅、有無偷逃稅行為都記錄在案。因此,完稅憑證幾乎可以用來證明任何納稅人想證明的事情。再如可以用完稅憑證向銀行申請貸款,因為它表明納稅人具有償還能力。還可以憑借完稅憑證去申請、選擇信用卡,因為它可以表明對透支額的償付力度。還有,完稅憑證可以表明納稅人的誠信,按時足額繳納稅金的人,顯然可以信賴,能夠合作。

  現階段,我國的個人所得稅完稅發票主要用于入境、貸款、求學時一個必需出具的信用資質材料。退一步說,以前納個稅只是少數“拿高工資人”的事,而現在成了多數人的事。因此,建立公民信用檔案已顯得刻不容緩。

  “全員申報”首現南京

  歷史的車輪勢不可擋。

  時間到了2004年國慶,南京地稅局一直“秘密”推行的個人所得稅“全員申報”的桅桿露出了地平線。飽受非議的“只繳稅,不出稅票”的事實也將成為一去不復返的歷史。

  記者從地稅主管部門獲悉,南京市所有納稅人不僅可以拿到稅票,而且每位納稅人將擁有一個完稅賬號。目前,該征收系統已進入試運營階段,最快下個月將正式為納稅人開票。

  這是一大步,對稅制改革來說,具有里程碑意義。

  這種在全國范圍內率先推出的“全員申報”制度,說的更清晰一點,這是一種運用電子網絡的稅務征收模式。據悉,該模式具體是先由征收部門給每位納稅人設立明確的個稅納稅賬號,只要一查賬號,公民有沒有納稅、累計納稅情況就一清二楚。這樣可以明確納稅的權利、義務,增強納稅意識。

  這是電子時代的又一碩果。個人所得稅完稅憑證出具難的問題就此迎刃而解。

  這同時也健全了公民的社會信用保障體系。納稅人在查詢時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隨時打印完稅憑證。特別是納稅賬號采用實名制(錄入個人身份證證號),此舉就把個人信用體系的建設聯系起來,有偷漏稅、違規使用發票的都可記錄下來。

  值得一說的是,“全員申報”制的推行將改變以往個稅的征收模式,以前為防止高收入者偷漏稅款而建立的“重點監測檔案”作用將不再明顯。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教練員、演員、模特、律師、會計師、經紀人、醫療機構副主任以上醫師、建筑工程承包人,以及包括電信等重點行業的13類高收入人員為重點納稅人。這部分高收入人群在建檔之后,就可以一一開具個人所得稅完稅證明,而一旦啟動新的個人所得稅征收系統,“重點監測檔案”將被兼容。

  “這種‘一視同仁’的做法,無論對以前建檔的納稅人或是普通納稅人都顯得公平。”一位長期關注稅制改革進程的稅務人士這樣評價。

  “全員申報”與“絕漏”還很遠

  “全員申報制”出世和推廣的意義是顯而易見的,然而是不是該制度執行之后監控個稅稅源的工作就一勞永逸呢?

  這不過是第一步,后面的路還很長。

  來自統計部門的數據顯示,南京市個人所得稅每年以40%的增長速度便是明證。這一方面得益于南京地方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是稅務部門加大了征管力度。

  但問題依舊存在。如果把稅源喻成一條河流,稅務征管就是防洪,現在堤壩是結實的,但并不排除漏洞和從漏洞流水現象的存在。如果把以前的“高收入者重點監測檔案”看作是對危險堤壩地段的一種防護,現在的“全員申報制”則是在堤壩上裝上了電子監控錄像機。

  據悉,“全員申報制”仍執行“代扣代繳”,但“實名制”卻能堵上第二、第三職業者個稅流失的漏洞。因為該系統在南京地區聯網,只要單位進行了申報,電腦系統就真接將納稅人收入進行累計,繼而計稅。問題是該系統在全國范圍內聯網還有許多路要走,同時征管部門要把好“代扣代繳”單位這一關。

  當然,如果也能從制度上鼓勵納稅人自覺完全申報,那對“堵漏”工作將大有益處。據悉,上海購買商品房時,政府就曾在個人所得稅方面給予相關的優惠,即市財政出錢對購房者原來繳納的個人所得稅進行返還。盡管根據法律權限,稅收減免等稅收優惠政策均由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制定,地方政府和地方稅務機關無權自定稅收優惠政策及擴大有關政策的適用范圍,對于上海的做法國家稅務總局的官員表示是錯誤的,但這種思路卻是可以借鑒的。

  附件一:個人所得稅究竟怎么扣

  我國個人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計算采用的是九級超額累進稅率,每月工資、薪金減去費用扣除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我國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額為800元人民幣,南京市規定可以在稅前扣除的交通費、洗理費、書報費、市內誤餐補貼費、獨生子女補貼、托兒補貼費、奶費、煤火費等各種補貼共計為400元人民幣,所以目前南京市個人所得稅的實際起征點為1200元人民幣。

  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500元的部分按照5%稅率交納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按照10%稅率交納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按照15%稅率交納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超過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按照20%稅率交納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按照25%稅率交納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超過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按照30%稅率交納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超過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按照35%稅率交納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超過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按照40%稅率交納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000元的部分按照45%稅率交納個人所得稅。

  以一個月收入3000元的納稅人為例。應納稅款部分為3000-1200=1800元,1800-500=1300元,500×5%=25元;1300×10%=130;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為25+130=153元。

  需要說明的是,部分單位在年底發放第13月的工資,該工資是不扣除費用而直接計入當月的納稅所得額的。

  附件二:代扣代繳“拿”2%手續費

  根據國稅發【1995】第065號的《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暫行辦法》相關規定,“對扣繳義務人按照所扣繳的稅款,付給2%的手續費,扣繳義務人可將其用于代扣代繳費用開支和獎勵代扣代繳工作做得較好的辦稅人員。但由稅務機關查出,扣繳義務人補扣的個人所得稅稅款,不向扣繳義務人支付手續費。”這里提及的“扣繳義務人”是指單位,而非單位的會計人員。不難看出,此舉意在鼓勵“代扣代繳”單位把好關。

  《江南時報》 (2004年10月12日 第二十二版)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個稅發票新聞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NBA中國賽即將打響
2004諾貝爾獎
雅爾北京音樂會
最新汽車降價信息
2004中華小姐環球大賽
孫楠2004上海演唱會
2005研究生報考指南
姚明首部自傳連載
全國萬家餐館網友熱評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