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大樓造型怪引發安全擔憂 設計方回應質疑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19日 10:29 京華時報 | |
昨天,中國國際建筑藝術雙年展“無止境建筑藝術”論壇進入第二天。與第一場論壇出現冷場的情況相比,國家大劇院的設計師安德魯和央視新大樓設計單位———瑞士OMA公司設計師莎瑞的演講沒有讓聽眾失望。而昨天下午的重頭戲———柿子林中外建筑大師對話卻遭遇記者提前離場的尷尬。 “央視新大樓雖然看上去很復雜,很不穩定,但實際上比結構簡單的建筑更加穩定。 ”在昨天的中國國際雙年展“無止境建筑藝術”論壇上,負責央視新大樓設計的瑞士OMA公司設計師莎瑞一再表示大樓的安全性無需擔憂。特點 大樓造型怪但很穩 被稱為“好看難建”的央視新大樓即將在本月21日動工。除了“側面S正面O”的奇特造型外,央視新大樓的安全也一直備受關注。國內許多專家仍認為大樓設計過于復雜,全樓先天性傾覆力巨大,抗沖擊破壞力差。就此,莎瑞詳細介紹了大樓設計的安全考慮。 據莎瑞介紹,央視大樓的結構是由許多個不規則的菱形漁網狀金屬腳手架構成的。這些腳手架構成的菱形看似大小不一,沒有規律,但實際上卻經過精密計算。由于大樓的不規則設計造成樓體各部分的受力有很大差異,這些菱形塊就成為了調節受力的工具。受力大的部位,將用較多的網紋構成很多小塊菱形以分解受力;受力小的部位就剛好相反,用較少的網紋構成大塊的菱形。 “一個設計簡單的摩天樓,其中某個小環節出現問題,整個大樓都會失去穩定性。央視新大樓雖然設計復雜,但假使其中一個環節出現問題,也不會影響整個大樓的穩定性!鄙饘@座建筑很有信心。 特點 1/4場所對外開放 央視新大樓最大的特點是面向公眾開放!艾F在的央視大樓是一座自我封閉的建筑,這與它的身份不符!鄙鸨硎,新的大樓將有超過1/4的場所是完全面向公眾開放的,央視大樓的功能將發生很大轉變。 特點 汽車可通過演播廳 據介紹,為了滿足大樓既可以供公眾參觀,又能夠對央視大樓內各個部門進行保密,OMA公司在樓體內設計了一條雙向環路的通客道。參觀者進入后可以沿著這條雙向環路從底部一直到頂樓。大樓底部將有一個大型的演播廳,演播廳內還將有一條貫穿整個樓體的通道。莎瑞稱:“開晚會時就是一輛汽車也可以從演播廳里面開進去! 特點 可以容納250個頻道 據莎瑞介紹,央視新大樓每天將有超過1萬名員工在其中工作,可以容納下250個左右的頻道,“現在的央視大樓里一共有15個頻道,已經是世界一流的電視臺。想像一下,一個裝有250個頻道的大樓,它的規模將是驚人的。” 有現場聽眾詢問,現在的電視節目已經開始細分,各種電視臺、頻道的產品都分散到了小的媒體公司,現在是不是有必要建造這樣一所大樓,將所有的頻道全部裝起來? 莎瑞表示:“OMA對央視新大樓采取了開放設計的理念,內部的功能可以根據需求進行調整。新大樓只是在9萬平方米的地基上建造了一個自主的空間而已!北緢笥浾吖H 觀點 外國設計師最難突破是文化 莎瑞結束發言后,論壇的主持人張在元教授總結說:國際建筑大師的最大難度是面對一個有5000年文化的中國,他們的設計在文化上的難度遠遠大于在技術上的難度,F在來看,許多建筑設計雖然力圖表現中國文化,但仍是停留在很表層上的。 張在元教授表示,許多人認為現在的中國已經變成了外國建筑師的試驗場,北京就是這個試驗場的試驗中心,許多外形奇怪的建筑都在中國紛紛出現。但他認為中國在從封閉走向開放的過程中,這種試驗是不可缺少的。至于這些試驗究竟能否成功,最終將取決于國外文化和中國文化能否在交流和矛盾中找到出路。本報記者郭鯤 現場 大師未到話題太專記者離場柿子林對話早退半小時 昨天,作為首屆中國國際建筑藝術雙年展活動之一的“中外大師面對面”在昌平柿子林會館舉行。由于眾人熟知的安德魯、福斯特等大師沒有到場,加之現場中外建筑師討論的話題過于專業,不少記者紛紛提前離場,原定下午6點結束的對話也在5點30分匆匆結束。 根據雙年展組織者提供的參會建筑師名單,國家大劇院的設計師安德魯排在外方建筑師的第一位,然而安德魯并未出現在對話現場,再加上此前主辦方承諾到場的福斯特(首都機場新航站樓設計師)也未到,現場記者的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下午3點30分,對話正式開始。主辦方提供的第一個話題是“都市主義的中國性”。雖然中外大師紛紛就此發表個人見解,但由于太過專業,4點以后,很多媒體記者紛紛離場。期間,一些參與對話的建筑師三言兩語表達完觀點后也紛紛離場,主持人見勢頭不妙,不得不提前半小時宣布對話結束。列入會議議程討論的三個話題和記者提問隨后也被取消。 據介紹,出現這種情況與主辦方準備不足和話題設置有很大關系。雙年展投資人張寶全先生向記者透露,討論話題在前天晚上才正式敲定,這本該在備展期間就準備好。此外,設置三個話題顯得過于分散,組織方雖然試圖在專業建筑師和大眾媒體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但從效果看這個目的顯然沒有達到。本報記者潘澄清 劉薇 對話 “無止境”理解有差異 在昨天的“無止境建筑藝術”論壇上,優雅的安德魯拿著一瓶礦泉水登臺,大談他對“無止境建筑藝術”的理解。那么,中方設計師對此是如何看待的呢?記者隨后采訪了柿子林會館的設計者王暉。 安德魯:“無止境”是哲學或者數學概念 “無止境”是一種哲學或者數學的概念。建筑的創造是無止境的。我們在建造一個劇場或者機場時,必須充分考慮可能會影響它的所有因素,比如土地大小、經濟發展水平等等,要把他們看成一個聯系體。設計國家大劇院時我就綜合考慮了它周邊的所有因素。你建造一個建筑物可能是有限的,但你必須工作細致深入,這是無止境的。對于建筑師而言,無止境的建筑就意味著無止境的時間,無止境的創作。 王暉:“無止境”是一種工作的狀態 我理解無止境是一種工作的狀態,不僅是建筑,而且和所有人有關,是大家的一個追求。比如我這個柿子林會館,現在看滿眼都是錯的地方,很多房子在建完后我都不愿意去拍照片。本報記者劉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