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貧困人口首次出現反彈 80萬背后是一個信號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29日 17:21 南方周末 | ||||||||||
□本報駐京記者 吳晨光 實習生 周密 改革20多年來,中國貧困人口首次出現反彈,去年未解決溫飽(人均年收入637元以下)的貧困人口增加了80萬人。在中國致力于消滅貧困的路途中,這個突然反彈的數字究竟意味著什么?
新增貧困人口從何而來? 改革20多年來,中國貧困人口首次出現反彈。7月16日,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堅在一次會議上透露了這個消息:“去年未解決溫飽(人均年收入637元以下)的貧困人口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80萬人。這是改革開放之后扶貧開發歷史上的第一次。” 來自國家扶貧辦的數據表明:2003年,全國多數省份的貧困人口均有減少,但一些省份卻有所增加———黑龍江43萬,陜西37萬,安徽66萬,河南53萬。此消彼長,新增80萬人因此得出。 “天災是導致貧困人口上升的原因之一。”國家扶貧辦政策法規組副組長何平說。“2003年的災害雖然不像1998年洪災那樣在社會上引起轟動,但波及的面卻很大———所謂‘洪災一條線,旱災一大片’。” 來自河南省扶貧辦的報告稱,去年該省的風、雹等災害之多,達到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極值”。黑龍江扶貧辦一位官員說,該省西部地區的旱災多年難遇,被列入省農業十強縣的訥河,收入也只有往年兩三成。 何平說,2003年的SARS流行也是原因之一。雖然SARS主要爆發在都市,但對貧困農民進城務工的影響不可低估。國家592個扶貧工作重點縣中,去年外出勞動力數量比2002年減少了1/5;扣除物價因素,農民人均純收入中工資性收入比上年少10個百分點以上。 “當然,近幾年貧困人口減少的速度趨緩也與農民增收困難有關。”何平分析說,“自1997年開始,我國農民收入的增長一直在低谷徘徊。2003年農民收入實際增長只有4.3%,比上年要低。由于農民增收緩慢,一遇災害極易返貧。” “對于這部分貧困人口來說,市場經濟的環境尤其不利。”三峽庫區某市扶貧辦一位人士說,“目前農副產品的供求關系發生了變化,而貧困地區大多地處偏遠,很多地方不通公路和鐵路。當城里人通過網絡和電視隨時更新自己的信息時,貧困人口卻因消息閉塞延續著古老的生產模式,這和市場的需求相距很遠。所以,他們的抗風險能力很弱,老、病、殘及自然界的災害,會讓他們措手不及。” 80萬是一個信號? “如同北京的大雨導致交通癱瘓,背后是交通建設和體制問題,自然災害只是貧困人口上升的表因,”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日方說,“新增80萬貧困人口發出了一個信號,應該對我們的扶貧體制和一些做法進行反思。” 目前,中國的扶貧方式主要分為“救助式扶貧”和“開發式扶貧”,前者主要是分款入戶,補貼到人,后者主要是通過一定的項目,利用當地資源自我發展。一般把“救助式扶貧”比喻為“輸血”,“開發式扶貧”比喻為“造血”。通常地,人們認為“造血勝于輸血”。 “開發式扶貧”由國家扶貧辦主導,這項工作開始于1986年。18年來,中國農村赤貧人口從1.25億下降到2800多萬,一般性貧困人口——年均收入低于882元者——減少到6000萬。這種扶貧模式被寫入《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這是中國第一個扶貧綱領性文件。而在中國《2001年-2010年扶貧綱要》中,開發式扶貧也被列為基本方針,其目標是在10年內基本解決農民的溫飽問題。 但官方資料表明,進入21世紀以來,全國貧困人口減少的速度趨于緩慢。1986-2000年,全國貧困人口平均每年減少600萬-700萬;但此后速度陡然放緩,2001-2003年三年間全國共減少貧困人口300萬,平均每年只有100萬;而在2003年,又出現了扶貧史上赤貧人口———人均年收入低于637元、未解決溫飽者———首次反彈的狀況。 中國社科院農村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黨國英撰文指出:在經濟學上,總會有一個邊界,在此邊界內,投資效益為“負數”。脫貧致富方面的投資,也存在“邊際效益下降”的規律,越到最后工作越困難。由于這個原因,即使發達國家也有一部分絕對貧困人口不能被輕易“消滅”。 蔡日方的調查表明:現存的2800多萬赤貧人口中,五保戶占1/5,殘疾人占1/3強,生活在不宜生存的環境中者為1/4,另有一些常年被疾病困擾的、沒有勞動能力的、受教育水平極低的……“他們中的很多人老、病、殘集于一身,很多人聽不懂普通話,很多人居住在三年不見雨水的地方。”這位研究員說,“你用什么項目可以把他們扶起來呢?” “對于這個邊界內的貧困人口,只能通過常年救濟的辦法,使他們享有一種起碼的、有尊嚴的生活水平,特別是使他們的子女能接受正常的教育。”黨國英認為。 80萬新增貧困人口被一些學者看作一種信號,對于2800萬赤貧人口,目前“造血式”的扶貧基本上到了極限,能夠開發的貧困地區和人口已經脫貧,剩下的由于自身條件和環境因素很難再通過項目自我發展了,扶貧模式應作相應調整,政府要發揮救濟的作用。至于近6000萬一般性貧困人口,“造血式”扶貧還能發揮作用。 2004年年初,蔡日方等人向國家領導人遞交了一份“內參”——建議建立農村“低保”。這位47歲的學者提了兩點理由,一是農村赤貧人口自己沒有能力脫貧,只能通過救濟;二是農村老年化程度高于城鎮,農村養老體系在短期內又難以健全,而設立“低保”同時可以解決老年貧困。 黨國英算了一筆賬,說明國家具備建立農村最低保障的能力:近幾年,國家、民間及國際機構三方投入的扶貧資金每年都在300億元以上,如果直接發放給3000萬貧困人口,平均每人每年可獲得1000元,已經大大高于貧困線。 而亞洲開發銀行測算出的數據為47億元人民幣。這個數字就能使赤貧人口擺脫絕對貧困,因為他們現在平均每人每年已有500多元的收入。 但國務院扶貧辦政策法規組副組長何平認為,這里有兩點需要注意:第一,中央的扶貧資金中,財政扶貧資金只有122億元,其他的大部分是扶貧貼息貸款,由金融機構發放,有貸有還,不能直接給貧困人口消費。第二,這些扶貧資金除了解決溫飽這個重點問題外,還要用于改善貧困地區的基本生產生活條件,幫助低收入人口脫貧。如果5600多萬低收入人口不盡快穩定脫貧,一旦出現大量返貧,赤貧人口將會更多。 “兩龍治水”的整合之困 對于學者提出的對2800萬赤貧人口實施“救濟式扶貧”,扶貧辦的一些人士表示了不同意見。“開發式扶貧的成績已經被歷史證明。”黑龍江扶貧辦的一位人士說。河南省扶貧辦某官員認為,已沿用了數十年的救助扶貧,是計劃經濟的產物。市場經濟就是要搞開發式扶貧,搞市場調配,利用自身資源解決溫飽奔小康。 一位專家認為,國家、省、市、縣各級扶貧辦這個龐大機構的運轉,是為了推動開發式扶貧的進行。某扶貧辦官員認為,不搞開發式扶貧,扶貧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目前,救助式扶貧由民政部農村低保司分管。民政部低保司農村處一位官員稱,東部七省市———包括北京、上海、廣東、福建等地的農村特困戶已經實行了農村低保,遼寧預計今年內實現農村低保。“現在國家的政策是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建立農村低保,沒條件的地區完善特困戶生活救助。” 這位官員說:“現在一些人希望靠一部分人帶動其他人脫貧,目的是好的,但實施起來有一定問題。因為很多項目在貧困地區無法運作,2800萬絕對貧困人口中大部分沒有勞動能力。這就像在城市中,不是每個失業工人都能成功再就業,需要建立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一樣。” “兩種扶貧模式被兩個部門分割開,不利于扶貧事業的進展。因為部門利益之爭會產生一些矛盾和問題。”蔡 日方說,“國家應該對扶貧工作的資源進行整合。” NGO的“精細化扶貧” 在西方發達國家,扶貧資金的來源分為兩塊:政府救助和社會救助。社會救助較為常見:一方面,富人希望回報社會;另一方面,政府在機制上給予免稅,因為西方社會遺產稅、繼承稅非常高,富人死后龐大的遺產納稅后將所剩無幾,還不如把錢給慈善機構。西方扶貧NGO的類別已經分得很細———諸如某些專門救助失學者,有些則為智障人群服務。 “相比而言,中國的扶貧NGO的影響力要小一些,”蔡 日方說,“如何發揮它們的作用也是扶貧工作面臨的課題。”“受制于人力和資源的限制,中國NGO的長處不在于開展大規模的運動式扶貧。”中國扶貧基金會一位負責人說,“但可以按照國家的精神開展工作,提高扶貧工作的精細程度。” 該組織人士介紹,中國扶貧基金會的工作是為國家部門“拾遺補缺”,幫助進行扶貧的制度及模式創新。他們新近創立了小額信貸項目,并在貧困地區招募“指導員”,有針對性的指導當地農民搞生產、搞經營,甚至具體到養豬還是養鴨子。 “我們除了提供資金外,更重要的是提供培訓,包括技能、市場經營等。”基金會一位人士說,“精細化扶貧雖然扶貧成本增加了,但是,資本流失率降低了,效率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