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作為政治命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22日 14:51 小康 | |||||||||
www.wosmedia.com 《小康》記者 李遠夫 文 水的地位在中國人這里一向是極高的——它孕育和潤澤了五千年中華文明。依照學者黃仁宇的“大歷史”觀,則防洪治水和水戰爭甚至是促成中國早期中央集權的重要原因。
“大禹治水”的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從技術層面上,人們通常看好的是大禹所采取的“導流”思路;在精神層面上,則推崇那種“三過家門而不入”的高風亮節。如果我們進一步去考察,便會發現,中國人的政治觀從那時起就開始形成了(大禹本人就是政治家的典范),而且往往就是用“水”來作為命題。 有關的說法實在太多,比如:“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說的是民意如水勢;比如“以柔克剛”、“順勢而為”,指政治謀略;更廣為人知的則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等等。 還有我們常說的“水利”和“水患”,確實也不無道理。不同的地區之間,不同的用水分配,時常為了水發生爭執。進入21世紀,由于人口膨脹、水污染、工業生產和消費水準提升,“缺水”成為當今最為重大的政治問題之一。 “上善若水”。理政治國,亦當入水潤澤萬物一般,凈化污穢,遺愛萬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