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專家談我國糧食安全對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7月19日 14:21 經濟日報 | |||||||||
糧產量下降,人口數增加,今后26年需增產3億噸糧 專家提議要提高單產,建立畝產1到2噸的糧食高產田 提高單產要靠技術進步,推廣技術則靠產業化經營
從1999年開始,由于受耕地面積減少、農民生產積極性下降等因素影響,我國糧食生產出現全面下滑趨勢,總產由5.1億噸下降到去年的4.3億噸,降幅達15.3%,糧食安全形勢非常嚴峻。昨天在京舉行的“2004中國糧食與食物安全論壇”上,有關專家就此問題提出了見解和意見。 提高單產是必由之路 據權威預測,到2030年我國人口將達到16億,人均消費糧食按400公斤—450公斤計算,糧食總產需達到6.4億噸—7.2億噸。面對橫亙在面前的耕地減少、水資源不足、生態惡化等困難,在不到30年的時間里,我們應通過什么途徑實現近3億噸的糧食增產呢? “噸糧田”首創人、中國農業大學教授王樹安認為,進入21世紀后,糧食的增產途徑再也不能走擴大面積,廣種薄收和破壞環境的途徑了,而是應該走大幅度提高單產的道路。我國現有糧食種植面積約10億畝,其中生產水平較好的旱澇保收農田有5億—7億畝。如果按照中國農業大學提出的集約多熟超高產研究計劃————“123,234工程”,即在我國一、二、三熟地區分別建立年畝產2000斤、3000斤和3500斤—4000斤的糧食超高產田,將可以實現糧食年總產6.4億噸—7.2億噸,從而實現“種好10億畝田,養活16億口人”的戰略目標。 被稱為我國“雜交大豆之父”的孫寰教授提出,解決我國糧食安全其實就是要提高全國糧食總產量,這可以通過在有限面積內提高單產和增加種植面積兩種辦法來實現。但是近年來我國耕地面積不斷減少,所以只能通過提高單產來提高糧食總產量。 技術創新是根本保障 原農業部部長何康曾指出,提高糧食單產,保障糧食安全,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科技,但最根本的還是要依靠科技來解決問題。 在談到如何提高玉米單產時, 被稱為我國“雜交玉米之父”的戴景瑞教授認為,從長遠來看,作為生產力因素的科學技術,在提高玉米單產上是第一位的。現在提高玉米產量主要依靠技術來實現,因為從客觀效果上看,依靠多施化肥和農藥等增長方式的潛力已經不大了。實踐表明,在現代糧食增產的過程中,技術因素占35%,即每增產100斤糧食,就有35斤是因為技術的改良帶來的。他還預計,到2020年,技術因素的貢獻將達到45%。 孫寰教授提出,國家應加大對農業科研的投入,改變我國目前農業科研投入占不到GDP的1%的現狀。 產業化經營是最終出路 專家們認為,推廣技術的最佳途徑是產業化經營。 戴景瑞教授提出,我國不是沒有好技術,而是因為生產形不成規模,導致農民生產成本過高,農民采用新技術的積極性就不高,使很多優良技術品種的潛力沒有發揮出來。因此,我們要實行產業化經營,通過龍頭企業帶動農民生產。 張改生教授則表示,專家的成果要體現到農民田頭,需要一個中間轉化的環節,那就是企業,企業化運作可以為成果轉化提供一個平臺。他所在的研究所自從去年和楊凌控股集團合作以后,新品種的生產規模從以前50畝示范田猛增到現在的上萬畝,規模效益明顯,產量自然也就提上去了。 孫寰教授認為,在計劃經濟時代,一項新技術可以通過國家平調等方式輕易在全國推廣,而現在越來越強調保護知識產權。一項新技術從研發到推廣需要很多資金,以前是靠國家投入,但現在國家產業化投入只支持公司,不支持研究單位,這就需要一個新的機制———公司產業化機制,也就是專家提供技術,公司提供資金,運作推廣技術品種。產業化經營的好處就是能使研究單位、企業、農民和國家多方實現共贏。 文/本報記者 王 玲 實習生 王小海 作者:王玲 王小海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