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賭歐洲杯:申城首例網絡賭球案始末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17日 14:46 上海僑報 彭千山 | |||||||||
本報記者 彭千山/報道 特約撰稿 晏秋秋 他不懂互聯網,他不喜歡足球。但是,貪欲讓他越走越遠。 隔著鐵窗,馮在政伸出顫抖的手,問了一句:“有煙嗎?來一支。”
近日,作為滬上第一起利用互聯網賭球案的“男主角”,馮在政要用兩年零六個月的時間,在大墻內苦苦思索…… 頻頻越位 馮在政出生于臺灣,今年51歲。他的人生在27歲那年發生了偏差。這一年,馮在政紋了身,加入了臺灣黑社會組織“竹聯幫”。 此后,馮在政入獄出獄\出獄入獄,像回趟家那么簡單。古人云,三十而立,五十而知天命。但馮在政從30歲到50歲,幾乎一直在燈紅酒綠、打打殺殺中度過。2000年起,馮在政開始在柬埔寨、香港、上海三地“經商”。他用“二馬哥”的名頭,繼續“混江湖”,并結識了一幫不三不四的朋友。 2002年年底,苦于“囊中羞澀”的馮在政,又動起了“越位”的念頭。他聽說,一個名叫賴明德的臺灣人,通過網絡,“賭球賭得很大”,于是動了邪念。馮在政與同伙徐立道等人商量,決定自己出資,在網絡上搞個賭盤。 事后,馮在政哀嘆說:“當時,我一不懂足球,二不懂網絡。我只想著賺錢。” 踏入深淵 賭球,對馮在政等人來說,是個“新行當”,“更別說通過網絡賭球了”。不經意之間,馮在政等人通過互聯網賭球的犯罪方式,“創造”了一個“第一”。 2003年初,購買了電腦、移 動電話之后,馮在政、李啟華、徐立道等人,從賴某處學會了如何通過網絡賭球。他們先登陸了總部在臺灣的“寶盈”網站,開設了一個名為“e5600”的帳號。馮在政從柬埔寨帶了10萬美元,換成港幣后作為“賭球公司”的“啟動資金”。 “寶盈”網站主要賭歐洲冠軍杯、英超、意甲等賽事,而馮在政的這個“賭球公司”,也迅速完成了“分工”——徐立道負責招攬賭徒、追討賭債,李啟華負責帳目,王炳杰負責保管賭資,李世偉負責管理網絡。 故事的結局,是在2003年1月,馮在政們紅著眼睛要“大干一場”時,就已經注定。 黑心斂財 互聯網賭球,有著極強的隱蔽性,這也是馮在政等人肆無忌憚的原因之一。對他們來說,“網絡賭球”似乎是一條全新的“暴富之路”。 根據案犯們的交代,“網絡賭球”的贏利方式,主要有3種。 一是賭徒在賭盤中投注,如果“上盤”和“下盤”的賭注相同,則莊家可以抽取因賠率差異而導致的差價。 二是投注額上下盤持平后的超出部分,則可以由莊家“吃下”,與賭徒對賭。為了避免風險,馮在政規定,“超出部分”的數字如果過于龐大,則要打入上一級的“莊家”盤口。 三是按“寶盈”網站規定,賭徒投注如果輸了,可按賭注額的1%、2%或0.5%,得到補償。但在馮在政的“公司”,這些差價,完全由自己吞下。 在利用互聯網賭球的8個月中,馮在政等人采取“合股坐莊”的方式,擁有了越來越多的帳號,賭盤也越開越大。最終一算帳面,竟然贏利190余萬元人民幣! 陷入困境 馮在政發現,網絡賭球像一個越滾越大的雪球。到了最后,他已經身不由己,“那么多人賭球,賬面上的收入越來越多,心里卻越來越虛。” 導致這個“賭球公司”陷入困頓的,是一名賭徒的“爽約”。2003年8月初,賭徒朱某使用用戶名“be56115”,在網站上連賭3天,輸了355萬元人民幣!馮在政派人去收錢,威逼恐嚇,卻只拿到了40萬元人民幣現金和100萬元人民幣的支票。 “這個家伙,害得我們忙了8個月,還虧了錢。”事后,馮在政“憤憤”地說:“我早就說過了,錢不好賺,但他們不相信。”“他們”,是指馮在政的同伙們。 “如果收不到錢,你們怎么辦?”我問。馮在政愣了一下:“我坐牢,坐得可真冤啊。” 馮在政天真地認為,自己吃的是“冤枉官司”。他并沒有意識到,他在干的是違法的事。 東窗事發 其實,從“寶盈”網站開始異動之時,上海警方就展開了布控。2003年4月30日,上海市公安局刑偵總隊三支隊接到匿名電話舉報,迅速展開調查,馮在政等人很快進入視野。 2003年8月26日,當公安人員出現在馮在政和他的同伙面前時,馮在政的第一反應竟然是:“賭賭球,而且是在網上賭球,這也犯法啊?” 法律無情。2004年2月25日,這些網絡賭徒等到了審判日。馮在政犯賭博罪,判有期徒刑2年6個月,并處以罰金30萬元人民幣,徐立道、李啟華、王炳杰、李世偉等人,都因犯賭博罪,而受到了各自的懲罰。 被押出審判庭時,馮在政連連搖頭,唉聲嘆氣。他的妻子,望著他的背影痛哭。馮在政最牽掛的,是遠在英國讀書的女兒,他說:“別讓她知道,讓她好好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