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化工驅動,世界資源需求顯出中國“芯”
由于經濟由輕工業向重工業過度,中國成為世界資源增量需求的絕對主力。中國龐大的需求規模和快速的增長態勢,正開始越來越多影響甚至左右世界資源和能源價格,今后的世界資源和能源生產與消費格局中,很可能是“中國打個噴啼,世界就感冒”。
羅伯特·弗里德蘭是世界采礦業的積極倡導者,也絕對是世界礦產開采行業的大腕。這位今年54歲,皮膚已經曬成了棕褐色,滿頭不見一絲白發的家伙的一言一行都為世界采礦業巨頭所矚目。而這次,他向全世界宣稱,中國的邊界地帶蘊藏著豐富的礦物資源。而隨著中國重化工進程的加快,這些礦藏將彌足珍貴。
話音未落,一些實力最為雄厚的投資者都睜大了眼睛,希望能從中分得一杯羹。
弗里德蘭先生談論的礦藏,即位于蒙古的奧尤陶勒蓋,也稱綠寶石山 (Turquoise Hill)。那里的銅礦和金礦位于戈壁灘內,在中國和蒙古的邊境附近。為了這個項目,弗里德蘭控股的艾芬豪礦業公司去年年底在倫敦設晚宴,宴請蒙古總理恩赫巴亞爾,討論加強雙方在礦產資源方面的合作。之前不久,他在北京與中國總理溫家寶以及時任加拿大總理的克雷蒂安共進了晚餐。
弗里德蘭之所以對綠寶石山項目如此之興趣濃厚,原因在于他極度看好中國的經濟發展,特別是最近幾年重化工業的迅猛發展對全球資源需求的拉動。就象澳大利亞麥格里銀行集團金屬行業的分析師吉姆·列農(Jim Lennon)所分析指出的那樣,在決定奧尤陶勒蓋項目的經濟可行性上,中國對原材料的需求將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當然,也有人對弗里德蘭的艾芬豪礦業公司買下奧尤陶勒蓋持懷疑態度,認為他很快就會把這個項目轉賣出去,從中獲利。然而,弗里德蘭很快就否定這種說法,“形勢已經發生了變化,這個礦區不會出售。我已經向蒙古人民作出了承諾,我會堅守諾言。艾芬豪礦業公司不久就會宣布任命一位新的首席運營官,負責把該項目帶入實質性開采階段,爭取在2005年挖出‘第一桶金’!
隨后他又進一步解釋了為什么他不會出售該礦區,“奧尤陶勒蓋并不偏遠。奧尤陶勒蓋礦區位于中蒙邊境,而中國又急缺金屬?墒牵蜃畲蟮你~礦Grasberg位于印尼的伊里安加亞高地,而世界其它幾大銅礦均位于智利境內的安地斯山脈區域。相對而言,我們已處于‘中央車站’了!
這里的‘中央車站’指的當然是中國。
其實,從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特別是最近重工業的快速發展中受益的不僅僅是弗里德蘭的艾芬豪礦業公司和蒙古等中國周邊國家和地區,其影響力已經在全球迅速蔓延。
最近幾年,由于中國鋼鐵生產以創紀錄速度發展,全球鐵礦石和煉焦煤價格預期急劇升高,世界各地礦業生產商正投入巨資進行擴張。1999年,中國的鋼產量為1.24億噸,去年增加到了2.19億噸。在過去的十年間,中國鋼鐵工業飛速發展,貢獻了大部分全球鋼鐵生產的增長,并推動全球相關大宗初級商品市場價格大幅上揚。為應對因為中國的強勁需求而被拉高的鐵礦石和焦煤價格問題,去年底,一批日本鋼鐵生產企業和全球鐵礦生產商在日本東京開始就礦石價格進行談判。參加談判的日本鋼鐵企業包括新日本制鐵、JFE鋼鐵、住友金屬工業、神戶鋼鐵和日新制鋼。參加談判的鐵礦生產商則包括菲利普斯坦利?稀⒗锛s廷托公司以及巴西淡水河谷等。在首輪談判之后,日本鋼鐵企業將與煉焦煤生產商進行談判。
麥格里投資銀行(Macquarie Bank)金屬分析師吉姆·列農(Jim Lennon)說:“這是有關廠商多少年來頭一回開始就礦石價格的上漲承受程度進行談判。”
由于十分看好中國鋼鐵工業快速發展對鐵礦石需求的有力拉動,很多鐵礦石生產商都雄心勃勃投入巨資進行新項目的投資和擴充現有產能。全球第二大鐵礦生產商里約廷托公司計劃投資10億美元,用于在西澳大利亞擴建其鐵礦運營業務。全球最大的鐵礦石生產商巴西淡水河谷,它準備把明年的產量從1.44億噸左右提高到1.6億噸。
“現在不存在是否會漲價的問題,而是要漲多少的問題。價格一定會上漲!
從中國重化工進程中獲益的不僅僅是生產金屬礦產資源的國家和地區,世界石油生產國家也從中得到了很大好處,包括北非的埃及、阿爾及利亞和加蓬等國在內都開始向中國供應石油,以滿足中國日益膨脹的石油化學工業的龐大需求。
據國際能源署(IEA)和中國政府的報道,由于經濟快速增長,中國已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耗國,僅次于美國。國際能源署的最新估計顯示,去年中國的石油日消耗量達546萬桶,日本則為每日543萬桶。
中國海關的數據顯示,中國去年進口了創紀錄的9100萬噸原油,比2002年激增31%。到2030年,中國的石油凈進口預計將達到每日1000萬桶,滿足其需求的逾80%,而2000年中國的石油進口僅占需求量的35%。
另據一家中國國內的投資銀行預測,在今后短短幾年里,中國很有可能成為煤炭的凈進口國,盡管中國是世界上煤炭蘊藏量最大的國家,這一切都源于中國經濟,特別是重化工業的快速發展。
中國重化工進程加快的影響甚至擴展到了拉美這樣距離中國十分遙遠的地方。雖然中國的廉價玩具、皮鞋和紡織品等低附加值產品對墨西哥、巴西和阿根廷造成了一定的沖擊,但是中國對金屬礦產品似乎永無止境的需求,卻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了巴西和阿根廷等拉美國家從2002年的經濟危機中復蘇。
世界最大的鐵礦開采商,巴西礦業集團的總裁豪杰·安奈力說道:“中國的鋼鐵生產比預計增長得還要快。感謝上帝,這太棒了。”目前,唯一能阻止其進一步增長的竟是巴西有限的港口吞吐量。
BCP證券駐康涅狄格州的分析師沃爾特·莫拉諾認為,中國市場的需求有助于使商品市場長期處于牛市,并為新興市場資產價格的迅速攀升打下基礎,就象貿易自由化和私有化在90年代促進了經濟繁榮一樣。他預言,其它地方會象拉美一樣,從中國經濟增長中受益的主要是農礦產品供應商,而非那些尋求制造業多元化的國家。
他甚至認為,在中國的強大影響面前,拉丁美洲有發生“質變”的可能,因為拉美國家已開始放棄經濟多樣化的努力,而逐漸回到歷史上就具有相當比較優勢的農業和工礦產品。
在這個長期受美國控制的地區,轉換貿易伙伴也可能產生地緣政治效應。莫拉諾先生說:“這種趨勢有可能成為自蘇聯解體后最具分化力的因素!
國內儲備不足,中國企業被迫海外尋“油”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作為重工業“糧草”的石油、鐵礦石等資源類產品,已經開始制約中國重化工業的發展,高企的產品價格開始侵蝕重化工企業的利潤空間和擴張速度。為保證未來中國重化工業的順利進行,中國企業已經開始大規模搶占海外資源的行動,預計這種行動可能會伴隨中國重工業化的整個過程。
隨著中國重化工業的蓬勃發展,礦產資源類等大宗初級產品開始變得稀缺,其中由于鋼鐵和石化兩大行業,以及產業鏈條末端的汽車和房地產等行業的龐大需求,鐵礦石和石油的稀缺程度在所有中國極需的資源品中為最。而中國的鋼鐵巨頭和石化巨頭也紛紛開始或加快了在海外尋找穩定資源供應的渠道,而不是象以往那樣僅僅依靠貿易渠道解決問題。
2004年3月1日,世界多樣化能源巨頭必和必拓北京代表處向記者證實,該公司已與中國鋼鐵行業達成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商業協議,中國四家鋼鐵集團將通過與其建立一家合資公司的方式獲得澳大利亞一鐵礦的股權,從而擁有每年購買1200萬噸鐵礦石的權利。
合資協議的主要內容是中國四家鋼鐵集團——武漢鋼鐵(集團)公司、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沙鋼集團公司和唐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合資公司的方式獲得必和必拓轉租的Jimblebar鐵礦石礦40%的股權。這項合資協議價值90億美元,為期25年。
必和必拓首席執行長Chip Good-year在聲明中表示,此次與中國四家鋼鐵集團的合資將是非常特別的,因為它將使一些中國鋼鐵制造商首次獲得穩定和長期的鐵礦石供給。
2003年,中國鐵礦石需求量達4.71億噸,比前年增加18.3%,創歷史最高紀錄,進口鐵礦石1.46億噸,比前年增加30.9%,在國際市場鐵礦石交易量中所占的比例達到約30%。此次中國四大鋼鐵集團海外買礦被認為是中國鋼鐵業試圖擺脫上游鐵礦資源控制的一個信號。
就此,很多專家表示,隨著中國重化工業的快速發展,中國企業到海外通過直接投資的方式,尋找可靠的原料和能源供應已經勢在必行。而全球化則為中國重化工業借力海外資源,保證和加快中國自身工業化進程創造了千載難逢的機會。
目前,我國一批主力礦山資源日漸枯竭,2/3的國有骨干礦山進入中老年期,400多座礦山因資源枯竭瀕臨關閉。在這種國內自然資源供應不斷下降的嚴峻環境下,將中國重化工進程植根全球,成為中國工業化過程當中十分鮮明的特點。
與多數金屬類礦山資源日漸枯竭類似的是,中國的石油資源供應也在不斷下降。今年3月24日,時任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裁的陳耕在香港表示,中國石油旗下的大慶油田從2003年開始進行戰略性調整,計劃進行減產,預計每年減幅逾200萬噸。大慶油田興建已有40多年,一直是中國最大的石油供應來源,然而長期的開采已經使油田的石油產出量在不斷下降,就在去年,大慶油田就已經減產了170萬噸。
國內的石油供應不斷減少,而國內的石油需求又在快速上升。而據國際能源機構(IEA)最近公布的《石油市場報告》表明,2004年中國的日需石油量將達到580萬桶。如此迅速的需求增長,使得中國石油企業一方面加強國內石油資源勘查工作,同時又不得不加大到海外尋找石油的力度。
目前,中國的石油主要來自中東地區,而沙特是中國在中東地區的最主要石油進口國。但是中東地區變幻莫測的局勢使中國政府感覺到,不能僅僅依賴中東地區作為自己的石油來源,而必須尋求石油來源地區的多元化,以保證中國飛速發展的經濟,特別是正在到來的重化工業的龐大需求。于是,從大約2002年開始,中國的石油巨頭開始了在全球各個主要石油產區的南征北討,廣泛尋求石油來源的多樣性。
毫無疑問,“黑色金子”滾滾而出的土地都將是國內能源巨頭“出擊”的地方。以中石油為例,它為自己描繪的是一張多方位“出海圖”:“以北非的蘇丹、南美的委內瑞拉、中東的兩伊為基礎,逐步延伸與其周邊地區的合作,擴大中石油集團在這三大戰略區的影響”,“俄羅斯和中亞五國將是其投資海外油氣合作項目努力爭取的地區”。
非洲是中國積極爭取的石油來源地區之一。今年2月,在中石油的網站上,赫然掛出了兩條消息:一條是中石油與阿爾及利亞簽署石油領域合作議定書;另一條則是中石油與埃及簽署石油領域合作諒解備忘錄。同樣是在2月初,國內另一大能源巨頭中石化已傳出消息:中石化與法國石油公司簽約,中國將首次從中非國家加蓬進口石油。一位中國石化的管理人士最近告訴記者,就在去年年底,中石化剛剛結束了對利比亞的黎波里的考察。該管理人士還稱,他會晤了利比亞部分高層官員,雙方就中國石化在該國石油上游和下游產品領域的投資機會進行了探討。
據有關權威部門預測表明,今后5年,全球石油開采量增幅的1/4屬于非洲。到2007年,尼日利亞的石油日產量將超過300萬桶,而安哥拉將達到200萬桶,乍得將在3年內實現日產22.5萬桶,而赤道幾內亞為35萬桶。
中國石油企業海外尋油的行動得到了中國領導高層的大力支持。去年,中國國家領導人就曾為中非之間加強經濟合作,特別是石油合作而專門訪問了非洲幾個重要的產油國家。
除了積極拓展非洲和南美洲的石油來源以外,與中國毗鄰的俄羅斯和中亞地區的龐大石油儲備,顯然對中國更具吸引力。
去年底《華爾街日報》就報道,中國能源巨頭——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NPC),在競標中勝出,贏得了俄羅斯Stimul公司60%股份的收購權,成為中國第一家打入俄羅斯的石油企業。Stimul是俄羅斯一家小型能源公司,其資產主要位于俄羅斯南部靠近哈薩克斯坦西部邊境的地方生產原油。Stimul的油田儲量約2億桶。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預計CNPC將支付1.5億-2億美元收購合資公司的控股股權。
盡管此次收購獲得成功,但是實際上,中國石油企業在俄羅斯及周邊地區拓展能源版圖的工作并非一帆風順。去年5月,中國就試圖收購英國天然氣集團在里海項目的股權,但因他方的優先收購行動而被拒之門外。幾個月以后,收購OAO Slavneft股份的努力也未能獲得成功,OAO Slavneft是當時仍由俄羅斯政府控股的少數幾個石油公司之一。
雖然在拓展原油供應渠道方面并非一帆風順,但中國還是努力與中亞建立了更為緊密的能源關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去年6月訪問哈薩克斯坦期間宣布,將重新激活一條長達6,000公里的跨境石油輸送管道項目。1997年,CNPC擊敗數家大型石油公司,獲得了從該國的阿赫圖賓斯克油田鋪設通往中國的原油管道的項目,CNPC當時承諾在20年的時間內向這一項目投入43億美元的資金。
中國追求石油供應多元化并不意味放棄在中東地區的努力。今年1月,中國石化獲準進入沙特天然氣行業,成為沙特阿拉伯政府向外界開放天然氣資源計劃的積極參與者。沙特在過去的25年間一直禁止外國公司進入其天然氣行業。
據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門的一份聲明顯示,中國石化將在位于Empty Quarter沙漠地區約為4萬平方公里的“B地區“內開采天然氣。此前Lukoil Holding公司于周一獲準進入沙特阿拉伯的天然氣行業。沙特阿拉伯一名石油官員稱,該國國有能源公司——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Saudi Arabian Oil Co. )將與中國石化組建合資公司,Saudi Arabian Oil將持有合資公司的20%股權。
除了繼續在沙特開拓油路以外,同在中東地區的伊朗也成為中國石油公司積極爭取的目標。中國石化(SNP)的一位高管人員今年1月向道瓊斯通訊社的記者表示,盡管受到來自美國方面的壓力,公司仍然將會繼續在伊朗開發新油田的競標工作。
中國石化是目前競標開發伊朗16個新油田的外國企業之一。更早一些時候,一家日本財團已迫于美方壓力而退出了競標隊伍。
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國石化管理人士稱,美國駐中國大使館的有關人員已就此與中國石化進行了接觸,但中國石化已告知美國大使館,公司將竭盡全力繼續執行有關的競標計劃。
中國石化現已在伊朗Zavareh-Kashan油田從事勘探工作。
這位高管人員進一步表示說,國內日益增長的石油需求已使中國政府沒有選擇余地而只能繼續加大參與海外油田開發的力度,并與伊朗等國家簽署合作協議。
中國人民大學的一名能源專家也表示,中國的原油產量下降,油井開始枯竭,中國需要海外油田!爸袊洕Y構的改變,特別是最近重化工業的發展,使得中國對能源,資源的需求已經十分緊迫。全球化和世界產業分工的深化,為中國重工業的提速提供了資源保證,而這在20年前幾乎是不可能的!
順應世界產業轉移規律,中國重化工業面臨空前發展機遇
重化工業的比較優勢呈現給國際資本的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機遇,中國要成為“世界工廠”,與此同時,全球經濟和產業結構大調整正在帶來新一輪的國際產業轉移。這一輪產業轉移的首選之地是中國。而隨著世界重化工業向中國的大規模轉移,不斷積聚的生產能力將隨之改變世界的現有經濟格局。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的不斷深化,中國重化工業進程也打上了深深的全球化烙印。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國外重化工業巨頭就開始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力度,而進入新世紀以后的頭幾年,這種重化工業向中國轉移的步伐進一步加快。其中,石化、汽車、機床制造和金屬冶煉等行業增長勢頭更為迅猛,其中尤以石化工業進軍中國的速度為最。
據統計,入選《財富》雜志世界500強的大型石油石化公司幾乎都已在華投資建廠設點。2001年世界前75家化學品生產商中,陶氏化學、杜邦、?松梨、亨茨曼、GE、巴斯夫、雪佛龍-菲利浦、殼牌、BP、羅門哈斯、阿托菲納、德固薩等公司均已大舉入駐中國。
迄今為止,僅埃克森美孚、殼牌、BP、道達爾菲納埃爾夫、杜邦和拜耳6家跨國公司,在華投資額已超過100億美元。其中,投資額度最高的BP,在華投資已達45億美元;拜爾投資31億美元,擁有12家獨資或合資企業。殼牌投資額也達17億美元,并承諾到2005年,其在華投資總額達到50億美元。未來5年,這6家公司還將再投入125億美元以上。
為何世界石化巨頭們如此匆忙地加快在華投資呢?對于這個問題,記者在采訪中從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得到了有關答案。據其最新掌握的數據顯示,2003年,中國石油及化學工業市場總量達9702億元,接近國內GDP總量的10%,為中國第一大產業。
而報告所揭示的化工產品巨大的需求總量,同樣令人吃驚。2003年,國內乙烯需求量1500萬噸,而國內產量僅為611萬噸。合成樹脂進口1907.3萬噸,占國內消費量的55.9%;合成橡膠進口100.6萬噸,占國內消費量的45.7%;苯乙烯進口266.1萬噸,占國內消費量的73.9%。國產磷肥只能滿足需求的70%,染料品種數只能滿足紡織行業需求的50%,農藥品種數也只能滿足農業需求的65%,子午線輪胎僅能滿足37%。而許多精細化工品,國內甚至無法生產。
與中國生產能力嚴重不足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美,韓、日、新加坡、中國臺灣的產能嚴重過剩。記者從有關機構獲得的數據是,中國短缺的5大合成樹脂,基本來自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67%的進口合成橡膠從日、韓和臺灣地區進口。
為了給剩余的生產能力尋找出路,世界工業化國家必須依賴中國市場的巨大需求。以韓國為例,2002年,韓國生產合成橡膠1609萬噸,其國內僅消費了894.7萬噸,占總產量的57.7%。其余的42.3%,即714.5萬噸,全部出口到國外。而80%都出口到了中國。
巨大的市場空間,再加上激烈的市場競爭,促使國外石化工業巨頭紛紛到中國投資設廠,進行本地化生產,謀求更高的利潤和市場份額。
除了石化行業外,其他重工業如汽車,鋼鐵,有色金屬冶煉等也成為外資進軍的主要領域。原因很簡單,即中國的工業利潤正逐漸向重化工業傾斜。這一趨勢在2003年表現的十分明顯。2003年,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利潤居工業行業之首;以汽車為代表的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利潤總額首次位居工業行業第二位;鋼鐵行業利潤創紀錄,鋼產量也首次突破2億噸,從而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年產鋼超過2億噸的國家;隨著鋼鐵、有色金屬等高耗能行業以及汽車、裝備工業的高速增長,出現了近十年來罕見的缺電現象,電力需求增長超過了15%。
重化工業的比較優勢呈現給國際資本的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機遇,中國要成為“世界工廠”,與此同時,全球經濟和產業結構大調整正在帶來新一輪的國際產業轉移。這一輪產業轉移的首選之地是中國。
從世界產業轉移歷史來看,此次,外資大量涌入中國重化工業也完全符合世界產業轉移的規律。
上個世紀60 年代到80年代,世界性產業結構調整與傳遞大體出現了二次。
60 年代,在科技革命的推動下,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大力發展鋼鐵、化工、汽車和機械等資本密集工業。同時發展部分高附加值的技術、資本密集型工業,如機器人、電子工業和航天工業等。而把紡織、服裝、制鞋等勞動密集型的輕紡工業和部分耗能多、污染大的重化工業逐漸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東亞地區!皝喼匏男↓垺钡全@得了擴大勞動密集型產品加工與出口的良機,開始由進口替代型向出口導向型經濟轉變,并逐步發展成為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70 年代由于兩次石油危機,沉重打擊了西方發達國家能耗高的重化工業,迫使發達國家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開始發展以微電子技術為主的較少消耗資源與能源的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產業,而將汽車、鋼鐵、造船等資本密集型產業轉移到新興工業化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提高了產業結構的水平。與此同時,亞洲“四小龍”等新興的工業化國家或地區抓住國際經濟提供的產業調整和轉移的機遇,及時調整自身的產業結構,開始承接和引進美、日等發達國家轉移進來的某些資本密集型產業,并將失去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到東盟國家等發展中國家,以實現其產業結構的升級。
從80年代開始,美、日等發達國家為了進一步推動產業結構的高級化,產業結構重心向高技術化、信息化和服務化方向發展,一方面大力發展以微電子技術為中心的信息產業和以生物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并以高新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改造;另一方面把失去比較優勢的傳統產業和一部分低附加值的技術密集型產業,包括汽車、電子等產業轉移到他國,特別是亞洲“四小龍”和東盟。這次世界產業結構的轉移和傳遞對新興工業化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影響是巨大的,亞洲 “四小龍”等新興工業化國家或地區通過大量吸收發達國家的投資,承接美、日轉移出來的重化工業等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使經濟增長有了新的推動力,并促使產業結構迅速升級。80 年代中期以來,“四小”已在鋼鐵、汽車、石化等領域與美、日展開激烈競爭,并已開始大量吸納美、日的微電子等高科技和投資,同時也將勞動密集型產業和一部分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轉移到東盟和中國,促進了這些國家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升級。
毫無疑問,這是一種雙向選擇,對於中國經濟來說,更是歷史和現實的雙重機遇。有專家分析說,中國如果抓住了重化工業化這一機遇,中國經濟就完全可以維持20年的高增長,中國的經濟就基本上完成了工業化。
中國重化工將改變世界經濟格局
世界重化工業向中國的不斷轉移,帶來的不僅是中國對資源性產品的爆炸性需求,越來越集中的重工業生產能力,必然在取得規模經濟后,通過大規模出口的方式,改變現有的世界經濟格局。
中國以往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是以低工資為武器的“廉價生產基地”。隨著中國步入工業化中期階段,其在世界經濟分工中的地位也在由原來廉價產品生產基地向世界重工業生產中心轉變。
隨著中國重化工業的不斷發展,首先表現出的特點就是中國的進口,特別是對如鋼鐵,石油等大宗初級產品的進口大幅增加,這使中國的進口從2001年的2435.5億美元擴大到2003年的4128.4億美元,中國的進口總量在世界進口總量中的比重也由2002年的4.6%快速上漲到了2003年的5.7%,成為僅次于美國和德國的世界第三大進口國。日本《經濟學人》周刊最近就發表文章認為,今后“商品流動變為以中國為中心。今后世界經濟的結構將會因中國的崛起發起巨變!
2003年,中國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大關,這標志著中國居民消費結構的升級,包括汽車和房地產在內的主要大宗消費品成為拉動中國經濟發展的源動力。鋼鐵,有色冶金,石化,采礦,造船等重化工業獲得了空前的發展,整個國民經濟結構開始由輕工業為主向重化工業為主傾斜,而重化工業對工業增加值的貢獻超過了一半,中國經濟開始步入重化工業階段。這一時期,中國對資源的需求呈現出了爆炸式的增長,并貢獻了世界資源需求增長的大部分,在世界資源消費中的比重迅速上升。包括氧化鋁、鐵礦石、電解鋁、鋼鐵、銅、鎳、鋅、水泥、原油、乙烯和電力在內的資源行業都得到了快速發展。(具體請看表 )
比起對世界資源需求的強烈拉動,中國經濟發展,特別是重化工業的大發展對世界經濟格局的改造,將是未來20年世界經濟最具革命意義的事件之一。
上世紀80年代,亞洲 “四小龍”等新興工業化國家或地區通過大量吸收發達國家的投資,承接美、日轉移出來的重化工業等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使經濟增長有了新的推動力,并促使產業結構迅速升級。80 年代中期以來,“四小”已在鋼鐵、汽車、石化等領域與美、日展開激烈競爭。比起“四小”,中國大陸未來在重化工業領域挑戰日,美等發達國家的潛力,因其龐大的人口基數和經濟總量,將更具顛覆力。
重化工業當中,最先挑戰發達國家的產業很可能是中國的汽車產業。中國向亞洲甚至全球出口轎車的情景,以前是人們所不敢想象的,但是這種情況的出現可能會比你所想的要快得多。來自中國海關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汽車整車(含成套散件)出口51864輛,同比增長279.7%,已經超過了同期51205輛的進口整車(含成套散件)數量。
最近美國《福布斯》雜志也發表文章認為,中國出口汽車只是時間問題,既然中國出口從玩具到圣誕節樹的一切商品,那么為什么不能出口汽車呢?今年,中國的汽車制造廠將生產出大約450萬輛小轎車和卡車,產量將比2000年翻一番。
文章進一步分析了中國生產汽車的成本,認為目前在底特律為美國市場制造汽車比在中國便宜,盡管中國工人的工資低到了每小時78美分。在中國,總裝配勞動力成本只占每輛汽車制造總成本的不到5%。此外,再加上工廠效率低,運費(每輛汽車600到800美元)以及獲取零配件的后勤工作等因素,這樣一來, 在中國制造汽車銷往全球的想法就沒那么誘人了。
但是,中國不會長期處于世界汽車制造業的落后水平。隨著汽車進入大眾市場,規模經濟將應運而生,質量和生產力也將隨之提高。事實上,據麥肯錫公司預計,到2006年,中國每輛汽車的平均制造成本將比全球頂級制造商低7%。
與此同時,中外汽車制造商正如火如荼地聯手創辦合資企業。根據一項估計,僅在5年時間內,中國的汽車生產能力將遠遠超過其需求。
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汽車制造商遲早會決定,他們在中國低成本工廠制造用于出口的汽車比在其他地方維持高成本工廠更能賺錢。
由于運輸成本問題,中國制造的汽車很可能會在進入美國市場之前先在其他亞洲國家出現。 而且,中國制造的小轎車更適合于亞洲市場。
這種形勢將對全球汽車行業產生巨大影響。根據戰略顧問羅蘭·貝格預計,隨著亞洲——主要是中國——進一步擴大汽車生產,到2010年,美國在全球汽車生產中的份額將下降18%,西歐將下降20%。
事實上,在汽車產業挑戰美,日,歐只是中國未來重化工業全面升級的一個縮影。隨著世界重化工業生產能力不斷向中國大陸集中,中國重化工業生產中心的地位將迅速確立,集中世界資源,將重化工業產品銷往全球的中國將重新劃分世界經濟版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