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號文件促農增收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2月10日 09:01 新京報 | ||||||||
文件強調這是重大的政治和經濟問題,著力點在增加糧食主產區農民收入 本報綜合消息 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國務院就農民增收發出了“一號文件”,其中直接帶有資金支持的政策占到相當大的比例。這份被人們稱為“高含金量”的文件,將著力點放在增加糧食主產區農民收入上,抓住了多年來農民收入最難提高的部分。
這是時隔18年中央再次把農業和農村問題作為中央一號文件下發。昨日,新華社全文播發了這份“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 《意見》共22條,分九部分,約9000字。 包括:集中力量支持糧食主產區發展糧食產業,促進種糧農民增加收入;繼續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發展農村二、三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改善農民進城就業環境,增加外出務工收入;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搞活農產品流通;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為農民增收創造條件;深化農村改革,為農民增收減負提供體制保障;繼續做好扶貧開發工作,解決農村貧困人口和受災群眾的生產生活困難;加強黨對促進農民增收工作的領導,確保各項增收政策落到實處。 權威人士指出,當前我國農產品市場由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超過三分之一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到非農產業,農民近一半的收入來自非農產業,城鄉發展的互動性、互補性越來越強,與世界農業的關聯程度日益明顯,農業和農村發展的內涵都發生了重大變化。農民增收困難,既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性矛盾的現實反映,也是國民經濟發展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的集中體現。 《意見》強調,農民收入長期上不去,不僅影響農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響糧食生產和農產品供給;不僅制約農村經濟發展,而且制約整個國民經濟增長;不僅關系農村社會進步,而且關系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不僅是重大的經濟問題,而且是重大的政治問題。 我國是一個有9億農業人口的國家。千方百計促進農民增收,事關全局,意義重大。 -政策亮點 進城農民工身份:產業工人 一號文件具體舉措涉及諸多深層問題,包括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等 本報綜合消息權威人士認為,“一號文件的政策之多、力度之大相當少見,是多年來含金量最高的一個關于農業和農村政策的文件”。綜觀9大部分22條內容,具體政策達37條之多,觸及到很多深層問題,其中不乏創舉和突破。以下是部分亮點。 亮點1財政支農力度前所未有 降低農業稅稅率、取消除煙葉外的農業特產稅,將新增財政支出向“三農”傾斜,傳遞出國家鼓勵農民種糧食的重要信號,在統一城鄉稅制的政策目標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 亮點2突出重點,抓糧食主產區農民增收 多年來,糧食主產區的糧食產量占全國的70%左右,抓住了主產區,就穩住了全局。 今后,中央將啟動規模宏大的優質糧食產業工程;對推廣良種給予補貼,對主產區農民購置大中型農機具給予補貼;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等。 亮點3改革糧食流通體制,實行對種糧農民的直接補貼 目前大家對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認識逐漸一致,即要逐步地走向市場。 但問題是,在目前糧價較低的情況下放開糧食市場對農民造成的損失怎么辦?中央經過認真考慮,提出對種糧農民進行直接補貼。 從現有的糧食風險基金中拿出不少于1/3用來直接補貼糧食主產區的種糧農民。現有的糧食風險基金約302億元,即拿出不少于100億元對13個糧食主產區的農民進行直接補貼。非糧食主產區也有糧食風險基金,也要拿出一定的資金對種糧農民進行補貼。 對此,國務院也將研究出臺專項文件。 亮點4民工成為產業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 文件強調了“進城就業的農民已成為我國產業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提法在中央文件中提出尚屬首次。 此外,加強對農民工的技能培訓成為重要的戰略考慮。 從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看,二、三產業中就業的員工有46.5%是農業戶口,目前這個比重還在繼續提高。即使使用2000年的數據,在服務業中,農業戶口的從業人員也已占到52%,加工制造業中超過60%,建筑業尤其是建筑工人占79.8%。 因此,我們必須重新審視我國社會結構變遷中人口結構和就業結構發生的巨大變化。 亮點5發展農村二、三產業,壯大縣域經濟 鄉鎮企業發展到現在,已轉移了1.3億農村勞動力。 文件強調要進一步發展鄉鎮企業。不論所有制,不論規模大小,只要企業符合保護生態環境、合理利用資源和安全生產的基本要求,就應該促其發展。 亮點6征地制度改革引人注目 我國法律雖然明確規定只有公益性用地才可由政府征用,但目前公益性用地和經營性用地事實上基本沒有區分。 其后果至少有三:由于公益性征地的補償標準很低,征地范圍被擴大后,農民在失地之后普遍得不到足夠補償;經營性用地通過政府形式強制征用,破壞了市場經濟的秩序;政府變相成為經營主體后,背離了其職能,對土地的管理陷入盲區。 因此,無論對于農民的市場主體地位的確立,還是對于政府職能轉變,這次征地制度改革的意義都非常重大。 亮點7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對縣及縣以下金融機構支持農業作出硬性規定 文件明確了縣及縣以下金融機構支持農業的義務,要求其必須拿出一定比例用于該縣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 應該說這是一個相當大的動作,是一個新的創舉。 亮點8進一步推進農村稅費改革 突出的有兩點:一是農業稅降低1個百分點,同時取消農業特產稅。減負也是增收,預計這兩項加在一起,可以讓農民減輕負擔70億元。 二是加快稅費改革的配套改革,包括基層機構精簡、人員精簡、農村教育資源的重組和合理利用等。 -新聞背景三農問題的六個一號文件 本報綜合報道始于1978年的農村改革,至今已經歷26年風雨。針對改革不同時期面臨的問題和阻力,中央先后制定出臺了六個“一號文件”,順應和指導了農村改革,有力地促進了農村改革和農業生產,給我國農村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第一個一號文件 1982年1月 《全國農村工作會議紀要》 這個文件不但肯定了“雙包”(包產到戶、包干到戶)制,而且說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個體經濟,而是社會主義農業經濟的組成部分”。 第二個一號文件 1983年1月 《當前農村經濟政策的若干問題》 這個文件從理論上說明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在黨的領導下中國農民的偉大創造,是馬克思主義農業合作化理論在我國實踐中的新發展”。 第三個一號文件 1984年1月 《關于1984年農村工作的通知》 為鼓勵農民增加對土地的投資,規定土地承包期一般應在15年以上,生產周期長的和開發性的項目,承包期應當更長一些。 第四個一號文件 1985年1月 《關于進一步活躍農村經濟的十項政策》 文件的中心內容是: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取消30年來農副產品統購派購的制度,對糧、棉等少數重要產品采取國家計劃合同收購的新政策。國家還將農業稅由實物稅改為現金稅。 第五個一號文件 1986年1月 《關于1986年農村工作的部署》 文件肯定了農村改革的方針政策是正確的,必須繼續貫徹執行。 針對農業面臨的停滯、徘徊和放松傾向,文件強調進一步擺正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第六個一號文件 2004年1月 《關于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 這份被人們稱為“高含金量”的文件,將著力點放在增加糧食主產區農民收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