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清:期貨市場發展亟需走出的幾個理論誤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30日 13:59 新浪財經 | ||||||||
常清 自2001年我國期貨市場呈恢復性發展以來,所有大的期貨品種交易開始活躍,持倉量、交易量、交割量紛紛上升,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在得到了社會各界支持的同時,也有一些針對市場交易和交割的不同看法,近來有許多似是而非的觀點再次出現在報刊上,如“過度投機”、“炒高價格”、“逼倉”、“中國特色”、“風險”、“市場操縱”等等。我
一、市場“規范”論 市場規范發展是期貨市場一個永恒的主題,在期貨市場發展的不同階段,市場規范的內容是不同的。在試點初期,有一些不規范的交易所因為管理水平低,計劃經濟思維濃重而朝令夕改、隨意修改交易交割規則,引發市場不規范行為,導致風險;還有個別的交易所是將開設交易所變成個人或小團體發財的手段,勾結不規范的客戶,利用手中的權力限制交割、限制正常交易牟取暴利。這個階段市場規范的內容主要是規范交易所的行為,當時中國證監會提出了會員制改造的方針,今天看來,是英明的,符合國際慣例。遺憾的是任何交易所沒有辦成真正的會員制交易所,而有些惡意操縱市場,獲取小集團利益的交易所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 在“穩步發展期貨市場”的歷史新時期,規范市場的內容,對于期貨市場的發展而言依然是很重要的,吸取歷史的經驗教訓,如何理順交易所的體制(如交易所出資人權力虛置問題),如何規范交易所規則變動的行為(如規則的變動程序問題),都是我們應該深入研究的問題。 然而,目前有些人對于市場規范化指責的內容不是上述問題,而是集中于2002年以來的價格變動上面,有代表性的指責是“價格大幅上升”、“暴漲暴跌”、“過度投機”等等,針對此詰難,我想分別談談我的看法。 第一,關于價格上漲的原因 剛剛經歷了通貨緊縮、價格持續下降的我國經濟,從2000年開始回升,當時,世界經濟仍然低迷,因而我國經濟發展被譽為“一枝獨秀”,2002年之后,我國的經濟增長逐步帶動了一些基礎原材料商品的價格觸底回升,2002年的秋季到2003年,價格上漲幅度過快,有一些行業如橡膠的加工企業、油脂企業都驚呼“價格暴漲”,要求政府干預。 價格上漲原因何在?是因為期貨市場的炒作嗎?回答是否定的。 從國內經濟發展的情況看,經濟的強勁增長和需求結構的巨大變化是其根本原因:GOP以8%左右的速度增長,使基礎產業產品庫存減少,供求關系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尤其是基本建設投資快速增長,使原材料行為的產品供不應求,價格上漲,最有說服力的例子是和期貨市場沒有關系的鋼材尤其是建材價格暴漲;需求結構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2002年和2003年的汽車工業增長幅度令人眼鏡大跌的數字中也就十分清楚,居民收入達到一定的程度,必然集中性的對某一行業產品有爆發性的需求,房地產沒有期貨,照樣價格大漲。 從國際市場的情況來看,美元的大幅貶值,世界經濟的快速復蘇,使全世界基礎商品價格大幅上漲。除此之外,還有中東伊拉克戰爭,使石油暴漲。我國已經加入WTO,兩個市場的聯系更加緊密,不可能再出現國際漲價、國內計劃管制跌價的情況。 通過市場人士對我國現有期貨品種和國外相同品種的價格比較分析,得出的結論是:價格走勢一致,國內價格略低于國際價格(以到岸價計算),幾乎所有商品的價格波動幅度因國內漲跌停板限制而幅度小于國際市場。 第二,關于對價格暴漲暴跌的指責 目前有一種看法認為價格暴漲暴跌是市場不規范的表現。這種看法源于計劃經濟時期他們十分習慣價格沒有變動,一旦價格變動幅度大了,就認為有問題了。實際上這些指責者們并不了解價格運動的規律性。在國際市場上,價格的變動往往是異常劇烈的,如石油價格,幾天之內變動達每桶10幾美元,是很正常的事情。CBOT的大豆(資訊 論壇)一天每蒲式耳能波動30 ~ 40美分,相當于我國每頓大豆130—180元人民幣,我國大連大豆波動幅度一天之內相比之下要小得多。就以我國不開設期貨的一些品種而言,如許多商品現貨的價格變動也是跳躍性的。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影響價格的變動的因素很多有許多突發因素,甚至人們的心理預期、交易者的行為都會造成價格大幅波動,因而在一定時期內,價格大幅波動是一種市場的常態。 第三,關于過度投機 “過度投機”相對于“適度投機”或“投機不足”,它可以指總體而言,也可以指個體而言。 先說總體上,研究期貨市場上存在不存在“過度投機”?一是說交易火爆,但我國一年的交易量與美國相比,只是人家一天的交易量,能說火爆?二是說資金太多,可全國期貨保證金年均余額大約150億元人民幣左右,與證券市場相比,只相當于一支股票的資金;三是說錢比貨多,僅就大豆而言,有人認為貨太少,是一個不大的品種,可1600萬噸的貨,也遠遠大于大連市場上的幾十個億的保證金。 有的指責者指個體行為,如指某某單位投機過度,做期貨的保證金超過該單位的實力所能允許的范圍,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國際上通行的辦法是提示風險,調查該客戶的資金能力,勸說客戶占用30%自有資金投資。但是,在市場經濟的運行過程中,誰不理智誰就要交學費,僅靠說教是不夠的,相信這些過度投機的個體能夠在實踐中積累經驗,避免不理智的行為。因此,這種“過度投機”的行為只能是隨著市場的成熟而逐漸消失。 個體不理智的“過度投機”能否損害市場的功能?我認為不可能,因為任何一個個體的行為力量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影響市場行情,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住友事件,巴林銀行事件已證明了這一點。 還有的指責者從國有資產主人翁的身份講“過度投機”,認為國有企業參與期貨市場投機會使國有資產流失。認為國有企業做虧了是國家負擔,做贏了歸個人或小集團所有,有利益沖動在其背后,因而產生過度投機。這種看法在試點初期是有道理的,也是對一些社會現象的總結。治理整頓之后,這種現象不復存在,因為國有企業只能保值,不能投機,何有“過度投機”? 市場規范論是永遠正確的,關鍵要看其內容是什么,需要警惕的是有些人以市場規范為借口,無端指責期貨市場,不僅缺乏學術依據,而且將會影響我國期貨市場發展的步伐。 二、上市品種條件論 國民經濟的發展已經對不斷上市新品種提出了客觀要求,在實踐中我們的許多基礎產業也交了不少“學費”,然而新的上市品種的推出卻一緩再緩,其理論根源在于條件不成熟理論。 我國目前正處于體制轉變時期,交易所還不是真正的交易所,它不能像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交易所一樣,自己能夠根據經濟的發展、市場的需求,來不斷研究、設計新的產品,上報核準后上市交易,形成期貨產品供求相互作用的運行機制。我國新產品上市要層層上報,各個部門共同審批后才能上報國務院批準上市。從最近幾年的情況看,新品種的上報審批,往往是因條件不成熟而被擱置下來。 “條件不成熟”論者就目前而言主要指如下幾個方面條件不成熟:一個是指體制條件不成熟,如有些商品仍有計劃的管制,不是完全的自由交易,該領域屬于計劃經濟;二是指經濟條件不成熟,如一些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商品,雖然放開了價格等管制,但仍擔心其價格波動影響經濟穩定;三是指期貨市場本身條件還不成熟,市場上往往價格出現大漲大跌;四是指現貨市場條件不成熟,市場秩序混亂,市場缺乏誠信基礎。 第一個方面的內容指因商品受計劃的管制而上市不成熟是有道理的,中國期貨市場發展的條件關鍵是體制,若該商品實行計劃經濟管制,價格不能自由變動,交易不能自由進行,的確不能上市交易,但這種商品目前少而又少,目前大多數由交易所開發的新品種不受此條件的限制。 第二個方面的內容是講因該商品關系到國計民生、擔心價格變動幅度過大社會無法承受,其用心是良苦的,對于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大宗商品,不同的體制有不同的辦法,一種是計劃管制,進行定量分配,固定價格,其結果是越管越少,短缺循環,我們已經試了幾十年了。另一種辦法是市場調節,通過價格的漲跌調節供求,使之在競爭中商品日益豐富,不斷適應人們的需求變動。價格的大漲大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是正常的經濟現象,恰恰是市場供求的反映,也是市場發揮作用的表現形式。我國的經濟體制已明確的市場作為配置資源的主要手段,那種以國計民生為借口的計劃理論應該退出歷史的舞臺了。 第三個方面的內容是講由于目前我國期貨市場還不成熟而暫緩上市,我認為這些人帶有主觀色彩。我國的期貨市場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按照西方經濟學的衡量市場成熟與否的主要標準,如市場的流動性、交易所行為的規范性、規則的完備性、持倉的規模性、期現交割月的價格重合性等等,我國都已達標,所以說持不成熟論之人缺乏必要的學術研究。至于價格的大漲大跌,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那是價格運動規律性所決定的,如石油價格,國際上還發生過二次石油危機,但靠市場的辦法照樣能夠解決,而且解決得迅速。 第四個方面的內容是講因現貨市場秩序混亂、市場誠信條件太差而不能上市新品種,實為顛倒了主次關系。持此觀點的人對于期貨市場的歷史欠了解。當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建立時,正是由于現貨交易市場秩序混亂、價格出現大的變動時有一方毀約,不講誠信,才由82個商業公司發起成立了CBOT,制定一套交易交割規則,使市場秩序井然,結束不誠信行為。從此開始,市場的交易行為分為二個部分:期貨市場定價、履約,現貨市場完成物流,使得市場逐漸地秩序化,逐漸地建立了誠信體系。綜觀歷史,期貨市場有一個規律性的發展過程,我國目前的市場秩序混亂,不講誠信正是因為期貨市場不發達造成的。從實證的角度看,已有的期貨品種大多克服了這些問題,如有色商品,期貨市場決定價格,現貨商們根據期貨價格,加上質量、運輸等升貼水進行交易,已不復存在欺詐和價格的糾紛,市場是透明化的、有秩序的。 總之,市場不成熟論是一種主觀判斷,是出于計劃經濟的思維方式來看待市場變動而得出得推論。實際上,上市品種越少,市場的作用范圍就越小。我們應該盡快按國際慣例辦事,改革新品種的上市機制。 所謂改革新品種上市機制,就是改計劃審批制為上市核準制,按市場化規律辦事。這方面美國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鑒,美國的期貨交易所根據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研制出上市品種的期貨合約,要上報美國期貨交易監管委員會,期監會依法對上市品種進行判斷,標準有兩個:一個是“經濟目的測驗”,即交易所必須證明所提出的新合約上市目的是為了形成價格和企業套期保值,或其中之一;第二個標準是“不會損害公眾的利益”,即交易所證明所新上市的合約交易不損害社會公眾的利益,而不是指個別人的利益。期監會必須在法律規定的時間內予以答復,否則將視為默認。 我國目前法規上明確規定中國證監會有權審批新的上市品種,但實際上是和有關經濟主管部門會審,誰都可以否定,而誰都不負責任。這種行為已脫離了經濟學研究的范疇。 三、“逼倉”論 “逼倉”一詞是一個我國期貨市場試點時期特有的名詞,通常指“多逼空”,不知出自何處,但常被市場評論文章使用。在國外的期貨市場上,鮮有此詞使用。在我國期貨市場理論研究中,一般認為逼倉行為是一種市場操縱行為。這一特殊背景下產生的現象是有其特殊條件的,我國在期貨市場的試點時期發生這種逼倉行為有如下幾個條件: 第一,交易所的交易規則限制持倉量。 從經濟學理論上講,期貨市場是一個最充分競爭、自由交易的市場,若價格出現不符合供求的變動的情況出現,自然有投資者進入交易,校正價格,獲取利潤,而且其持倉量是無限的,強中更有強中手,再大的資金也不敢壟斷。但是若交易所的規則限制新資金進入、限制持倉量,就有可能出現在限制范圍內的壟斷行為。歷史上曾出現的“蘇州紅”、“天津紅”、“海南橡膠”等事件,都是因為對會員有限倉量和出臺臨時措施不允許開新倉而致使逼倉行為發生。限倉規則使得在既定范圍內個別大戶可以壟斷持倉量,交易所再出臺不允許開新倉的措施,保護其壟斷行為,使市場價格出現扭曲。若真正自由進出交易,只要價格脫離供求,就會有更大的資金進入,進行價格糾偏,誰也不可能壟斷,市場就會有自我達到均衡的力量。 第二,交易所的交割規則限制實物交割。 在當時的個別不規范交易所,主要負責人沒有從傳統的計劃經濟思維中走出來,大多來自計劃管理部門,在制定規則時,計劃經濟的管理思想較重,充分考慮了如何擴大交易所的權力,以調控市場價格,因此,連臨近交割月交割現貨和買進現貨都需要交易所批準,并且審查手續極為嚴格。這樣,就限制了實物交割量。臨近交割月份,賣貨的保值者或套利者不能將手中的現貨進行交割,或量上受到限制,勢必要平倉了解,形成“多逼空”,引起價格失衡。 第三,通貨膨脹的宏觀經濟環境。 宏觀經濟環境是造成當時多逼空的一個重要原因。投機資本都是以獲利為目的。當時的情況是“多逼空”接貨之后,能夠獲利賣出所接的現貨,所以便使有些資金樂此不疲。因為當時正值我國通貨膨脹的加速時期,物價上漲超過2位數,只要將商品存放一段時間,其價格自然會上漲。正是這種通貨膨脹的環境,才使得逼空的資金有利可圖。 以上三個條件使得試點時期的期貨市場存在著“多逼空”行為,應該說是一種特殊歷史時期的產物,若這三個前提條件不復存在,也就不會有所謂的逼倉行為。治理整頓之后,在交易規則上取消了持倉的限制,尤其是放開了實物交割,使得“多逼空”行為蕩然無存。那么,在市場上為什么還存在著“逼倉”的說法呢? 一曰“空逼多”。與通貨膨脹之時正好相反,在市場上近幾年因通貨緊縮而出現了“空逼多”。我認為這只是一個形象詞語,實際上不存在“空逼多”。因為交易和交割都是自由的、放開的,不存在誰逼誰。只有一個原因是值得研究的,那就是交割成本太高,而且要由買方負擔,如大豆一噸僅麻袋費就達近40元,還有質量升水、水份升水、出庫費等等,有時每噸高達100 多元,與現貨同樣價格的情況下,買入保值者不愿入市買進,所以,期貨價常常低于現貨價,其差額部分便是買方負擔的交割成本。在進入交割月沒有買入保值者進入接倉單的情況下,往往出現價格超跌,被稱為“空逼多”。 二曰持倉量大即有逼倉之嫌。由于習慣性思維,只要臨近交割月持倉量大,便有逼倉之說。我們與CBOT比較發現,CBOT農產品的持倉量大的月份都是臨近交割月的月份,到了交割月,采用了三日滾動交割法,自然就不斷減倉,也沒有聽到CBOT的逼倉議論。我們許多人腦海里存有通貨膨脹之時試點時期的記憶,認為近交割月,持倉量較大,又會出現逼倉。這種觀點成因有二個:一是歷史性記憶,沒有去分析所謂中國式逼倉產生的條件都已是昨天的故事,現在已不復存在;二是不了解國外規范交易所的情況,他們的持倉量往往是我們的10幾倍,我們的持倉量相比之下還太小。從實踐中可見,越是倉大,期貨市場的功能就發揮得越好。 逼倉理論觀點的誤區會給期貨市場發展帶來很多束縛,一是妨礙期貨市場發現價格功能的發揮,由于此理論誤區導致監管者對買入保值者很不公平,賣方可以放開交割,自由交易,而對買入保值有所限制,到交割月不能有較大的持倉,使得買賣力量不均衡,出現賣方占優勢地位,所以致使期貨價格常常低于均衡價格;二是持倉量永遠也不能大,市場不能發展,與CBOT相比,我們還有10幾倍的差距,在此理論束縛下,只要持倉量增長,就有逼倉之嫌,導致交易所干預,所以持倉量做不大,只能永遠落后于國外的規模。 四、風險論 在期貨市場試點初期,有些期貨交易所的交易交割規則是按國際慣例設計的,所以沒有出任何事件,運行非常規范;有些交易所是參考國際慣例,但主要是按當時的“現貨情況”設計的,搞了許多創造審批權力的規則,以追求小團體利益為目的,違背期貨市場運行的規律性,釀出了許多事件,引致了對期貨市場長達近6年的治理整頓。因此,業內人士是談風險色變,甚至有人提出風險控制是交易所的中心工作的觀點。更有甚者,動輒以風險控制為由,影響價格形成。在此情況下,不把風險說清楚,將會影響市場功能的發揮和市場的發展。 所謂期貨市場的風險是指價格變動給投資者帶來的盈虧。期貨市場風險可以按研究對象不同進行分類,一類是正常的供求變動引起的價格變動,另一類是突發事件引起的價格變動。風險控制是指期貨經營機構利用保證金的變動來防止價格變動給經營帶來損失,如穿倉損失等等。那么,在我國目前的實踐中,風險理論的誤區在何處呢? 風險論誤區之一是持倉量大即有風險 目前有一種觀點認為,持倉量增加,尤其是臨近交割月持倉量較大就有風險。在此理論影響下,交易所都將交割月的持倉量化減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名其曰控制風險。于是,中國的期貨市場便出現了一個怪現象:多空的某一方做錯了方向,不像CBOT那樣,平倉了結,而是利用風險理論的誤區觀點雙向擴倉,致使交易所出面干預,以便利用交易所的臨時措施減少損失甚至獲利,影響了價格的正常形成。 在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里,以CBOT為例,交易所是否對臨近交割月的月份持倉量大作為風險源來對待呢?回答是否定的。一般地講,CBOT臨近交割月的月份是該品種所有月份中持倉量最大的月份,一旦進入交割月,采用三日滾動交割法,也不用去審批套期保值,也不用限倉,就自然化倉。因為CBOT交易所從不出臨時政策,只使用保證金手段管理風險,不去用臨時措施管理風險。所以,交易者只考慮供求關系,并不考慮交易所的政策意圖,因而也沒有人去利用交易所的臨時政策獲利。 我國的期貨市場的交易總量一年才相當于美國一天的交易量,差距甚遠。我國的單個品種的持倉量與美國同品種相比,是人家的幾十分之一。我們無論是持倉量還是交易量都太小,過小的持倉量和交易量容易使期貨市場功能發揮不充分。相反,若仍以持倉量增大就等于風險加大為風險控制的指導思想,將會使我國的期貨市場永遠得不到長足的發展。 風險論的誤區之二是交割量大即有風險 大連商品交易所2002年5月份實物交割量達93萬噸大豆,引起理論界和輿論界的關注。有人認為是一次惡性交割事件,因為有人從現貨高買再到期貨低賣,在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里,是操縱市場的行為。有人認為是一次有風險的交割,交易所應該在交割月之前就出面盡早控制,避免大量交割。也有人認為,是正常的事情,自由買賣,交易所在大量持倉、大量交割之時不出臨時政策,只用保證金控制風險是符合國際慣例的。占主流的觀點認為大量交割是有風險的。 與持倉量相比,93萬噸的交割量比例太大。我認為經濟學分析要深入具體、以實證為手段,要從根本上分析這次巨量交割的原因。我認為重要的原因有如下幾個方面:①我國現貨交易存在著無秩序的“三角債”,農場和貿易商收回資金困難,期貨交割馬上可以得到現金,即使賣得價格低一些,也愿交割;②我國的國有企業套期保值不能在期貨方面出現虧損,若賣出后價格上升,只好交割實物平帳;③有些現貨商對于大豆國際價格的轉勢沒有認識到,賣出投機頭寸價格太低,在價格上升后以實物交割了解,以減少虧損;④交割制度不合理,買方一般要比現貨多付每噸100多元的成本,賣方有買方不接貨的心理預期,若到交割月無人接現貨,價格將會超跌,所以導致頭寸加大,最后被動交割現貨,以減少虧損。 歷史的實踐證明,5月合約巨量交割之后,沒有出任何風險,到8月份,現貨全部加工使用完畢。反思這一段歷史,我認為交易所不出政策是正確的,唯一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降低交割成本而已。 理論誤區之三是一方虧損大即有風險 在期貨市場上有著交易的雙方,保值者沒有風險可言,已經鎖定了利潤,只有投機者才有風險。投機資本是為了獲利而入市,風險和利潤都是成正比的,這對于投機者來講,是入市的一個基本理念。只要是交易所不臨時改變規則,盈虧是對供求關系的預測,投機者能夠承受這些風險。 只有在一種情況下一方出現大的風險是值得考慮的,那就是戰爭、災害等不可抗拒的外力的巨大變動,價格是連續漲跌停板,已不是正常的供求關系。此時,規則上有特殊處理條例,也已有正常的化解辦法。 我歷來主張交易所不干預或者不影響行情,只有在一種特定的情況下,即出現非系統性風險之時,要及時控制風險。所謂非系統性風險即是人為地外生變量強加于市場價格形成中的東西,如突發世界大戰。在此種情況下,應實施特別措施予以處理。 在上述分析之后,我認為風險控制的結論很簡單,那就是還是本來的面目,用保證金手段保證交易正常進行,交易所管理風險的唯一手段就是保證金。 五、市場操縱論 期貨市場要發揮其正常功能,就不能存在著市場操縱行為。我國在試點過程中的確出現過市場操縱行為,典型案例是紅小豆事件和國債事件。防止出現市場操縱行為是自律和監管的一項重要任務。 期貨市場與股票市場不同,價格上漲,全部賺錢,皆大歡喜,它是一個多空雙方對峙的市場,價格任何一次變動,都會使雙方出現盈虧,因此,矛盾比較集中,承擔風險的一方往往不從供求上找原因,而從對方找毛病。因此,常常出現操縱市場一詞。 對于操縱市場行為,是有嚴格定義的,美國伊利諾斯州大學魯瑞教授這樣界定:“管理部門通常從五個方面來認定期貨市場是否被操縱:(1)價格是否人為的;(2)被控操縱方有沒有具體的操縱行為;(3)被控操縱方有沒有大量的現貨部位;(4)被控操縱方有沒有大量的期貨部位;(5)是否形成了故意的價格扭曲。”(《期貨日報》2002年6月4日) 根據我對美國期貨監管法規的理解,我認為這五個方面是一個互為因果的關系,構成一個整體,缺一不可。首先,價格是否人為的,是定性的問題,若是人為的,必然不反映供求關系,與供求關系脫節。那么,人為的價格背后勢必有市場操縱行為,要對被指控的操縱者進行行為判斷,第三第四個條件是具體行為的印證。即壟斷了現貨之后,又去壟斷期貨,也就是所謂的大量的現貨部位和期貨部位,現貨的囤積居奇和期貨市場的多頭頭寸相結合或大量的壟斷現貨和期貨市場上的大量空頭頭寸相結合,都是具體的行為證明。若僅僅在期貨市場上持有較大頭寸,是不能操縱市場的,因為還會有更多的資金進入,合約生成是無限量的,只能是一種大戶持倉行為,并不等于操縱。第五個條件是結果,即是否造成了故意的價格扭曲,其衡量標準在國外是造成現貨升貼水的無原因擴大,在我國是交易所所在地局部價格過份低于或高于銷地批發價格或國際到岸價。 在我國目前的市場上常常出現的一個誤區是對市場操縱界定不清,不能全面地去從動機到行為、結果斷定,而是認為多空某一方力量強大就給人家扣上操縱的帽子。這根源于治理整頓時期,理論界和輿論界在潑洗澡水時將臟水和嬰兒一起倒掉,對期貨市場出現的幾個事件不加分析統統扣上市場操縱的帽子,予以批評。 另外一個大的誤區就是大戶操縱市場。這也是蘇州紅、天津紅、海南橡膠事件留下的記憶,認為大戶就是操縱市場才能賺錢。我曾多次講過,大戶不一定操縱市場,要看其行為、結果,在大戶單邊持有某一方頭寸過多時,如超過15%,有義務向監管部門報告,說明原因,當期貨、現貨一起持有較大頭寸時,監管部門應予以重視。對于大戶,應法律上一視同仁,無操縱行為者,讓其公開地交易,若期貨、現貨聯合有操縱意向者,要堅決查處。但是,這并不能說大戶單邊持有期貨頭寸過大就等于操縱市場。 對于市場操縱理論的誤解,往往導致告狀之風盛行,有些人認為小戶虧了、大戶賺了就應該上告,可以扣上大戶操縱的帽子,而不去分析為什么虧損了,是否供求關系變動的原因,這是一個誤區。 六、中國特色論 我國是在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時期進行期貨市場的試點的,必然常有體制轉化的特征,那么,這些過渡時期的特征是不是中國特色,值得我們深入研究。 我在過去的文章中,通過比較分析,認為我國的期貨市場是有中國特色的,例如我國的競價制度不是公開叫價制,也不是一節一價制,而是電子計算機競價交易。我們在設計之初是公開叫價制,但是東西方商業文化有差別,國人不善于公開叫價,所以才產生了計算機競價。這是中國特色的一個典型,我們對此進行剖析,以便得出中國特色的概念。 首先,它符合期貨市場的基本規律。期貨市場的制度要求就是實行自由交易原則、三公原則,公開叫價制符合了這些原則,計算機公開競價也符合這些原則,所以是原則相同、表現形式有所差異而已。 其次,它和公開叫價制的原理是一樣的。公開叫價制的原理是公開性、競爭性,公開、公正地自由競價形成價格,計算機交易也同樣采用時間優先、價格優先競爭形成價格的原則,二者在原理上是相同的。 因此,中國特色運行方式的概念應該是符合中國國情的一些具體形式,但其內容一定要符合期貨市場運行的規律、符合期貨市場的一些具體運作原理。若出現了本質上的不同或內容實際的不一致,不叫中國特色,那將是另類事物。 我們在期貨市場的發展過程中,有過許多發明,也有過“土造”的錯誤,迄今為止,在我們的法規中,仍有許多不符合期貨市場運行規律的地方,如客戶編碼制度、不允許多級代理的制度,使期貨市場金字塔的內部構造被破壞,讓交易所直接面對客戶來控制風險,市場沒有層層分散風險的作用,一旦有行情,隨之而來的是交易所干預市場、化解風險,造成主體錯位。再如會員持倉限制制度,使得國內的期貨公司沒有任何發展的余地和競爭力;套期保值頭寸審批制度使得期貨市場的臨近交割月價格不再受供求的影響,而是被審批所控制,等等,這些在治理整頓時期是有一定過渡作用的,隨著期貨市場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應逐步過渡到國際慣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