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內盤資訊 > 正文
 

國內棉價因天氣原因頻頻上漲紡織企業壓力增大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17日 08:28 中國證券報

  記者 劉敏慧 北京報道

  10月份,隨著棉花進入采摘季節,2005/2006棉花年度拉開帷幕,棉紡企業的采購腳步隨之加快。

  飛亞股份(002042)的采購感覺不是很好。

  該公司董事長張國龍告訴記者:“我們在新疆采購時發現,除了棉紡企業正常采購外,今年又有大量其他資金在參與采購。除棉價上漲外,新疆棉花采購門檻也明顯提高,如當地要求一次付款、質量就地驗收等苛刻的條件。因此,我們的對策是先觀察著,企業現在需要用多少棉花,就買多少,不考慮買來做儲備。”

  看來,棉價的壓力已切實落在紡織企業的肩頭。

  棉價因天氣而“瘋狂”

  棉價以跳空高開寫下本棉花年度的開局。

  從9月初至今,中國棉花收購價格指數、現貨交易的國家棉花價格指數、鄭州期棉價格同步出現持續上漲行情,至今漲幅都近10%。10月10日,鄭州期棉單日上漲2.6%,更是創出一年來最大漲幅;同日的美國棉花期貨也大漲,漲幅達3.8%。

  天氣因素是此輪棉價大漲的直接誘因。

  9月以來,正值我國新棉生長及采摘的關鍵時期,長江、黃淮棉區普遍遭受陰雨、臺風天氣侵襲,而陰雨及霜凍等天氣往往導致爛桃及花鈴脫落、死亡,從而影響新花品質及產量。

  山東有關人士稱,由于9月份陰雨天多,棉花落鈴,本來計劃每畝能產籽棉250多公斤,現在看來只能收150多公斤。

  鄭州商品交易所相關分析報告指出,9月中旬以來,內地棉區受氣候影響,棉花減產較為嚴重。據抽樣調查估計,在總體植棉面積比去年減少11.7%的基礎上,加上突如其來的惡劣天氣影響,今年全國棉花總產量將減少15%以上,總產量約為530萬噸。這一數字也低于農業部最早估計的今年570萬噸的總產量。

  國際棉價也是同遭天災。美國棉花主產區相繼遭受颶風“卡特里娜”和“麗塔”襲擊,導致大量棉田受災;而最近的南亞

地震中受損嚴重的印度和巴基斯坦,恰恰也分別是世界第三和第四大棉花生產國。連續的災害將紐約商品交易市場棉花期貨價格推向高點。

  而種植面積減少則是棉價上漲的根本因素。

  受上年棉價低迷的影響,今年我國棉花種植面積只有7530萬畝,同比減少11.7%,總體如按上年度74公斤的平均單產計算(不考慮目前的減產因素),預計全國棉花總產將在570萬噸左右,同比減少60多萬噸。而同期棉花消費方——紡織工業依舊呈快速發展態勢。據國家統計局統計,今年8月份,我國棉布及化纖產量分別為15.6億米和137.44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9.6%和16.4%,紗產量增長23.01%。國內棉花市場供需缺口呈逐步擴大趨勢。

  此外,由于今年的農資普遍提價,植棉成本較去年高出15%至20%。國際原油價格呈高位震蕩走勢,導致對棉花有較強替代作用的化纖價格上漲,進而對棉價上漲形成支撐。

  未來不確定因素眾多

  今年棉價是否會一路“漲”歌,飛亞股份董事長張國龍認為,目前棉花供應是青黃不接,大規模采摘還未開始,現在暫時不能下結論。

  據業內人士透露,由于目前新棉供應量減少、價格上漲,棉農惜售情緒較濃,大部分地區棉農與棉花收購企業仍呈僵持狀態。大中型棉花加工廠仍按兵不動,棉農不敢輕易出手。

  僵局來自于棉價走勢的撲朔迷離。

  看多者認為,受國際、國內棉花市場供需形勢的強勁支撐,以及國際原油價格的影響,我國棉花市場價格仍會維持漲勢。

  另一種觀點認為,目前導致棉價上漲的多是短期因素,隨著多數棉區進入大規模采摘期,全球和國內棉花的供需缺口并不大,不足以支撐棉價漲幅過高。

  華夏證券分析師鄭綺分析,目前棉價受到天氣、產量、油價等多種不確定因素影響,但總體看,14000元/噸至15000元/噸已是高位,棉價突破16000元-17000元基本沒有可能,更不會重演2003年的瘋狂。

  2003年,棉花流通體制改革之初,適逢

紡織品配額取消在即,棉花需求出現井噴,市場投機炒作風氣濃厚,棉價曾暴漲到18000元/噸的歷史高點。

  今年看,在供應可能減少的同時,棉花需求也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中美紡織品貿易多輪磋商至今無果,形勢依舊不明朗。進入貿易摩擦多發期的我國紡織業今后面臨的形勢會越來越嚴峻,這無疑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國內棉花市場價格的上行空間。

  因此,光大證券研究員李婕認為,后期棉價還要看國際棉花產量和國內紡織業對棉花的需求。

  企業仍需未雨綢繆

  張國龍對國家調控充滿信心。他認為,發改委9月已宣布,2005/2006年度棉花進口關稅配額數量為89.4萬噸,與2004/2005年度數量相同。事實上,2004/2005年度后期又增發140萬噸棉花進口配額。面對本年度我國棉花市場供需缺口進一步加大的預期,我國仍可依靠進口彌補供需缺口。

  黑牡丹(600510)證券事務代表許晨坪個人判斷,此輪棉價漲幅不會太大。他表示,棉價對企業生產成本構成重大影響,因此公司已在著手調整產品結構,提高產品附加值,以沖減成本上升對利潤的影響。

  而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10月全球棉花產需報告顯示,2005/2006年度全球棉花產量預計為2496萬噸,同比減少4.8%,消費量將為2406萬噸,增加2.8%,產量僅高于消費量90萬噸,而2004/2005年度產量高于消費量291.5萬噸。

  業內專家指出,盡管國際棉花供需基本平衡,面對世界棉花明顯減產,中國企業還應盡早未雨綢繆。由于國內紡織行業競爭激烈、企業眾多,一旦原料緊缺狀況出現,很可能出現惡性競爭,哄抬價格,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市場混亂。因此,企業和相關部門必須采取切實措施,防止市場混亂的局面出現。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