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市場主導期銅 中國消費疲軟難成熊市導火索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17日 09:38 中國證券報 | |||||||||||
龍宇投資 陸承紅 現在的期銅空頭,嚴重依賴著庫存連續增加。上周二LME庫存再增3000噸,使多頭信心有所動搖,當天價格下跌近100美元;但是如果庫存只增加450噸,卻立刻成為“利多消息”。只要庫存不能連續大幅增加,對空頭心理打擊就會加強。目前市場價格體系中,滬銅近期隔月間差價已經持平,一個月前1000點逆價差已成歷史,而三個月間價差已經從前期的300
現貨價格疲軟企業減少備庫 春江水暖鴨先知,銅價冷暖,加工企業感觸最深。國內現貨疲軟已經持續近2個月,其實這和行業生產季節性密切相關。夏季來臨以及電力緊張,銅材加工進入消費淡季。但是進入生產淡季,加工任務有所下降,而冶煉廠長期合約每期必至,日益膨脹的原料庫存成為加工企業“燙手山芋”。既占用了大量資金,同時存在跌價可能。于是一些企業不得不縮減備庫數量,一些長期合約頭寸被拋向現貨市場。面對不期而至的貨物,現貨市場資源一下變得寬松,價格受到壓制。現貨對近期合約差價由升水到平水甚至貼水,這進一步加強化了加工企業縮小原料庫存意愿。而價格在資源充足情況下并沒有形成跌勢,則是因為國內價格和進口完稅價之間差距越來越大,國內現貨價格由于倫敦銅價強勁而得到支撐。 國內精銅消費低于預測 根據國際銅研究組織報告,中國1至3月精銅消費為89.6萬噸,1至4月精銅消費為119.1萬噸,即4月消費近30萬噸。中國4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而5、6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分別是16.6%和16.8%,4、5、6月增長率大致相當,因此大致推算5、6兩月精銅消費量維持在每月30萬噸,估算中國上半年消費近180萬噸。上半年國內產量和凈進口為183萬噸,從這兩個數據來看,6月底資源出現了寬松。 如果把7、8月份消費淡季因素考慮進去,那么2005年全年精銅消費會低于360萬噸,這和國外機構對中國今年消費量370萬噸預測有出入。一些國外機構認為,中國消費之所以形成10萬噸差距,最大可能是一些用銅企業為了節省成本,直接利用廢銅,從而抵償了對精銅部分需求。 8月國內資源依然寬松 最新海關公布的7月銅進口,包括合金、陽極銅是11.5萬噸。根據以往合金、陽極銅數量,7月精銅凈進口大致是10萬噸,這個進口量雖然較6月的12.7萬噸有所減少。但是根據“現貨進關產生大幅虧損”這一點來看,10萬噸還是一個不小數字。從目前供需環境來看,國內冶煉廠精銅供應能力開始提高,估計目前每月能夠維持22萬噸精銅資源,那么每月凈進口8至9萬噸就能夠滿足國內精銅需求。在6月底資源寬松情況下,7月資源又增加32萬噸,而同時7月消費量由于季節因素會略微降低,所以8月國內精銅資源依舊寬松。8月交割價格低于9月合約,也可以證明這一點。 倫敦庫存增加來源于商業拋盤 雖然西方消費出現倒退,但是上半年主要銅產商紛紛出現減產,智利1至6月產量為252萬噸,減產0.9%;哈薩克1至7月產量為23.2萬噸,減產7.4%。由于中國精銅產量增加主要來自于銅精礦進口,而目前銅精礦貨源相對比較充足,并沒有和西方主要精銅冶煉廠原料需求形成沖突,因此那些主要出口國精銅產量保持相對平穩水平。但是在西方消費沒有出現回升以前,國內精銅進口減少,必定意味著出口國精銅會形成一定積壓,這已經從LME庫存增加上露出痕跡。 從LME庫存倉庫分布來看,倉單增加的主力倉庫位于英國赫爾和荷蘭鹿特丹。此前,倉單控制者在全球范圍內注銷倉單,因此這一次庫存增加并不是原倉單控制者在玩搬家游戲,確實是廠家或者貿易商交貨行為。但是由于本輪庫存增加發生在消費淡季,已經在投資者預期之中。除非交貨行為能夠長期持續,才會影響市場。 國際市場仍是銅價主導因素 歐洲央行首席經濟學家易辛稱,各國采購經理人指數回升到50以上,工業生產環比上升、OECD領先指標回升等種種跡象表明,歐洲經濟開始復蘇。雖然最終是否復蘇還需要數據證明,但是畢竟西方世界銅消費占據全球70%以上份額,如果實現秋季復蘇,那么中國目前消費疲軟并不能成為熊市來臨導火索。 此輪銅牛行情跨度之長,歷史上未曾出現過。尤其商品指數基金一路持有多單策略,以及實力資金對倉單進行控制等,更加深了行情演變復雜性。目前關鍵之處還是要看全球范圍內庫存是否連續增加,是否對現貨升水形成打壓。從理論上講,目前滬銅價格結構開始向中性轉移,空頭持倉成本由原來的每月1000點縮減為目前300至400點,這給予國內拋空頭寸極大安慰。但是畢竟中國仍需進口,銅價定價權也不在中國人手中。作為操作來講,國際銅價依然是主導價格因素,而國際銅目前依然沒有拋空理由。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