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內盤資訊 > 中國部分地區油品供應趨緊 > 正文
 

一邊廂油荒一邊廂囤貨 成品油定價機制利弊之辯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11日 12:11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何清 上海報道

  5月10日零時起,國家發改委上調了柴油零售的中準價格,上漲幅度為每噸150元。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次調價對于緩解市場柴油供給緊張具有積極意義,雖然幅度僅有4%左右,但可以確定,今后兩三個月內國家發改委不會再次上調柴油價格。這樣,原來的
囤油待漲預期將得以釋放,市場供需矛盾將會大大緩解。

  柴油“危機”

  據了解,自3月23日國家發改委宣布調高汽油中準價每噸300元后,各地成品油經營者普遍預期,在春耕農忙后柴油的中準價格必然也將上漲,于是各地開始出現柴油搶購熱潮。

  事實上,在柴油市場中,農機用油占據很大比例。農業部農機化司監督管理處處長姚春生曾算過一筆帳:我國農村僅田間作業,每年就需消耗柴油約1600萬噸, 如果柴油供給中斷,其后果的嚴重性是可想而知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中石油、中石化(行情 論壇)不得采取限購措施,盡量控制柴油的大單批發,以保證零售市場的供應。到4月份,中石油、中石化兩大集團旗下的地市公司為了保證自己的加油站的供應,開始部分停止向社會加油站批發柴油。

  此間,柴油市場一方面彌漫著一股“油荒”的陰霾,另一方面油商則更加積極地囤貨。

  4月初,中石化宣布將其柴油出廠價每噸上調150元,這使得市場進一步確信柴油零售中準價上調已是近在咫尺。

  一位成品油經銷商當時就曾放言,“2004年發改委是在3月提高汽油零售中準價,5月提高柴油零售中準價,從今年的情況來看,這一幕必將重演。”

  在這種強烈預期下,上海地區的柴油批發價格從3月的每噸4165元上漲至此次調價前的4300元附近,到了4月中下旬柴油批發市場已經是有價無市,甚至是批零倒掛。

  成品油在批發環節是以噸為計量單位,在零售環節則以升為單位。按通行的換算公式,每噸柴油等于1176升。以上海地區為例,其0#柴油的零售價保持在3.49元/升,按此計算,每噸0#柴油零售價為4100元,然而此時的批發價格已達每噸4300元,批零差價為-200元。但即便如此,柴油批發市場仍出現有價無市的狀況。

  “國家發改委終于宣布將柴油中準價每噸上調150元,上海地區柴油零售價調整為3.62元/升,可這僅僅是將原有的批零倒掛變為批零同價。只有那些在低位搶購到資源的經營者現在才可能獲利,多數社會加油站仍然沒有利潤空間。”東方油氣網總經理鐘健說。

  定價機制之弊

  鐘健表示,根據該機構的數據分析,目前國內柴油庫存完全可以滿足市場需求,前段時間出現的“油荒”現象,只是緣于中石化、中石油兩大集團為保證全年供應而有意控制市場供給。

  中石化銷售公司相關人士對此表示認同,該人士稱:“現在我們一方面要承擔保障社會供給的職責,一方面又要滿足股東對公司盈利的要求,在目前這種定價體制下,對市場供給進行控制是不得已而為之。”

  目前國內現行的成品油價格體制主要是沿用2001年制定的方案,即國內汽、柴油價格與新加坡、鹿特丹和紐約三地市場價格掛鉤,汽、柴油零售價實行政府指導價,由國家計委(現為發改委)制定并公布零售中準價;具體零售價由中石油、中石化集團公司在規定浮動幅度內確定,浮動幅度為上下8%。

  然而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鄧郁松看來,現行的定價機制已然是成品油經營者囤積居奇的溫床。

  “當時定價機制的主要目標是保持國內油價穩定。從現在來看,這套體制對價格調整有明顯的滯后性,國內價格與國際價格接軌流于形式,只能反映國際市場的供求和趨勢,卻不能完全反映國內市場的供求。”

  因為有滯后性,經營者就可以根據國際油價的走勢,準確判斷出未來國內油價的走勢,從而進行無風險的囤積操作。當市場斷定國家即將向上調價,就開始瘋狂囤積油品,待漲價預期兌現后牟取暴利。

  2003年以后,為了抑制經濟過熱,國家發改委又將2001年的方案進行了修改,新方案規定將國內油價一旦與紐約等地出現8%的價差就調價改為視國內經濟運行狀況而不定期調價。

  “這樣的定價機制,不但社會加油站有囤油的強烈欲望,中石油、中石化這樣的巨頭也會積極尋找國內外價差謀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鐘健說。

  據他介紹,今年3月份國內進口柴油5萬噸,出口柴油卻達15萬噸,而2004年我國月均進口柴油達19萬噸,出口量僅為6萬—8萬噸。“出現這樣的現象就在于我國柴油價格較國際價格低了1500元。”

  在鄧郁松看來,要控制這類大范圍的囤貨現象,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與國際直接接軌。“直接接軌”的好處主要是可以避免價格形成的滯后,杜絕囤積居奇的炒作行為,保證市場的正常供應,由此“油荒”出現的可能性將會大大降低。

  鄧郁松認為目前實現“直接接軌”并沒有什么實質性障礙,但在具體的做法上則需要掌握好節奏。

  “由于國內目前在汽、柴油的生產、進口和批發等環節仍主要由中石油、中石化兩大集團公司所主導,政府對石油市場的監管措施仍需進一步完善,現階段完全放開國內成品油價格的條件尚不具備。”

  對于如何直接接軌,鄧郁松提出了一套自己設想的方案。

  他建議,第一步是和國際油價實時接軌,但繼續由發改委制定零售中準價,目前只是改變成品油價格調整的“滯后性”,而不對現行價格形成機制中的其他規定進行大調整。

  第二步,建議在理順原油和成品油進口、批發以及零售各環節的關系,并逐步完善石油流通體制和政府監管政策的基礎上,在市場競爭相對充分后,再完全放開油價,即由企業根據國際國內市場狀況自主定價,政府不再公布零售中準價,在放開油價后,政府將不再對國內油價進行直接干預,而是重點監管市場主體的行為,維護公平的競爭環境,保護消費者利益。

  愛問(iAsk.com)
  油價 相關網頁約4,131,035篇。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