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銅價打破原有區間 強市改變還需要時間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17日 08:23 國際期貨 |
內容概述 2005年銅價是打破歷史走勢的一年,使得06年的銅價走勢更加難以預測。 中國已是全球銅最大消費國,05年的全球銅消費增長速度之快主要仍然來源 于中國,中國的未來銅消費變化以及政策變化將繼續影響全球銅價波動。 美圓的反復以及原油的問題也都值得大家深思。特別是大多投資者對于期銅拋 空值得反思。 “存在的就是事實”,我們應該立足目前,展望未來,不能再以簡單的歷史會重演的概念理解市場、分析市場。以下是個人對06年銅各季度均價的預測。 06年 06年 06年 06年 3月合約均價 Q1 Q2 Q3 Q4 06全年 LME銅(美圓/噸)4650 4225 3850 3500 3950 滬銅(元/噸) 44250 40250 36500 33250 37500 第一部分 市場回顧 LME銅價在05年的走勢中充滿了太多的出乎意料。價格不斷創出歷史新高,整整一年都處于穩步的上漲趨勢之中。全年的價格從最低的2877.5美圓上漲到最高的4515美圓/噸,超過了50%的漲幅,這似乎是又一個牛市的延伸,在歷史上也從來沒有出現過,這里面最大的核心就是資金的持倉一直維持穩定,現貨的供需持續處于緊張的狀態,庫存一直在歷史的低位徘徊。而現貨持續在升水的狀態,價格也還是牛市是本輪價格上漲的最大的特征,這從側面反映了現貨的緊張格局沒有改變,這種狀態貫穿了整個05年,使銅價在4、5月淡季時有一定的回落后就一直處于上漲的通道之中,并且不斷的打破大家對市場的原有思維。其也顯示了基金在這種市場中的信息提前性。整個05年的供應沒有預期的充足而需求即使是在價格走高的同時也得以穩定增加(中國的需求增加以及全球經濟的重新穩定增長),使價格保持在穩定的漲勢之中。 圖1:滬銅3月連續圖
圖2:LME三月銅走勢圖
總體的05年銅市場有太多的出乎意料是價格不斷創出歷史新高的關鍵,而原油價格的走高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最終銅價收盤仍然強勁,在歷史的新高位置4400美圓/噸收盤。 國內的銅價相對的有一定的反復性,主要是市場的反向套利交易盤以及國內投資者對歷史高價位的心理認識沒有轉變有較大的關系(歷史新高后不斷的預期銅價會回落,思維仍然定義在區間內,被歷史走勢所束縛)。但最終仍然是歸于國外銅的上漲趨勢,價格不斷走出歷史新高,而這過程中中國的盤子在國際的地位在提高,每一次價格的突破上漲主要動力都來源于中國的消費買盤重新接受新高的銅價而得意走出。在銅價大幅上漲后也帶來了國內電解銅行業的盲目擴張,從而帶來了國家政策對于電解銅的進口更加嚴厲。國內的銅價在05年也從最低的27120元/噸上漲到41880元/噸。國內的銅現貨升水也較倫銅為大,主要是投資者仍然是預期遠期銅價很快就會出現轉勢行情所致,而國內的反套利交易更多的達到的是搬磚頭的效果而使國內銅參與的投資資金逐步萎縮。成交量也不斷下降。并且在臨近年底時還出現了國儲拋銅的事件而短暫左右了盤面的走勢,特別是內外盤的比價。而人民幣的升值使內外盤的比價中心在不斷下移。這些構成了國內銅價更大的不確定性,而由于目前是賣方市場,我們只有不斷的接受歷史新高,而國內銅價由于原材料的源頭在國際同樣只有被動市場。進而使價格總體的走勢基本與國際銅價走勢同步,最終收盤報41290元/噸。盤面顯示較為強勁。 第二部分 銅市相關焦點探討與展望 一、出乎意料的全球經濟增長 全球的經濟發展情況從下圖中的領先指標就可以得到驗證,在年初的時候曾經出現了基于領先指標回落所帶來的經濟增長的不利預期,但其仍然維持良好態勢,在領先指標現階段重新得以修正之后,我們看到了經濟的重新走強,其增長的速度仍然維持良好。從下圖中的走勢可以預計在半年之內領先指標仍將指示經濟的走強。 全球經濟保持穩定增長,超出市場預料。其半年內繼續維持穩定的增長。 圖3:OECD 領先旨標指向經濟強勁增長
實際的各經濟體的數據在目前階段表現非常穩健。美國11月采購經理人指數達到了58.1 (高于50表明了制造業仍然在擴張,低于50表明了行業的緊縮),仍然處于非常高的擴張水平。同時,歐元區11月的采購經理人指數從52.7 微升至52.8,反映了地區的制造業領域繼續在擴張。日本的經濟制造業指數也同樣是處于50以上的增長態勢。全球的經濟增長仍然處于穩步發展的態勢。這對于銅的消費來說仍然是有利的。但不是說經濟的發展就沒有隱憂:美國的高赤字以及房地產的泡沫已經開始引起社會的重視,在06年會否轉化為經濟增長的壓力值得投資者關注。而對于歐洲的經濟來說,目前僅僅是在經濟增長的初級階段徘徊,其隨時也還面臨著經濟增長轉化為穩定甚至走弱的過程。這些都值得投資者關注,但短期的經濟發展不會馬上發生改變,這是肯定的。從這角度看,未來的半年內我們可以預期經濟將會穩健發展,其后的經濟狀況則需要重新視其當時情況而重新判斷。 圖4:各經濟體制造業指數變化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