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日評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13日 15:57 良茂期貨 | |||||||||
大豆日評(9.13)窄幅震蕩 周一,受美業部月度報告利空影響CBOT大豆主要月合約跳空低開,主力11月合約跌至近7個月以來的低點,盤中回收部分跌幅,最終各合約收低5-6美分。9月合約開盤570美分,最高5751/2美分;最低567美分,收盤575美分,下跌51/2美分;11月合約開盤579美分,最高5853/4美分,最低575美分,收盤585美分,下跌5美分。
連豆主要合約交易情況: 大豆主力昨日低點附近開盤,延續弱勢,早盤買盤進入比較積極,期價小幅盤升,快速沖破2860,但電子盤不振以及賣盤力量打壓,期價重新回到2850附近,全天以窄幅波動為主,持倉少量增加,成交不大。豆粕主力走勢相似,不過波動相對劇烈,全天以小十字報收,持倉先增后減。 隔夜美國農業部公布了最新的月度供需報告,報告中提高了對美國大豆產量的預估,超出預期的利空對大豆價格構壓力,主要合約跳空低開,期價繼續走低,11月合約曾下探至575美分,但期價在低位重新獲得部分買盤支撐,主力11月合約雖于日內高點附近收盤。可能是近期利空出盡的表現,近期可能在600美分下方展開新的區間震蕩,晚間可能有所反彈,但由于缺乏利多消息支撐幅度有限。今日連豆仍處于觀望氣氛中,盤中多空雖互有爭奪,但雙方主動性都不強,連豆受到進口成本的支撐,總體仍強于美盤。短線技術指標偏弱,但主力大豆期價依然處于8月16日、26日低點連線支撐上,反彈并未結束,短線繼續觀望或少量買入,破支撐2740止損。 綜合信息: 1、 總體利空的美國農業部9月大豆月度供需報告:上調了美國2005/06年度大豆產量,從上月預測的27.91億蒲式耳上調至28.56億蒲式耳,上調6500萬蒲式耳,這一產量預測也高于市場平均預測;大豆單產由上月預測的38.7蒲式耳上調至39.6蒲式耳/英畝,上調0.9蒲式耳,同樣高于市場平均預測值為38.9蒲式耳/英畝。同時上調05/06年度新豆需求,其中壓榨量由上月預測的16.7億蒲式耳上調到了16.85億蒲式耳,出口量也由上月預測的10.95億蒲式耳上調到了11.15億蒲式耳,但需求上調小于產量增加,新豆結轉庫存仍較上月增加了2500萬蒲式耳,至2.05億蒲式耳。從這些調整看,本月報告對CBOT大豆市場來說是一個比較利空的報告。但同時也有些相對利好的調整,因美國國內壓榨增加而少量下調上年度庫存至2.95億蒲式耳,另外調低巴西的大豆產量200萬噸,從上月預測的6200萬噸下調到了6000萬噸,主要是因為預計播種面積將減少,夏季以來大豆價格持續下滑、再加上生產投入運輸成本增加將使得巴西七年來首次減少播種面積。阿根廷、中國的產量預測也不變,但中國04/05年度的進口量預測由上月的2400萬噸上調到了2500萬噸,本年度的進口量預測仍維持2700萬噸。總體看起來,只要南美大豆生產不出現問題,那么05/06年度全球大豆以及油籽的供應還是比較充足的,未來美豆市場將面臨收獲壓力。而后期能提供支持的就是出口消費,從目前美新豆銷售狀況看,除去中國消費外,其他地區出口量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如果中國能夠按照預期那樣繼續擴大進口,美國大豆的期末庫存水平并不高。反觀中國的進口,在近期大豆下游產品消費并不理想的情況下,據海關總署提供的最新統計,8月份我國大豆進口仍增長迅速,當月大豆進口278萬噸,同比增長66.5%。9月上旬大豆進口也達到60-70萬噸,進口并沒有出現明顯的縮減,因此后期對美國大豆的需求值得關注。2、美國農業部公布作物生長報告:截止9月11日,美國大豆優良率保持不變仍為54%,其中極好的比率上升了一個點,好的比率下降了一個點,這意味著雖然優良率保持不變,但生長狀況實質上還是在繼續改善。美國大豆有37%已經落葉,遠遠高于去年同期的28%,也高于過去五年的平均水平31%,表明今年美國大豆成熟期提前。進入8月中旬以后,美國大豆生長狀況得到很大的改善,因此本次供需報告中將美豆單產調高到了39.6蒲式耳/英畝,這一單產和2001年持平,不過,由于6月底到8月下旬之前的這段時間大豆生長狀況均不及2001年,與歷史同時生長優良狀況比較,單產水平估計值偏高。所以未來的報告中usda能否維持目前的單產水平還很難說,單從產量看,可能已是利空出盡。3、進口大豆9月13日到中國港口成本統計表(估) 價格類型 價格/單位 備注美國港灣大豆到中國港口車船板價 2730元/噸10月船期巴西大豆到中國港口車船板價2739元/噸10月船期美國大豆到中國港口運費42.3美元/噸南美大豆到中國港口運費40.8美元/噸(丁莉)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