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期貨滾動新聞 > 正文
 

股指期貨交易漸近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03日 16:54 《財經時報》

  本報記者 李文科

  股權分置改革讓已醞釀數年的股指期貨等金融衍生品,獲得加快問世的生機。但目前對于股指期貨的風險控制和監管等操作細節仍無定論,這讓業界對中國證券監管部門近期的樂觀表態,依然持悲觀的觀望心情

  中國股票市場正在進行的股權分置改革讓已醞釀數年的股指期貨等金融衍生品,獲得加快問世的生機。

  在美國道瓊斯公司全球指數開發與研究資深總監高潮生看來,中國距離理性推出股指期貨的目標已越來越近。

  推出股指期貨,意義不僅在于它將是中國第一個金融期貨,更在于金融衍生品能為中國股市注入新鮮血液,最簡單的一點,“即便股市下跌也能有人賺錢”。

  但《財經時報》在采訪中了解到,盡管中國證券監管部門負責人不久前表態稱,將加快推進金融衍生品的問世進程,多數業內專家仍認為,股指期貨在一至兩年內推出的可能性依然很小。他們強調,股權分置改革的完成是股指期貨上市的最基本條件,而目前,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才剛剛完成;此外,對于股指期貨的風險控制和監管等操作細節亦無定論。

  股指期貨的推出尚需時日,但在上海,期貨交易所和證券交易所之間就股指期貨品種上市的較勁已愈演愈烈。

  暗自較勁

  股指期貨是金融期貨中歷史最短、發展最快的金融衍生品,無論是在發達國家,還是在新興市場國家,包括股指期貨在內的金融衍生品交易發展異常迅猛。據國外期貨界統計,金融期貨交易量占總期貨交易量的90%,商品期貨僅占10%。

  對于上市金融衍生品的交易所而言,其潛在的交易量可想而知,由此帶來的潛在收益也必然水漲船高。

  上海證券交易所早在1993年推出國債期貨時,就開始研究股指期貨,并于1999年推出股指期貨研究報告。2004年年底,上交所高調成立股指期貨項目小組,對于股指期貨似乎志在必得。

  上海期貨交易所也不示弱,它研究股指期貨的時間可追溯至1999年,證監會期貨部授意經過整頓后的上期所重點研究股指期貨,并于2002年完成了股指期貨的方案設計、論證、規則制定和技術準備。當年,該品種的上市合約申請已上報證監會,但一直未獲批準。

  上期所對股指期貨的研究一直沒有停止,在其網站上,可以看到很多關于股指期貨的研究報告。

  隨著股權分置改革的推進,股指期貨的上市條件日趨成熟,這使得兩家交易所的競爭氣氛更加激烈。在中匯安高咨詢公司總經理郭暉等業內人士看來,兩大交易所各有優勢,究竟股指期貨在誰家上市,很難判斷。

  各有優勢

  北京德潤林公司總經理李磊告訴《財經時報》,上交所的最大優勢在于其客戶基礎廣泛,且幾乎不受限制。而到目前為止,期貨交易所的市場參與者受限嚴重,金融機構都無法參與其中。

  不過,由于目前中國實行的分業監管體制,屬于期貨體系的股指期貨如果要在證券交易所上市,必然要面臨混業監管的障礙。

  全球主要股指期貨市場幾乎都設在期交所。韓國股指期貨自2004年始也由證交所轉移到了期交所,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股指期貨的風險控制和交易規則與期交所要求相同。

  在高潮生看來,股權分置并非影響中國股指期貨發展的障礙,股指期貨推出的最關鍵因素在于中國股市的自身結構與運作方式以及指數的編制方法。

  業界普遍關注股指期貨上市是否存在法律障礙,李磊認為這方面不必擔心。在他看來,中國的《期貨法》還未出臺,現有的期貨相關規定沒有限制股指期貨上市;另外,正在修改的《證券法》估計將涉及有關金融衍生品上市問題。

  風險考量

  作為一種對沖風險工具,股指期貨具有高風險、高收益并重的特點,“風險考量”將成為股指期貨最終花落誰家的最重要指標。

  風險控制的關鍵在于“監管”,如何完善目前的風險控制系統和監管體制,以應對金融期貨的市場、系統風險,是股指期貨推出前需要解決的問題。

  此外,根據其他國家上市股指期貨的經驗,股指期貨因具有為投資者提供對沖保值和風險管理有效手段、減少或消除他們在

股票交易時顧慮和隱憂的功能,它的上市必然導致市場上資金投入放量增加,尤其是海外資金將成倍增加。

  因此,大量資金,尤其是大量的境外資金借助金融期貨上市大幅進入,會給中國股市帶來怎樣的影響,其風險如何控制,也將是股指期貨上市前必須解決的難題。

  背景資料

  股指期貨

  股票指數期貨簡稱股指期貨,是一種以股票價格指數作為標的物的金融期貨合約,用以管理股票市場的價格風險包括股市的整體風險和個股風險而設計。

  利用股指期貨進行套期保值的原理是根據股票指數和股票價格變動的同方向趨勢,在股票的現貨市場和股票指數的期貨市場上做相反的操作來抵消股價變動的風險。股指期貨交割采用現金交割,即不是通過交割股票而是通過結算差價用現金來結清頭寸。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