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本再次遇難 處境險惡無奈大減倉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29日 18:43 《時代信報》 | |||||||||
信報記者 張曉暉 報道 張秀良 攝影 達到最高空單頭寸 事實證明,鐘玉京所處的境地一天比一天險惡。
8月9日,倫敦銅價又一次大跌,從3570美元直接跌落至3500美元之下的3467.5美元/噸,鐘玉京仿佛忘卻了曾經的傷痛,終于下定決心進行最后一搏,倫敦銅價一天之內跌下100點,這令國內絕大多數空頭感到無比的興奮。因為,這意味著戰斗將在第二天打響。 由于倫敦市場的交易時間是國內時間的午夜,鐘玉京又沒有倫敦LME市場的空頭頭寸,加倉只有在國內市場上進行。 有人說,或許這依然是國際投機基金在倫敦市場上的又一次狩獵。然而估計倫敦銅價只能漲至3200~3400美元的鐘玉京,此時已經不相信它能夠突破到3600美元之上這樣的驚人天價。 8月10日一開盤,鐘玉京立刻加倉218手,至此,華夏期貨的期銅0510的空單頭寸隨即增加至1270手,再次位居全國空頭三甲之列。 遺憾的是,第二天(8月10日)開始的連續五個交易日,倫敦銅價在投機基金的推動下,再次瘋狂暴漲,8月16日抵達3669.5美元/噸的歷史最高價位,國內期銅0510合約也隨即達到35270元/噸的歷史新高。8月15日是期銅現貨月份交割日,鐘玉京只有再次遷徙倉,并且在遷倉的過程中再次加大籌碼。 8月19日,因為遷倉的緣故,鐘玉京在期銅0510合約上的頭寸已經減至900余手,而0511合約上又重新建立了1000余手的空單頭寸。 華夏期貨這家重慶本地規模不大的期貨公司,在本土最大的私募基金推動下,一直位于國內期銅空頭主力合約前十名,鐘玉京和她的鐘玉基金也達到了最高的空單頭寸——2000余手,用去保證金近4000萬元,資金虧損超過2000萬元。 時間到了8月23日,倫敦LME三月銅價仍然持續地穩定保持在3600美元/噸之上的驚人天價。此時此刻的鐘玉京和她的鐘玉基金再也抵抗不住,終于把0510合約上面的空單頭寸無奈平倉至400余手,0511合約上的空單頭寸也減少至900余手,總計平倉近600手,資金總頭寸虧損超過2000萬人民幣。 至此,鐘玉京和她的私募基金依然擁有近1500手的期銅空單頭寸,在倫敦期銅市場高達3600美元/噸的情況之下,苦苦地支撐著她的銅價下跌之夢…… 一位跟隨鐘玉京多年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從鐘4000萬的保證金可以推算出其基金規模應該在1億到2億之間,準確地講應該是1.5億左右,此次虧損超過2000萬,相信其頭寸應該只有1.2億左右,因為鐘擅長的投資風格是不會重倉出擊,在一個品種上下的保證金也不會超過其總資金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說基金倉位風險度會控制在30%左右。而期銅投機的空單頭寸仍然在進行中,如果銅價下跌,鐘玉京仍然有翻本的機會。 再次遇難的縮影 西南期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市場資深人士告訴記者:“鐘玉京作為重慶最大的期貨私募基金的掌門,僅僅是中國期貨市場上機構投資者面對國際投機基金捕殺中的一個小小犧牲品。鐘的手法是低層次的,而且手頭沒有銅現貨,所以失敗,盡管現在言之失敗仍然過早,因為銅價下跌的話,鐘依然存在著翻本的機會。” 同時,他表示,國內的投資者近年來在國際商品市場上屢屢遭受損失,不管是從早先的CBOT(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大豆市場還是到現在的倫敦LME金屬市場,或者NYMEX(紐約商業交易所)的原油市場,中國投資者無一成功。經驗的缺乏和資金規模的太小是最致命的原因,另外,期貨市場發展的不完善和不成熟也令眾多投資者鎩羽而歸。 “個別部門和機關為了自己的一點蠅頭小利,堅持封鎖信息,實在是讓我對期貨市場喪失了信心。”另外一個專炒期銅、同樣在這場搏殺中失意的老黃的感嘆頗具代表性。 老黃鎩羽期貨市場,他將主要原因歸結于信息來源不足,特別是受到了業內所公認的“中國因素”的束縛。 事實上,市場價格是由供給和需求兩個因素決定的,所有相關的數據,如需求量、進口量、庫存、產量等基礎數據,都會對市場價格產生重大影響。目前的情況是,即使是那些可能影響到價格波動的“中國數據”,也幾乎都由美國等國或機構在那里公布,我國本身并沒有統一的口徑和發布渠道,更找不到權威的、全面的數字。更有甚者,我國企業如想向有關政府部門了解這方面的數據,還必須花錢來買。而在國際上,這類信息都是由政府免費提供,其中也包括中國數據。結果可想而知,眾多中國企業在參與全球貿易的過程中,只能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聚合才有放大效應 西南期貨上述人士進一步表示,誠然,國際投機基金是兇悍而且經驗豐富的,國外的投資者大多成立基金而群起攻擊,因為資金如同水流一樣,聚合在一起會有放大效應。中國的投資者卻依然頑固不化喜歡自己投資,幾萬、幾十萬乃至上百萬的中小投資者往往被打得落花流水,爆倉的爆倉,撤資的撤資,無法與人家進行同等規模的對抗。 國家對于商品期貨及種種衍生品投資的管制也是非常大的一個原因,像原油,國內依然實行的是計劃供給體制,而價格卻是國際化的,所有的虧損最終由老百姓來買單。 此外,國內三大期貨交易所在國際上無法擁有該種商品的話語權也是令中國投資者蒙受損失的一個重要原因。中國進口了世界上最多的大豆,最多的銅金屬和第二多的原油,而這三個全球大宗商品的價格話語權是通過商品期貨交易所來得以體現的,大連商品交易所的大豆跟著美國CBOT走,上海期貨交易所的銅金屬跟著倫敦LME市場走,燃料油價格跟著紐約NYMEX交易所走…… 以上種種,不能不說是中國商品期貨市場的一個悲哀。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