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期貨滾動新聞 > 正文
 

推出金融期貨需要循序漸進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03日 08:33 第一財經日報

  本報見習記者江光南發自深圳

  日前,圍繞人民幣匯率改革,關于我國推出金融期貨、期權產品的討論屢見報端。伴隨著人民幣利率、匯率的進一步市場化,中國期貨業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經過上世紀90年代初的粗放經營和隨后的改革整頓,今天期貨業將如何把握這一機遇,迎接挑戰,走出困境?本報記者就此專訪了深圳期貨同業協會會長管焱彬。

  年屆六旬的管焱彬先生可謂中國期貨業的元老級人物。他經歷了中國期貨市場的跌宕沉浮。1991年,他參與創立了中國第一家期貨交易所——深圳有色金屬交易所。1999年他創辦金牛期貨經紀公司,曾任公司董事長。

  《第一財經日報》:請問人民幣匯率改革給中國期貨業發展帶來什么影響?

  管焱彬:準確地說,目前大家談得最多的“人民幣升值”應該叫做“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進一步市場化”。

  隨著匯率、利率的逐步市場化以及聯動機制的逐步實現,金融市場的系統性風險也在逐步加大,必然要求有相應的風險規避工具。由于期貨具備套期保值和價格發現的功能,能有效轉移或化解金融市場和國際貿易的風險,并進而發現利率價格、外匯價格等,因此,適時推出金融期貨、期權產品應當提上議事日程,它可以配合和促進人民幣匯率改革。

  從這個意義上說,人民幣匯率改革給中國期貨業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

  《第一財經日報》:目前國內金融期貨、期權產品的研究進展情況如何?

  管焱彬:業界對推出金融期貨、期權產品的呼聲一直很高,尤其是廣大期貨經紀公司,希望借此來繁榮中國期貨市場。

  金融期貨、期權產品在國外期貨市場上屬于主流品種,有很多東西可以借鑒。國內相應的設計、論證工作早已開始,去年已經把推出一些金融期貨品種提上議事日程。但由于一些客觀原因,使得金融期貨品種還處于審慎的論證階段。

  為配合人民幣匯率改革,國家外管局采取了一系列手段來規避市場風險,比如參與國際外匯市場買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畢竟這種手段還顯單一,參與國際市場的廣度和深度還不夠,不足以形成人民幣匯率的國際話語權和定價權。從長遠來看,必須推出金融期貨、期權產品。

  《第一財經日報》:目前制約金融期貨、期權產品推出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管焱彬:這既有內因,也有外因。

  內因主要是國內期貨市場發育不夠成熟。目前,國內期貨業的法制建設、品種研究、投資者教育等都較不足,整個行業還處于調整、整頓后的探索發展階段。而人民幣浮動匯率制度也還在探索,浮動范圍目前還很小。

  外因主要是中國市場經濟發展時間較短,整個金融服務業的發展都還處于起步階段,期貨市場的發展不可能直線上升。從英美期貨市場150多年的歷史來看,其發展也是坎坷不平的,必然是一個波浪式、螺旋式的發展進程。金融期貨、期權屬于金融市場的高端產品,更需要與國民經濟的發展水平、社會的誠信環境相適應。目前,國內還很缺乏金融期貨、期權產品要求的社會文化環境。

  因此,推出金融期貨、期權必然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急于求成。我們必須在相關的法制建設、誠信建設、品種研究、市場機制等都較成熟的時候,才推出金融期貨、期權產品。否則,又可能重蹈歷史的覆轍。

  《第一財經日報》:你認為推出金融期貨、期權產品需要的社會文化環境具體是指什么?

  管焱彬:這可以用“知識、誠信、財富”六個字來概括。

  首先,期貨知識需要進一步宣傳普及。目前國內金融教育沒有把期貨作為重點,在金融學教材里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在簡單介紹期貨。研究界對期貨的研究也很不足,目前的研究以市場行情研究居多,連期貨軟件開發都做得不夠,更談不上期權定價等基礎研究。

  其次,市場經濟是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的。誠信分為政府誠信、企業誠信和個人誠信三個層面。政府作為市場監管者,應該拿出市場接受的制度,做到公開、公平、公正;企業作為市場主體,應該做到信息透明、操作合法、無欺詐行為;個人作為市場參與者,也需遵守市場規則,誠信投資。

  最后,財富是資本市場必須有的東西。關鍵問題是如何做到社會資金有效流動,不造成資源流失,有效發揮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促進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插圖/蘇益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