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期貨研究報告 > 正文
 

研究報告:燃料油價格總體走勢跟隨國際原油(3)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23日 00:31 西南期貨

  中國

  2004年中國石油日消費量為668.4萬桶(3.086億噸),比上一年增長89.3萬桶,年增長量達15.8%,是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費國,也是石油消費增長最快的國家。中國需求對2004油價的主要影響還不在絕對消費量上,甚至不在于增長幅度,而在于增長來得突然,因為2003年消費增長量才41.2萬桶,2004年提高了一倍還不止。

  因為2004年中國石油需求增長率很高,加之2004年尚且有大半年處于宏觀調控管制之下,2005年宏觀調控已經大為放松,因此國外各大機構在年初預測2005年中國石油需求會繼續大幅度增長,而且預測值在5月份以前隨著經濟企穩回升而逐步提升。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今年中國石油進口增長幅度遠不如去年,自然石油需求增長幅度就和預測值差距很大。我們分析,這里有三個原因。

  首先,國內外價差抑制了國內石油進口、提煉,加大國內進口。2005年

國際油價扶搖直上,而政府從物價、消費能力能方面考慮,遲遲不愿意調整國內成品油零售價格,即便調整,幅度也不大,導致國內外油品價差拉大,抑制了石油公司在國內生產和銷售成品油的動力,刺激了成品油出口。

  其次,我們認為,2004年石油表觀消費增量的很大一部分在于庫存增加,實際消費量并未增加這么多,而這些節余庫存放到2005年導致2005年表格消費增量降低,而實際消費增幅當不止與此,而國內外價差逐步拉大也使得石油貿易商和消費者有動力盡量動用成本相對較低的庫存,減少購買量。

  第三,由于油價高漲,一部分油品用戶轉向替代能源,另外一部分用戶因為成本收益不匹配而停止生產(例如一些以市價購買直餾燃料油生產柴油的小煉油廠),加之今年電力和煤炭供需不如2004年緊張,石油供求矛盾確實不如2004年突出。

  目前預測2005年中國石油日消費量比去年增加30-50萬桶,2006年當不止此數,表格消費量增幅很可能達到60萬桶以上。理由如下:

  第一,中國目前正處于工業化階段,中國的增長模式是高耗能、高投資的增長模式,雖然政府近期一直強調節能,但無論是增長模式、工業生產流程,或者是消費習慣,都不是一時可以扭轉過來的。

  第二,中國人為控制成品油價格扭曲了消費和供給平衡,從長期效果看,實際上是刺激需求的主要因素之一。2005年因為價格控制導致國內外價差拉大,是中國石油表觀消費量降低的一個原因,但這實際上等同于配額供給的效果,而不是真正抑制了需求,終究是不可持續的,石油公司在國內供需緊張的情況下降低煉制量和加大出口就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石油公司一方面利用增加出口的方式來提高壟斷利潤,另一方面利用降低進口和國內供給使國內需求得不到滿足來逼迫政府提高價格。面對石油公司這種兩手抓的辦法,從2005年下半年開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動增加國內供給,包括設置出口壁壘、降低進口關稅,當然也肯定使用了“勸告”的方式。但這些辦法只能應急,只要國內外價差存在,力量強大的石油公司必定會想出辦法來降低國內供應,而政府目前既不可能放開石油的自由生產、貿易,也不可能把補貼落實到石油消費者,唯一能與石油公司達成妥協的辦法只有提價。然而,政府為了社會穩定等各種目的,也不會把價格抬得過高。因此,在2006年,一方面政府控制價格依然扭曲供需狀況,還有刺激消費的作用,另一方面政府與石油生產集團一定程度的妥協又會增加國內供給,無論如何都會提高國內的表觀消費量,這一點已經在2005年第四季度的進出口數據上體現出來了(見圖九、十)。

  第三,2005年石油表觀消費增量不及預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消耗2004年的庫存,經過一年時間,到2006年的時候庫存因素對石油表觀消費量的負面影響會大大降低。

  第四,2005年中國煤礦事故頻發,傷亡不斷增加,面對這種嚴峻局勢,政府計劃在2005年年底以前大量關閉安全有問題的煤礦。雖然我們不認為這種臨時關停措施會扭轉煤礦安全問題,但至少會影響2006年的煤產量,對煤價有很大的支撐作用。煤和油在一定程度上是替代品,煤產量增幅降低、價格高企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煤對石油的替代作用。

  圖九、中國原油進口增速

  研究報告:燃料油價格總體走勢跟隨國際原油(3)

中國原油進口增速

  最后,中國經濟形勢還不錯,無論是工業生產還是投資或者進出口,2005年上半年已經止跌企穩,到2005年下半年時開始穩步回升,雖然存在企業利潤縮水等嚴重問題,但預計2006年經濟增長速度還會處于較高水平,這是上述幾個因素發揮作用的前提條件。

  圖十、中國成品油進出口量

  研究報告:燃料油價格總體走勢跟隨國際原油(3)

中國成品油進出口量

  三、生產

  供給問題對價格影響程度的大小不但取決于供給問題本身,更取決于當時當地的需求狀況。2005年石油供給方面出了很多問題,但無論是墨西哥灣颶風還是石油工人罷工,都不足以釀成1974年和1979年那樣的大規模供給沖擊,都不能改變此次油價上漲的需求拉動性質,只能推動價格沿著需求決定的主線上下波動。

  2005年發生的供給問題或在供給方面呈現的特點,有長期積弊或長期趨勢因素,也有短期因素;有季節性問題,也有偶發事件;有原油生產方面的問題,也有煉制方面的問題,但無論如何,這些問題大多數都會持續影響2006年的生產或者在2006年繼續發生。

  展望2006年的石油供給,非歐佩克國家的生產狀況還是不樂觀,對歐佩克石油的需求依然居高難下。因為美國2005年遭遇颶風襲擊,石油產出大幅度下降,因而2006年產出會有50萬桶左右的增幅,但也只是恢復到正常水平而已,因為颶風停產的影響要持續到2006年。非歐佩克國家中有增長潛力的還有以俄羅斯為主的前蘇聯地區,不過鑒于俄羅斯石油生產存在很多痼疾,預計該地區2006年石油產出增幅不會超過60萬桶。根據對非歐佩克供給估計的不同,各國際機構對2006年歐佩克石油需求量的預測各有不同。國際能源署認為2006年非歐配克石油產出能增加140萬桶,因而預測2006年對歐佩克原油日需求為2850萬桶,我們認為這個預測太低了,因為國際能源署看重的俄羅斯很難做到像2004年那樣幅度的增長。歐佩克自己預測2006年對其原油需求為2870萬桶,估計今年對歐佩克石油的需求也就是這個水平,如果歐佩克預測準確,意味著他們沒有太大的削減產量余地。美國能源部能源信息署認為2006年歐佩克原油需求會達到3010萬桶,而有些機構更認為會達到3100萬桶以上,這些機構都是不看好俄羅斯的。

  俄羅斯、美國和歐佩克

  圖十一、俄羅斯石油產出增幅(百萬桶/日)

  研究報告:燃料油價格總體走勢跟隨國際原油(3)

俄羅斯石油產出增幅
 
  從2000開始到2004年俄羅斯石油產量迅速增加,增長速度很快,2004年石油日產量達到928.5萬桶,比2003年增長74.1萬桶(8.9%)。2005年初,很多國際機構把俄羅斯看作滿足需求增長的主力軍,預計俄國2005年的石油生產增幅會達到50萬桶以上。然而,2005年俄羅斯石油生產雖然繼續創造歷史最高記錄,但是同比增幅卻大幅度下降,全年平均日產量比去年同期最多只增長30萬桶(見圖十一)。

  俄羅斯問題很多,例如投資環境惡化、基礎設施老化等,前幾年因為油價高漲滿負荷運轉,希望能多產石油多掙錢,因此增長幅度很大,但投資環境、基礎設施和生產設備老化等問題決定了其后勁不足,這些問題2006年也不見得能解決多少。有些國際機構預期2006年以俄羅斯為主的前蘇聯地區石油日產量能增長60萬桶,我們懷疑這個數字的準確性。

  如果說俄羅斯產量增幅下降是情理之中,那么美國2005年產量大幅度下降就純粹是意料之外了。發達國家石油產量逐漸下降是長期趨勢,加上2004年美國墨西哥灣又遭到颶風伊凡襲擊,導致該年美國原油日產量只有542萬桶,比2003年降低26萬桶。2005年年初的時候預計本年度原油日產量能達到558萬桶,比2004年增長16萬桶,但美國今年石油生產仍然沒有起色,預期逐月降低,到8月份的時候預期全年平均日產量545萬桶,只增長區區3萬桶,但更糟糕的事情還在后面。
  8月底、9月初兩場颶風接踵而至,導致墨西哥灣原油生產基地損失慘重,而且修復工作進展緩慢,到12月份的時候還有50萬桶左右的日產能關閉,占該地區產能的3成以上。2004年伊凡颶風造成原油生產停頓用了將近7個月的時間才修復,累計損失達5000萬桶原油,即使從現在開始能按照伊凡颶風后的修復速度恢復原油生產,至少也要拖到2006年年中才能完成工作,累計原油損失將超過1.3億桶,其中有3000萬桶的損失會攤到2006年(見圖十二)。因為損失慘重,到2005年11月的時候,預計美國本年度石油平均日產量只有505萬桶,比去年少37萬桶。
  圖十二、美灣颶風對原油生產的累計損失
  研究報告:燃料油價格總體走勢跟隨國際原油(3)
美灣颶風對原油生產的累計損失
  美國石油生產本來就處于長期下降的趨勢中,現在美國開工的油田都是以全部產能生產,這意味著將來的事故和停產會更多,加上2005年颶風后續影響的3000萬桶產量,預計2006年美國原油日產量大致和2004年542萬桶持平。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