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期貨研究報告 > 正文
 

短期內國內玉米市場價格將會呈弱勢整理態勢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26日 13:40 美爾雅期貨

  近期,國內玉米市場價格漲勢趨穩,部分地區有所回落,于新玉米上市數量不斷增多,致使市場供給緊張狀況得到明顯改善,市場價格受壓下行,短期內國內玉米市場行情在新季玉米不斷上市的情況下將會呈弱勢整理態勢,然而這將僅僅是一種短期行為,市場行情仍會在不斷的變化中前行,那么影響國內玉米市場行情的主要力量是什么?那就是政策因素,后期玉米市場如何發展,其根本性的決定因素就在于此,主要分析有以下幾點:

  1、政策因素決定玉米后期種植

  從近年我國的玉米播種情況均可看出,玉米播種方向都是在政策的指導下而采取變化,近兩年我國政府不斷倡導種植高產出、高效益的糧食作物,大豆作物以其種植效益高成為首選,“玉米—大豆”輪作計劃相應出臺,由于大豆種植集中于東北,此項政策對于東北玉米、大豆播種影響較大,政策導向影響了玉米的播種面積。與此同時,諸如退耕還林、退耕還草等工作開始在產區全面實施,玉米播種面積受到影響。

  時值今日國內玉米市場所面臨的壓力不僅來之于新糧上市,入世的不斷深入給市場帶來的壓力也是我們不得不考慮的,根據新情況、新問題,今年國家對原有的糧食流通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其中內容包括穩定糧食生產能力,推進農業結構的發展,可以看出,國家對未來糧食播種情況已經做出了基本布局,其中心意題就是穩定糧食產量,擴大內需,加大國有糧食儲備數量,而作為國內主要經營的糧食品種玉米則成為重中之重,由于前幾年玉米連續豐收,加之市場銷路又不是很好,積累了充足的庫存,滿足國內消費需求還不成問題。

  總量平衡有余,供給持續增加,需求相對較弱,短期來看國內玉米供應仍大于需求,而長期考慮各方面的需求變化,國內玉米供應相對趨緊,因而國家不會在短期內大幅調減玉米的播種面積,對于產出率低、種植成本高的玉米種植面積調減幅度將可能很大。考慮到國內庫存結構分布不均,預期東北玉米播種面積適當調減,華北、黃淮播種面積相應增加,總體水平將保持穩定,因此,未來玉米的播種情況還將根據國家的政策而定。

  2、政策因素決定玉米貿易狀況

  出口貿易一直以來就是國內的政府行為,今年1-9月份我國共出口玉米771萬噸,同比提高2.81倍。出口數量的急劇放大與國家財政支持密不可分,而近期由于新的出口政策遲遲不出臺,致使近月出口數量有所縮減,可見國家的行政手段在此表現的尤為明顯。未來國家政策意向仍將影響國內玉米進出口貿易。

  出口市場。預期2006年我國玉米出口市場將呈現兩種變化:

  一方面,數量變化。由于我國玉米庫存水平的連年調減,玉米產量下降,在需求保持穩步增長的情況下,國內玉米供求關系正發生著改變,提高國家糧食儲備的預警能力將顯得十分重要,階段性的縮減出口數量預期進行。

  另一方面,價格變化。近期,有消息稱,中國已經簽訂玉米出口合約價格126-128美元(FOB價)。每噸126-128美元的中國玉米出口離岸價格與每噸106.7美元的美國玉米相比,中國玉米外貿出口依然占據優勢,畢竟美灣到亞地區的船運費率達到每噸50美元,而中國到亞洲目的地的運費只有15美元,未來我國政府將根據國際市場行情變化而相應調整出口價格,這將是順應市場發展的大勢所趨。

  考慮到出口換匯以及保持國際貿易大國地位,未來國家仍將對玉米出口提供財政支持,但支持力度預期將有所減弱。

  進口市場。自從中國2001年年底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中國一直積極出口飼料糧食,旨在降低國內長期積壓的糧食庫存,并為WTO協議下進口更多糧食騰出空間,但由于我國玉米產量較大,庫存結構較為復雜,因此入世之今,我國玉米進口遲遲未見增加,2006年我國玉米進口數量仍難有放大。

  總體來看,未來我國玉米進出口形勢將基本圍繞國內玉米供需關系,而供需關系有待于國家政策調整,后期國內玉米貿易如何運作政策因素將起到決定性作用。

  3、政策因素決定糧食流通格局的發展方向

  為了適應入世,減緩入世對我國糧食市場帶來的沖擊,更好的把握入世給我國糧食市場帶來的機遇,我國政府早已對入世后糧食安全和發展的戰略做出了部署,而且已經開始實施,調整糧食種植結構,優化資源配置,發展優質農業也早已成為農業的基本政策;根據國內外市場需求,組織糧食生產和糧食經營,建立健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并與國際接軌的糧食市場體系。由于我國原有糧食種植結構的不合理,玉米流通一直保持著“北糧南運”傳統方式,從時間和空間看玉米生產布局都及不適宜,因而糧食生產和供給重心逐漸向中部和北方地區轉移,今后中部北方地區生產的糧食將主要解決西部地區糧食缺口,而東南沿海地區的糧食需求將部分轉向國際市場,政策的導向趨于明朗,逐步改變原有糧食流通渠道中的不合理現象,減少入世對國內玉米市場的沖擊,政策的導向作用將成為我國應對入世帶來沖擊的最強有力的后盾。

  4、政策因素影響企業經營行為

  今年從玉米收購市場上可以看出將出現兩個新的變化:

  其一、收購政策調整的利好效應得以體現。隨著收購市場的全面放開,政策對市場價格的負面影響效應已經淡化,反之由于收購市場的逐級放開,收購市場表現活躍,隨行就市、農民收入增加、企業獲利等利好效應得以體現,根據今年農民種植成本增加、市場行情看漲、庫存水平偏低等因素,市場收購價格將會高開高走,但由于國有糧食企業的改制工作已經基本結束,剛剛步步入市場競爭的企業顯得有些勢單力薄,為此國家有望在政策上對企業進行扶持,放寬貸款條件、增加儲備份額等措施有望出臺,這將有助于國有糧食企業參與市場競爭,對于活躍收購市場將起到積極作用。

  其二、收儲企業經營模式趨于完善。從2002年開始,農發行的貸款政策執行“以銷定貸,以效定貸”,由于收儲企業很難在價格變動較大,風險責任較重的情況下找到采購企業,而采購企業也不會在糧價不穩時期提前購入風險,因此收儲企業也很難獲得貸款,收購進展緩慢。然而指定此項政策卻是我國政府對“實事”變化做了長期的打算,建立長期穩定的購銷渠道將是我們的發展方向,也是我國農業抵御國際市場沖擊的最有效保障。經過政府有效的政策引導,國有收儲企業已經逐步改變原有計劃經濟體制下靠政策吃飯的被動局面,企業主動南下尋找長期穩定的采購對象,預計后期我國玉米產、購、銷經營鏈將日漸完善,企業經營模式的改變對市場價格上漲也將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

  綜合以上,播種面積的改變、糧食流通方式、進出口貿易格局、市場供求關系比例等等方面都與國家政策密不可分,政策影響因素遍及玉米市場的各個環節,上述方面也只是其中的幾個重要方面,把握玉米市場的未來走勢,我們不應僅僅停留在市場的表面現象中,仍深入分析其根本性的決定因素——政策的發展方向,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的在市場的發展變化中做到遇事不亂,更好的把握全局,“遇事于謀化”之中。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