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新華快評: 如此招商綠色通道還是不要設為好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21日 18:49 新華網

  新華網南京9月21日電 (記者 姜濤)

  日前,蘇北某縣舉行了一個“ 投資說明推介會”, 縣委書記在會上歷數該縣對外招商的“法寶”時,除了公眾耳熟能詳的諸如“土地價格全省最低,規費征收全省最少”外,還有一條“一切手續24小時之內辦好”。這就是一些地方推崇的“招商綠色通道”。

  這種“招商綠色通道”,本意是縮短招商項目審批時限、提高審批效率的新機制。在政府部門辦事效率低下、推諉扯皮風盛行的情況下,推出這一口號有其一定的積極意義。但是,這一口號又脫離實際,容易帶來不少的弊端,造成政府相關部門弱化監管。試想,審批一個項目,沒有一定時間根本做不下來,像環境影響評價,就是一項繁雜的工作,根本不可能在一天時間內做出來。要求一切手續在24小時內辦好,實際上等于要求政府職能部門放棄必要的市場監管職能。在實際工作中,一些地方主要領導常常以“綠色通道”為由,暗示甚至脅迫國土資源、環境保護等部門弱化監管,結果引來的多是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黑色項目”,招商變成了“招傷”。

  “環保門檻一降再降,監管職能一弱再弱,污染處罰一減再減”,這是最近幾年一些地方招商引資過程中出現的一股歪風。許多地方一味追求GDP為主的經濟指標增長,致使區域間招商引資競爭變成了低水平的讓利競賽和“降低門檻”的比拼。正是這種“塞在嘴里的全是饃”的錯誤觀念,助長了許多非理性的招商行為發生。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在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村,四五個人組建的“

化工廠”,采用原始方式將化工原液稀釋再分裝,造成化工污水在村頭地頭橫流;將人家扔掉的廢渣、廢礦拉回來重新冶煉,不僅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地區生態環境也深受破壞,最終既傷害了百姓,又傷害了政府的形象。

  在引資和環保、經濟增長和可持續發展之間發生矛盾時,領導者心里的天平應該向哪一方傾斜,實際上是對領導干部政績觀、發展觀的嚴峻考驗。目前產業梯度轉移在全國范圍內展開,作為欠發達地區的領導者應該眼光遠大,及時調整招商引資思路,從沖動式的盲目招商轉為理性式的科學招商,對招商項目設置嚴格的“綠色門檻”,該引進的大膽引進,該拒絕的堅決拒絕,防止重數量、輕質量的招商引資。這才是欠發達地區可持續發展的長久之計。(完)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