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棉花供需形勢日趨緊張 棉價呈現盤升走勢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31日 08:38 北京中期 |
今年是世界紡織品貿易配額取消的第一年,中國對歐美出口服裝和紡織品出現井噴式增 長,這不僅導致中國和這些國家和地區的貿易摩擦不斷,還使得國內棉花的供需形勢日趨緊 張,國內棉價呈現盤升走勢。 一、 2005 年棉花行情回顧
2005 年全球棉花市場跌宕起伏,價格波動頻繁,主要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2005 年初至 4 月底 從上面的價格走勢圖可以看出,這一階段處于上升勢頭(鄭棉指數圖中的“一”和美棉指數圖中的“A”)。2005 年 1 月國際棉花價格結束了前幾個月的下跌走勢,在期貨技術因素和基本面銷售情況好轉的共同影響下出現反彈,一方面原因是大宗商品普遍上漲,另一方面是由于 2004 年棉花豐產棉價不振很可能使得 2005 年播種面積下降,而全球消費量預計將繼續增長,同時基金大力做多促使價格連創新高。 在國內由于春節臨近使得眾多紡織企業加快棉花補庫速度,棉農也急于售棉過節,現貨 市場成交開始活躍, 同時國際棉價上漲對國內價格構成支持。棉價走高又使得棉農存在惜 售心理,這對價格上漲又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期貨市場漲幅更加可觀,鄭棉指數同期上升了 2000 點,期現價格的巨大價差吸引棉商 加工倉單在期市上拋售。農業部門預測 2005 年棉花種植面積將減少 950 萬畝至 7600 萬畝, 降幅超過 10%,這對棉價是個利好消息。但棉紗價格升幅遠不及棉花,紡織企業對高價棉 的消化能力減弱。 4 月紡企補庫行為再度推高棉價,特別是臨近“五一”長假前采購熱情更高,棉商惜售現象隨之加強,中國棉花價格指數由 1 日到 30 日從 12052 上漲到 13166,幅度達 1114 點。 籽棉收購基本結束,收購價曾到 2.6 元/斤,而年初時僅為 2.1 元/斤。為彌補國內棉花供需缺 口,國家增發進口棉配額 70 萬噸,采用滑準稅率。月底期貨價格出現下跌。 在紐約市場,雖美棉出口情況比較理想,但基金翻手做空對市場構成了明顯壓力。期貨 價格開始見頂回落并且,美圓開始走出前幾年不斷貶值的陰影逐步堅挺,而中國紡織品與歐 美的貿易摩擦日漸激烈,同時人民幣升值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導致棉價上漲壓力不斷增大。 第二階段:4 月底至 8 月中旬(鄭棉指數圖“二”和美棉指數圖“B”) 在這個階段棉花市場進入震蕩調整。當時中國紡織品出口貿易摩擦加劇,歐美對中國產 品設限的種類越來越多,紡企接單謹慎,且由于前期補庫已滿足日常所需,同時又是生產淡 季,對棉花的需求明顯減弱,現貨交易陷入低迷。國內期貨和撮合市場雙雙下跌了千元左右。 農發行催促棉花收購加工企業歸還貸款加大了現貨價格下跌的壓力。 根據中國農科院棉花研究所和全國優質棉花基地科技服務項目組在 5 月春播春栽基本結束后,定點定戶調查了全國 15 個省市區,發布今年棉花面積和期望產量報告。報告顯示2005 年春播棉面積減少 13.9%,各產區均有不同程度的減少。這限制了棉花價格的下跌空間。 國際市場價格在前期低位徘徊,權威機構預測 2005 年全球棉花產量將下降,而消費量 會有所上升,ICAC 預測值分別是 2400 萬噸和 2380 萬噸,前者減少 240 萬噸,后者增加 55 萬噸。由于預計中國的種植面積將減少 10%,進口數量必將大幅增加,這對國際棉價構成 支持,紐約期貨價格出現回升。 但 7 月 12 日 USDA 供需報告上調美國 2005/2006 年度棉花產量至 431 萬噸,同時減少出口預測 10.9 萬噸,期末庫存將增加 10.9 萬噸。當日紐約期棉大幅下跌 300 點7 月 21 日,中國政府宣布調整人民幣匯率,兌美圓升值 2%至 8.11 元。人民幣升值對棉花價格構成更大壓力。當月再次增發 70 萬噸進口棉配額,棉花市場雪上加霜。 第三階段:8 月中旬至 10 月中旬(鄭棉指數圖“三”和美棉指數圖“C”) 8 月上旬期貨和撮合市場慣性走低,但到了中下旬紡企的棉花庫存降低,且由于內地產棉區持續陰雨天氣使得棉花采摘上市推遲,棉價企穩走強。同時,期貨價格曾一度低于現貨價,導致倉單流出減低了對交易價格的壓力。 8 月底“卡特里娜”颶風即將登陸并有可能進入孟非斯棉區的消息促使紐約期棉價格上漲,該颶風登陸后給德州高原帶來暴雨,因對新奧爾良地區造成災難,原油價格暴漲,市場擔憂棉花生長將受到不利影響,30 日紐約期貨全面上漲超過 100 點。9 月初美棉 10 月、12月合約成交價格超過 51 美分/磅,達到 7 月中旬以來的最高點。 國內也由于氣候因素使得新棉上市推遲,紡織企業緊急補庫帶動棉價上漲,因預期棉花減產,棉農的惜售行為更加劇了短期內供需矛盾的激化。到 9 月底 10 月初棉花期現價格都出現飆升。 本階段與前兩個階段不同,國內走勢明顯強于美棉走勢,國內市場受預期供需缺口超過300 萬噸的利好支持,并且新棉上市推遲導致供應緊張,鄭棉價格超過 4 月高點創出新高。 紐約期貨受中國帶動走強,但終因出口沒有起色而新棉上市的壓力逐漸加大,且 USDA 屢 次上調美國產量預測,市場出現見頂回落的走勢。 第四階段:10 月中旬至 12 月(鄭棉指數圖“四”和美棉指數圖“D”) 十一假期過后,國內期貨和撮合市場加速上揚,節日前后六個交易日上漲了千余元,比8 月份低點高出兩千點。中國棉花價格指數到達 14300 元,一個月內上升了 1000 元,棉價 強勢使棉農惜售心態有增無減,三級籽棉收購價漲到 3 元/斤,個別地區甚至出現 3.1 元/斤 的天價。 為抑制棉價過快增長,10 月 26 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關于做好棉花收購等工作的緊急 通知》,明確指出“棉花收購價格和市場交易價格持續上漲,,棉花市場蘊含著較大的市場風 險”。當日鄭棉各合約普遍下跌了 300 余點。 美國新棉上市的壓力進一步加大,因出口銷售不利,紐約期棉價格連續陰跌,基金也逐漸減持多頭頭寸,到 11 月 28 日凈多頭率下降到 3.7%。美國棉農對價格不滿,紛紛將新棉 置于 CCC(美國商品信貸公司)的貸款之下,到 11 月 28 日,貸款中的棉花總數為 128 萬 噸。 11 月 7 日中美紡織品貿易談判經過七個回合的較量終于在雙方同時作出讓步的情況下達成協議,為中國紡織品輸美創造了三年的穩定環境。 由于美棉向下調整的幅度遠大于國內棉價,國內紡織企業對美棉情有獨鐘,臨近年底, 明年進口棉配額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由于國內棉花供求狀況存在剛性缺口,且國內棉價高 于國際價格 1500~2000 元/噸,紡企對于進口棉配額的呼聲甚高。 12 月初財政部長金人慶表示為滿足國內需要,在原定 89.4 萬噸的配額之外再增發一部分進口額度,新增配額進口使用滑準稅率征收關稅,其中基準價格(征稅起點)較 2005 年有所提高。在配額遲遲未發放的情況下,這個消息對多頭來說是利好因素,棉價自低點開始走強。 12 月中旬世貿組織在香港舉行第六屆部長級會議,專門討論了各國對于農產品進行補 貼的問題,發達國家同意在 2006 年取消棉花出口補貼。受此消息影響美棉出口進度加快, 對紐約期棉走勢有所提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