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價牛市引發搶收搶種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04日 05:44 中國證券報 | |||||||||
本報記者 何豐倫 廣西報道 在豐厚收益的誘惑下,廣西等地農民紛紛放棄種植糧食作物,轉而種植甘蔗,制糖企業也加強了對甘蔗的爭奪。 “糖源大戰”硝煙彌漫
為確保各自原料蔗供應,各制糖企業集團相互之間展開了“糖源大戰”,屢屢上演“跨區搶購”的風潮。 廣西來賓東糖集團董事林偉民告訴記者,2003-2004榨季,東糖集團由于相鄰地區糖廠搶購甘蔗,原料蔗外流量達60-70萬噸,按平均12%的出糖率計算,蔗糖產量減少8萬噸左右;按照當年3500元/噸白糖價格計算,銷售收入直接損失超過2億元,利潤損失3000多萬元,稅收損失2000多萬元。 為規避跨區搶蔗造成制糖業管理混亂的局面,2002年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農業部、國家工商總局4部委聯合制定了《糖料蔗管理暫行辦法》,規定我國糖料蔗產區實行以制糖企業為核心按經濟區域實行劃區管理。 但《暫行辦法》沒有出臺相應的具體措施,導致在糖價飆升的時期出現制糖企業哄抬原料蔗價格,跨區搶購蔗源情況屢屢發生。2005年11月,從來賓市跨區偷運往南寧市賓陽一帶糖廠的原料蔗價格高達410元/噸;2006年3月中旬,這一價格甚至高達430元/噸。 南華洋浦、南寧糖業等大型制糖企業都不同程度地面臨跨區搶蔗問題。這些企業集團在糖價低迷時期,通過與蔗農簽訂購銷合同的方式,確保蔗區穩定和糖料持續供應。 陳良運是廣西防城蔗區的主要負責人。他告訴記者,由于農戶供應原料蔗變數很大,大型糖業企業往往通過與縣區鄉鎮等基層生產部門聯手,將糖料蔗種獲取的利潤分攤給基層政府,作為蔗區道路建設、鄉鎮項目投資、基層政權管理的費用。從比例上看,一般是每畝甘蔗鄉鎮基層能夠從中獲得10-20元的“甘蔗項目發展補償金”。 由于有了這樣的激勵政策,每逢糖廠開榨,縣鄉基層為確保原料蔗能夠依照協議運往糖廠,往往采取鄉鎮干部、公安干警上路“圍追堵截”的方式,阻止農民跨區運蔗的行為。每逢糖廠開榨期間,幾乎每一個蔗區交通道口都布滿了警察,“嚴防死守”成為當地確保原料蔗不被對手搶購的不二法門。 糖價高企帶來的社會隱患也逐漸凸現。一些接受記者采訪的人士表示:“跨區搶購背后肯定隱藏著相應的利益集團,不排除宗族勢力、涉黑團伙參與其中的可能性。”上世紀90年代,廣東湛江市搶購蔗源過程中就發生部分蔗糖企業與當地黑惡勢力勾結的情況,嚴重影響了當地的甘蔗發展。 “糖糧爭地”凸現長遠困境 隨著2006年春季榨期臨近結束,廣西、湛江、海南、云南等主要產糖區已經呈現出“糖糧爭地”的態勢。 收益豐厚的甘蔗自然引發了農民擴種。甘蔗擴種又導致了玉米、水稻種子銷售萎縮。廣西種子公司下屬的南寧分公司,玉米銷售量較上年同期下降了50%,來賓市銷量不到往年四分之一,貴港市種子公司的銷量也下降了20-30%。 廣西種子公司副總經理何禮健告訴記者,占廣西90%以上種子銷售量的廣西種子公司下屬的南寧、柳州、貴港、百色4個分公司均認為,今年早稻市場需求之低迷,是近年來所未曾出現過的。糧食減產的可能性很大。 記者在廣西柳州、來賓、崇左、南寧、欽州、北海等地采訪時發現,不少農民紛紛放棄種植糧食作物,轉而種植甘蔗。 在擁有東糖集團的來賓蔗區,農民覃訊旺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帳:1畝雙季稻產出不過2000斤,即使是優質稻收購價格也不過1600元。甘蔗畝產最少8噸,即使按照每噸一次結算285元,最少收入也有2280多元。 覃訊旺所在的來賓市象州縣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優質稻谷是這里農民主要傳統增收手段。然而,從2004年開始,當地已經有種植商品糧的農戶開始把增收目標轉向種植甘蔗。記者在覃春聯家中看到,家里留下的優質稻種,已經被優質甘蔗種所取代。周圍村屯已經呈現出大面積擴種甘蔗,優質稻種的領地正在逐步縮小。 覃春聯種植有20多畝水田,2004年他把其中5畝水田改種甘蔗,同時開辟了12畝坡地作為甘蔗地。由于都是良田,甘蔗畝產超過10噸,僅此一項,就為全家帶來4萬多元的收入。 由于廣西實行糖料收購價格與食糖價格掛鉤聯動、糖料款二次結算機制,農民參與利潤的第二次分配。甘蔗入廠第一次結算以政府定價為標準,二次結算在一次結算的基礎上,取全年平均糖價,比年初預測糖價每噸提高100元,企業便以甘蔗5元/噸的價格返還蔗農。因此,按照這一算法,覃訊旺本榨季獲得收益,很可能每畝地達到2800元以上。 糧食減產還只是表面效應,令人擔心的是由于大面積擴種導致未來的一個榨季糖價下跌,企業減少榨糖比例。這將給正在迅猛發展的糖產業供應鏈帶來沉重打擊。專家指出,僅僅依靠政府方面的宏觀調控、行業定價等措施,無法滿足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糖價增長的需求,必須通過行業協會、政府、大型企業集團、媒體宣傳等多方面因素,發布市場信息,減少波動的可能性。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