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交易所投石問路中國金融期貨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20日 06:34 第一財經日報 | |||||||||
本報見習記者 江光南 發自深圳 國內推出金融期貨的腳步看起來很遠,但聽起來卻很近。除了決策層頻繁在不同場合發表關于金融期貨的言論外,國外交易所已經提前嗅到了中國金融衍生品市場蛋糕的香味,一場無聲的市場爭奪戰正在悄然上演。
產品教育是對客戶忠誠度的很好的培養方式,這場市場爭奪戰的第一個戰役將是投資者教育。自上月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攜“夢幻組合”在上海宣講金融衍生品知識后,在剛剛結束的深圳第七屆高交會上,《第一財經日報》聽到了歐洲交易所和新加坡交易所意欲進軍中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的聲音。 盡管在這次高交會上,各大交易所的主要目的是爭取中國企業前往上市。但一提起衍生品市場,各交易所的負責人依然神采奕奕。 歐洲交易所(Euronext)國際上市部主任艾瑞克(Erik Wenngren)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Euronext一直對中國的衍生品市場很感興趣,歡迎中國期貨公司前往申請代理席位,并希望中國投資者購買Euronext 的衍生產品。 艾瑞克稱,歐洲交易所是歐洲首家跨國交易所、世界第二大衍生產品交易所,由巴黎證券交易所、阿姆斯特丹交易所和布魯塞爾交易所于2000年9月合并成立。2002年,Euronext完成了對倫敦國際金融期貨期權交易所(LIFFE)的戰略收購,開始集中精力發展指數期貨、指數期權等金融衍生品。 與Euronext 一起來到高交會爭奪客源的還有納斯達克股票市場公司、倫敦證券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等國際機構。 新加坡交易所高級副總裁陳偉生告訴《第一財經日報》,新加坡交易所是目前亞洲第二大指數產品交易所,目前來自國外客戶的交易量已經占到總交易量的50%以上。中國的衍生品市場目前正處于起步階段,有良好的發展前景,新加坡交易所希望發揮其語言文化和地理位置優勢,爭取中國投資者前往投資其指數產品。 艾瑞克透露,歐洲交易所與新加坡交易所已經有了合作關系,共同開發亞洲的衍生品市場。據了解,在新加坡交易所交易量排前五位的經紀機構,可以前往歐洲交易所取得代理席位。 兩位負責人表示,中國的金融衍生品市場還有一個循序漸進的發展過程,尤其是對投資者的教育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此前,金融期貨創始人利奧·梅拉梅德(Leo Melamed)、CME特殊政策顧問桑德蘭(John F.Sandner)坦言,CME 以教育者身份先行進入中國市場,逐步使CME產品在中國銷售,并與中國政府提前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系,投入智力、人力成本未來收獲的將是資金。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