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期貨 > 期市要聞 > 正文
 

大宗商品價格波動昭示未來供需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17日 08:08 中國證券報

  記者 陳亮 北京報道

  近期國內鋼材、煤炭、氧化鋁等大宗商品價格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波動。其中,鋼價在9月份依舊難以收住頹勢;下半年以來平穩回落的煤價最近則在多個地區出現強勢反彈;隨著國內鋁價上漲3.1%,中國鋁業在昨日將氧化鋁出廠價順勢上調了7.6%。

  業內專家指出,盡管鋼材、煤炭、鋁等產品的價格近期走勢不一,但從長期趨勢來看,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產能過剩,解決產能過剩將成為下一階段宏觀調控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鋼價“跌跌不休”

  自今年4月見頂之后,國內鋼價就處于“跌跌不休”的下行通道中。

  這主要是國內鋼鐵資源投放量持續高速增長,令鋼材市場呈現出供大于求的趨勢。數據顯示,1—8月份全國生鐵產量同比增長31.87%,鋼增長28.15%,鋼材增長26.22%,7月份國內中特厚板、中厚寬鋼帶、熱軋薄寬鋼帶、冷軋窄鋼帶產量均比去年同期增長50%以上。

  與此同時,對應的需求卻不能達到如此高的增速。盡管1—8月我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7.4%,與鋼材供給增速大體相當,但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前會長吳溪淳介紹,1—7月我國工業增加值只有16.3%,同時今年7—8月份首次出現月出口鋼材低于去年同期水平,這造成鋼材嚴重供大于求。同時,我國已由上半年的鋼凈出口國變為鋼凈進口國,這主要是由于我國對國外高端鋼材的進口需求一直沒有下降,但一些普通鋼種出口競爭力下降造成的。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數據顯示,到9月末鋼材綜合指數較月初下降了約3%,其中中厚板的跌幅超過10%。

  吳溪淳認為,目前國內鋼鐵資源總體供大于求的狀況更趨嚴重,這是造成

鋼材價格9月份進一步回落的主要原因。

  鋁價順勢而為

  相對于鋼鐵行業的疲軟,同是宏觀調控重點行業的電解鋁行業,目前的情況卻略有不同。

  國內鋁業巨頭中國鋁業昨日宣布,即日起將氧化鋁現貨銷售價格從4330元/噸上調為4660元/噸,上調幅度為7.6%。這是中國鋁業在2004年10月調價后,今年以來的首次調價,這一價格也創出國產現貨氧化鋁價格的最新記錄。

  光大

證券研究所衡昆介紹,盡管電解鋁行業因產能擴張過快受到宏觀調控,但目前市場對鋁材的需求依然十分旺盛。10月份以來國際鋁價大幅上漲6.4%,國內鋁價也上漲3.1%,并終于突破17000元/噸的關口。

  衡昆認為,這給中國鋁業提高氧化鋁價格提供了契機。而且,目前進口氧化鋁的港口交貨價已達5400元/噸,因此提價后國產氧化鋁同進口氧化鋁的價格之間仍存在較大差距。

  國泰君安研究所周明介紹,宏觀調控以來由于下游的支撐,國內的中小電解鋁企業還沒有出現大規模倒閉。周明認為,此次氧化鋁調價后,將加大電解鋁企業的壓力,有利于行業整合步伐的加快,并進而緩解該行業出現的產能過剩問題。

  煤價應聲反彈

  隨著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近期對煤礦整頓關閉的力度加大,以及冬煤儲備的全面鋪開,近期東北、陜西、山西、貴州等地區的煤炭供給緊張,電煤價格開始反彈,陜西榆林地區部分煤種的市場價甚至翻番。

  中國煤炭運銷協會昨日公布的最新數據,也印證了之前業內人士對煤炭供應的預期。數據顯示,今年1—9月全國原煤產量為14.30億噸,其中9月份單月產量只有1.25億噸,按同一口徑數據計算,這較前幾個月產量下降了三分之一。

  盡管最近兩天煤炭股股價上揚反映出市場對煤價的樂觀預期,但也有不少業內專家對此持不同觀點。

  有專家認為,2004年煤炭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60.8%,今年前8個月煤炭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更是達到81.9%,上述投資所帶來的產能將在今后一兩年內迅速釋放。

  中國煤炭運銷協會副理事長武承厚對記者表示,今年由于宏觀調控導致不少耗煤、耗電行業的需求增速放緩,對煤炭的需求將不會像去年那么旺盛,近期市場煤價上漲的持續期應該不會太長,隨著停產整頓的部分煤礦安檢達標后復產,煤炭供給緊張的狀況將會緩解,市場煤價也將會趨于穩定。

  產能過剩亟待解決

  從上述三種大宗商品的分析可以看出,除鋼鐵外,煤炭和鋁也同樣存在產能過剩的隱憂。

  而商務部日前發布的《600種主要消費品和300種主要生產資料商品供求狀況調查報告》稱,鋼鐵、水泥、電解鋁等行業由于幾年間的過分擴張,現在大多正在遭遇著產品價格下跌、庫存大幅增加以及利潤明顯下降的困擾。甚至于作為近兩年

能源短缺的代表煤、電資源也存在著產能潛在過剩的苗頭。

  而產能過剩實際折射出宏觀調控下一步的取向。當前,我國投資、消費、外貿需求都處于高位運行,專家指出,產能過剩不是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而主要是前期投資盲目擴張造成的。我國目前多數行業的產能中包含較多的落后生產能力,如水泥行業新型干法水泥產量僅占全部水泥產量的三分之一。解決供給過剩的基本出路不是進一步擴大需求,而是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更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和技術落后的生產能力。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范劍平認為,解決產能過剩將成為下一階段宏觀調控面臨的主要難題。他日前指出,宏觀調控政策的基本取向應保持穩定,不應再加大緊縮力度。隨著經濟周期階段性變化,三大需求來自市場的自發性回落因素逐漸增多,應引導內需在適當的增長平臺上穩定運行,使經濟繼續保持活力,防止出現通貨緊縮的趨勢。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