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期貨 > 期市要聞 > 正文
 

日成交達幾十萬手 倉單市場悄無聲息中逐步壯大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31日 09:35 第一財經日報

  本報記者 柏亮 發自北京

  在中國的大宗商品流通體系中,除了期貨交易所、電子交易批發市場,還有一類默默地運行著的現貨倉單交易所。

  “目前,這類交易所已有兩家,另外一家不久將在北京開業。”北京納佰商業經紀
有限有限公司(下稱“納佰公司”)業務總監張永對《第一財經日報》說,“我們這個行業很少作宣傳,但是交易量并不小。”

  納佰公司是倉單交易的經紀公司之一。在現貨倉單市場,已經形成了一個類似期貨市場的行業結構。倉單交易所

  現有的現貨倉單交易所包括河南洛陽的聯合商品現貨交易所(下稱“聯商所”)和南京國際倉單交易所(下稱“南交所”),而據聯商所一位人士介紹,兩家交易所為同一法人(以下統稱“倉單交易所”)。

  掛在聯商所網站上的介紹顯示,南交所是經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核準,由世亞高科技產業有限公司主辦成立的全圍性商品現貨倉單交易所。目前南交所與聯商所聯合,共同組織交易商參與商品現貨倉單交易,實現了南北兩地市場的業務合并,形成了全國統一的大市場。

  倉單交易于1997年5月17日經國內貿易部(現為

商務部)批準,1998年1月22日國家經貿委、
證監會
、國內貿易部等當時八部委對商品現貨倉單交易這種新型現貨交易模式進行了論證和定位。

  倉單交易所介紹稱,交易所為國內外現貨交易商提供交易平臺,組織交易商參與花生仁、白砂糖、玉米、油菜籽、大豆、小麥、稻谷等商品現貨倉單交易,同時開通電腦交易等功能。“準期貨交易”

  張永介紹,倉單交易所的一個倉單就是一個1年期的遠期合約。

  倉單交易所的倉單標準設計與期貨倉單標準有所不同,比如玉米合約每批(相當于手)為1噸,最小變動價位2元/噸,漲跌停板為上一交易日核算價的±30元/噸。交易服務費1.5元/噸,交收服務費3元/噸。最小交收量,提前交收每次最少提出交收量為10批,按期交收最少交收量為1批;最大交收量,每位法人每交貨月允許按期交收的最大數量為500批,每位自然人為100批。

  一般情況下合約到期交收,但是如有需要也可以在未到期時申請匹配交收,類似于期貨的交割方式。

  一位期貨界人士說,這種倉單交易“像是期貨,實際運作原理相當,但是運營成本比期貨低”。

  張永說,與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相比,倉單交易所的交投比較活躍。一般電子交易市場每日交易約幾千手,而倉單交易每日能達到幾萬甚至幾十萬手。不過與期貨市場相比要略少一些,比如國內大豆期貨每日交易達二三十萬手,倉單交易只有在極少數的情況下才能達到這個數量,其中玉米于去年創造了日交易52萬手的紀錄。

  不過,因為期貨合約的每手標的要超過現貨倉單市場,如玉米合約每手為10噸,為倉單市場10倍,因此相比期貨市場,現貨倉單的交易量要打折扣。“投機資金占約80%”

  各地區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場,一般只有帶現貨基礎的法人機構才能參與交易。

  在倉單交易市場的介紹里,稱其“為國內外現貨交易商提供交易平臺”。不過,現時的倉單交易中存在個人投資者。張永說,機構投資者主要是相關的現貨企業,比如各地的糧食企業,而個人投資者主要是在市場中投機套利。

  他說,“倉單交易市場投機比較方便,市場交投比較活躍,投機資金占資金總量的約80%左右。”

  道通期貨北京營業部副總韓誼認為,倉單交易對投機基金的吸引可能是很大的,但在合約的嚴謹以及設置上,期貨更加細致,更滿足企業避險需求。

  “因為他們的操作方式主要是差價交易,與現貨掛鉤的相對較少。”韓誼說,因此在價格發現和套保功能上,與期貨相比有所欠缺。200家經紀公司

  跟期貨市場一樣,這些投資者也是通過經紀公司(又稱為代理)在倉單交易市場進行交易。張永介紹,目前這類商業經紀公司全國有200家左右,它們專業代理倉單交易市場的業務,類似于期貨經紀公司。

  根據《聯合商品現貨交易所有限公司代理及攤位管理辦法》,代理是指依照聯商所規定,為聯商所發展交易商并為其提供交易咨詢、交易培訓服務及提供上網交易條件的行為。聯商所根據各地區經濟發展狀況,在全國縣市(含縣市)級以上的城市,預置一定數量的攤位,申請人以交納信譽保證金或達到規定的最低交易資金的方式取得交易所的攤位使用權。

  但是與期貨公司相比,這類商業經紀公司的門檻相對較低。市級代理注冊資本金的限制為10萬元,交易履約金不低于20萬元,市級總代理注冊資金在100萬元以上,交易履約金不低于100萬元;而期貨經紀公司需要3000萬元以上的注冊資本金。

  張永介紹,倉單交易所的代理機構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和南部,目前在北京只有兩家,除了他本人所在的公司(2000年開業)外,另外一家已于今年夏天開業。

  這類代理機構與期貨公司的收益模式也有所不同。代理機構不收取客戶任何費用,而是根據交易量直接從交易所得到手續費返還(由倉單交易所直接收取客戶手續費),如果代理機構業績出色,將獲得一定的返還優惠。因此代理機構之間的競爭主要集中在培養自己的經紀人,發展更多的客戶。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愛問(iAsk.com) 共找到相關網頁約144,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