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期貨 > 期市要聞 > 正文
 

中國需求因素發揮作用 大宗商品價格與美元脫鉤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03日 08:33 中國證券報

  陸承紅

  商品價格和美元脫鉤

  長期以來,以美元報價的商品價格與美元匯率之間有著較強負相關性:美元貶值時,商品價格上漲;而當美元升值,可能引發商品價格下跌。因為美元疲軟降低了非美元計價國家
商品價格,可能會激發買入持有。另外,美元貶值時假設相同非美元成本狀況下,由于維持本國成本必然導致對外出口時美元報價上升,這樣整體墊高了商品美元價格。2002年到2004年底,美元貶值30%,黃金上漲57%,原油上漲112%,銅上漲了116%。但是進入2005年后,這種關系發生了變化,今年到目前為止,美元升值8.5%,銅價上漲了20%,黃金價格持平,原油上漲了46%。

  筆者對幾種主要商品和美元匯率走勢進行對比,為了突出美元匯率和商品關系,采用美元倒數形成和商品正相關比較。黃金作為最具有金融屬性商品,由于身兼保值硬通貨功能,因此和美元匯率負相關更加明顯。但是今年5月以來,黃金也擺脫了美元上漲消極影響,獨立上漲了一個波段。不過,最近它重新密切了和美元的關系。

  作為不可再生戰略物資的石油,其價格上漲更是充分體現了對未來供求關系緊張的預期心理,尤其遠期價格整體提升,更加體現了這種預期。當然,其中資金推動提高了其大約30%價值。金屬銅供需關系雖然有所好轉,但是由于不少銅被作為融資抵押標的物,沉淀在資本控制者手中。而由于精煉廠產能利用率繼續維持較低水平,短期內銅的可獲得量依然處于緊張局面。所以金屬銅、原油在美元走強情況下保持了良好的上升勢頭,尤其在今年5月,它們和美元關系基本脫鉤。我們可以把美元指數的倒數,理解為相對美元的一攬子貨幣(假設為X元)對美元的匯率,因此銅價和X元匯率比值,就可以認為是以X元計價的銅價。筆者把它和“以英鎊計價的銅價”以及“美元計價銅價(LME)”進行比較,美元價格一直在刷新新高,而英鎊圖表和X元圖表7月下旬分別突破1995年和1989年歷史高點。雖然三張圖表高低點有所差別,但是大體走勢基本一致。無論以何種貨幣計價,商品價格主要受商品自身供求關系影響。

  長期以來,美國經濟占據世界主導地位。當美元上漲時影響其產品出口,從而影響到工業生產增長;而當美元下跌時,其產品出口前景好轉,國內工業生產增長加速。比如歐元匯率從1.1下落到0.84,正好是美國經濟滑坡階段;而歐元匯率從0.84一路上升過程,也是美國經濟快速回升過程。作為工業原材料的銅、石油等,價格漲跌(供求關系)緊跟工業生產景氣周期,自然而然間接和美元走勢掛上了鉤。

  但是自2003年開始,全球經濟開始劇烈感受到中國力量。中國經濟快速增長,主要來自初級產品制造以及基礎建設。得到“全球工廠”稱號的同時,中國需要大量各類工業、能源原材料支撐。適逢全球經濟復蘇,加上中國需求增加,引發商品供需緊張。

  同時,商品供需緊張通過資本市場被進一步擴大,以退休基金、共同基金和對沖基金組合而成的各類資金大量涌入商品期貨市場。各種基金進入商品市場出于不同考慮,對沖基金主要考慮美元貶值下的保值問題,商品指數基金更多基于供求關系可能帶來的商品牛市。于是,銅、原油等商品供需緊張引發價格上漲,價格上漲更誘發資金全面推動,這樣雙重追捧,導致了價格螺旋式長時間上漲。

  中國因素和倉單控制是脫鉤原因

  就如美國前幾年對世界經濟所起到的作用一樣,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推動力已經顯現出來,對原材料影響力更非一般經濟體可比。由于西方國家對銅很大一部分需求已經被中國所取代,而中國目前經濟增長速度仍然保持較高水平。雖然歐洲和美國銅消費下降,但是由于中國支撐,全球銅消費同比下降被壓縮到很小范圍內,供需關系依然保持缺口狀態。因此在歐洲經濟體全面滑坡,歐元下跌,導致美元上漲,進而逐步動搖美國工業生產增長之際,銅價沒有間接和美元匯率掛鉤。

  目前銅期貨市場中,用以對沖美元貶值風險的相關保值和對沖買盤已經離開市場,資本對供需緊張放大正在慢慢消退。但是對沖基金是否介入市場做空,顯然受到目前升貼水結構震懾。商品指數基金依然在支撐銅價,遷倉收益讓它暫時沒有離開理由。事實上銅和美元匯率之間關系的脫離,并不很奇怪。因為隨著庫存長時間下降,過剩并沒有如預期般很快到來;而同時倉單控制手段和庫存融資手段,成為另類銅需求,空頭投機者被迫回補空頭部位。

  特定時期美元對商品缺乏影響力

  雖然目前還不清楚銅實際供需臨界點何時出現,而且類似倉單控制的虛擬需求能夠維持多長時間和多大強度,但銅價轉變總會到來。雖然美聯儲小幅升息步伐不會改變,但是美元升值道路能否延續,顯然受到美國雙赤字影響。當美國經濟增長放緩,美元繼續貶值之路時,投資者也不要期待美元匯率會再次對商品價格有所提振。美元走勢可能在某個波段被投資者用來作為波動因素,但是最終決定商品價格的還是其內在供求關系。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