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淡季創新高預示著什么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01日 08:16 中國證券報 | |||||||||
主持人:陳亮 嘉賓:中國銀河證券研究中心李國洪 四起事故是誘因
主持人:在冬季取暖油儲存期到來之前的7月底8月初,是石油需求的相對淡季。但是,在北京時間7月29日,紐約商品交易所西德州輕質原油(明年1月1日交割的期貨)盤中價格一度達到63美元/桶以上,創出自第一次海灣戰爭以來的新高,收盤達62.93美元/桶。9月份原油期貨價格在7月29日(當地時間)也再次突破每桶60美元,收盤價達到60.57美元。此外,布倫特原油比前一交易日也上漲了0.61美元/桶,達到59.37美元/桶,位于上次高點附近。近日世界主要交易市場的原油和成品油價格或創出新高或漲至新高附近,是受什么因素的影響? 李國洪:我認為,最近接連發生的四起生產事故,是刺激國際油價在淡季走高的主要誘因。 日前,英國石油公司北海油田和墨菲石油公司在路易斯安那州的一家煉油廠均發生起火事故。7月27日下午,印度最大的石油鉆井平臺也突然失火,鉆井平臺完全坍塌,印度全國石油天然氣產量因此減產近三分之一。7月28日夜間,英國石油公司在美國德克薩斯市的煉油廠(美國第三大煉油廠)又發生爆炸。由于人們擔心,這一系列的事故可能會影響原油和成品油的供給,所以買方不斷入場囤積石油,令油價突然間上升。 供不應求的預期已確立 主持人:從上述四起事故可以看出,除印度鉆井平臺大火需要兩年修復外,其余短期都能修好。我們知道,世界石油的生產主要集中在中東地區,印度的石油產量很小,減產三分之一不會影響世界石油的供給,可見事故本身并未引發國際石油的供求失衡。國際油價對事故為何反應如此強烈?除事故因素外,國際油價上升的深層原因是什么? 李國洪:背后深層原因應該是人們對世界石油遠期將供不應求的預期已經基本確立。基于此,每隔幾年,國際油價就會向上跨一大步。 目前世界上已探明的原油和凝析油剩余可采儲量為1654.7億噸,而全球石油年消耗量為33億多噸,可用50.14年。石油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戰略性商品,也是非再生資源。由于埋藏較淺的低成本油田現在基本上都已被發現,而埋藏極深的石油即便是未來可能被發現,因成本原因也不可能大量增產。業內預計,世界石油產量將在2015年以前達到頂峰,并隨后出現逐年遞減的現象。 但是,隨著全球經濟的增長,全球用油量在目前每天8000多萬桶(1年約300億桶)的基礎上卻會不斷上升。石油全球供不應求的局面即會出現,而且這種預期是非常明確的,正是這種預期迫使國際油價每隔幾年就上一個臺階。 高油價支撐石化景氣周期 主持人:除了煉油企業之外,石化行業的上市公司,對高油價的承受能力如何? 李國洪:石油是石化工業的原料,油價是石化周期的風向標。在一定范圍內油價的上升會帶動多數石化產品價格上升,促使行業收入、利潤增長,因此,漲勢的油價是石化景氣周期的標志,下跌的油價則是石化下降周期的標志。 今年上半年,國際油價上升了39.48%,世界主要石油石化公司平均業績增長在40%左右,我國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石化集團共實現利潤1156.6億元,同比增長36.8%。我預計,2005-2008年全球乙烯仍然會供不應求,加之今后國際油價還會繼續創出新高,整個石化景氣周期至少要延長到2008年。因此,至少到2008年之前石油石化企業的利潤仍可大幅增長。 但我們也應注意到,對于不能完全覆蓋石化產業鏈的公司,對高油價的承受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而大型石化公司可以在不同石化產品之間調整,更多地生產能夠及時向下游傳導價格的產品。我們測算,75美元左右應是上海石化、揚子石化等公司可忍受油價的上限。但事實上,這一測算還沒有考慮公司產品結構的變化,因此上海石化、揚子石化等公司實際可忍受的高油價應該比我們測算的還要高得多,故在2008年景氣周期變化以前投資者還可以繼續增持石化類股票。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