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價觀察專題調研(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11日 14:17 商務部網站 | |||||||||
我國紡織品出口在今年1月起卸下“被動配額”枷鎖后,又不得不進入一個自我限制的時期,紡織品出口進入“主動配額”過渡期,企業將進入更嚴峻的新配額時代。專家認為,由于紡織行業產能的擴大和市場總量的增長,2005/2006年度棉花價格可能維持高位運行。 當前我國紡織產業鏈主要存在五個失控環節:
首先是棉花供求數量的統計數據失控。無錫第一棉紡織廠副廠長邵嘉祥介紹,直到現在國內還沒有權威部門發布棉花供求統計數據,企業只能通過各種民間機構公布的數據指導生產經營,而來自不同機構的數據往往出入很大,令企業無所適從。例如今年3月份,在70萬噸進口棉配額預分時,有關機構統計2005/2006年度我國棉花市場的供需缺口是150萬-200萬噸。但在6月召開的上海國際棉花會議上,中國紡織協會副會長史建偉預測,2005/2006年度,我國棉花市場供需缺口為320萬噸,同時,今年我國棉花面積減少10%,為7680萬畝,總產量576萬噸,總用棉量885萬噸,用棉缺口占國內棉花年產量的50%以上。邵嘉祥認為,目前許多紡織企業的庫存僅夠維持生產一個月左右,如果這一預測屬實,多數紡織企業明年將失去原料來源,新一輪“棉花大戰”迫在眉捷。 其次是棉花質量失控。目前全國各棉花主產區所產棉花異型纖維含量普遍超標,部分新疆兵團棉的異型纖維也有回潮,使得紗布產品質量無法滿足客戶要求。無錫第一棉紡織廠現在雇傭了400-500個臨時工揀棉,許多紡織企業大量招工揀棉,但異型纖維問題還是不能根本解決。更有甚者,目前對異型纖維的質量標準也沒有判定依據,由此產生質量問題,帶來退貨、賠款、退單屢見不鮮,令不少紡織企業一籌莫展。 第三是棉紗產量快速增長將帶來棉花價格失控。今年5月國家統計局公布了當月的棉紗產量為115萬噸,而去年同期為90萬噸。新一輪高新設備的投產還在延續,預計棉紗產量將繼續增加,今后產品、質量、價格的競爭將更加激烈。棉花價格受到市場規律的影響,今年新棉價格預計將不低于去年,企業都有買漲不買跌的心理,當棉花供不應求時,很可能出現眾多企業搶購造成哄抬棉價的局面。 第四是出口秩序混亂帶來成品價格失控。北京棉花展望信息咨詢公司分析師李仁介紹,眼下困擾紡織企業的主要問題是七、八月份甚至整個下半年的訂單沒有著落,因為輸歐紡織品配額大部分的利用率已過半,期望值并不大,紡織企業主要是為明年的出口配額打基礎。目前,紡織企業十分關注中美談判的結果,但美方的態度似乎并不友好。由于害怕美方在本月就對七類設限紡織品封關,國內簽了外供單子的棉紡織服裝企業加班加點趕貨,裝運。據海關統計,僅從5月27日至6月20日的25天時間里,棉制針織襯衫、棉制褲子、棉及化纖制內衣的輸美清關率達到44.1%-46.3%,化纖制襯衫也達到25%左右,七類產品的清關率均己過半,有幾類甚至達到80%-90%。業內據此認為,再有一兩個月的消化,許多紡企、服裝廠可能會無單可做。紡織企業紛紛將目光轉向國內市場,一些產品的價格大幅下跌了20%-30%,惡性價格戰的苗頭已經出現。價格戰勢必擠干企業利潤空間,使企業進入返困階段,一批企業將倒閉。 第五是進口棉花價格失控。中國進口的棉花絕大多數來自于美國,因此,美國棉花的價格變化對中國棉花市場影響巨大。今年從美國進口的棉花價格跌宕起伏,5月份美國棉花價格曾經下跌,近日又出現回升。對于美國棉花價格的變化,國內紡織企業只能被動接受。目前美國棉商中有一種中國棉花“缺口論”,他們普遍認為,中國下一步將大量進口美國棉花,并想借此抬高棉價引誘中國紡織企業入“套”,以賺取更多利潤。而過度依賴進口美國棉花還加大了中國紡織企業的經營風險,因為途中運輸需要近兩個月的時間,兩個月內市場可能出現很大變化。另外,國際貿易規則的可操作性等也會制約生產企業。 2005年度,我國棉花市場總體情況是面積趨減、需求增加,包括中國、美國在內的全球主要棉花生產國產量小幅下降,消費有所增長,當年資源產不足需的狀況將再次出現。據ICAC(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預測,2005年度國際棉花價格平均為58美分/磅,較本年度提高6美分;USDA(美國農業部)預測,2004/2005年度全球棉花產量為2329萬噸,較本年度減少250萬噸。中國棉花協會調查統計表明,今年全國棉花播種面積在7680萬畝左右,比上年減少855萬畝,減幅達10%,如果后期氣候正常,預計總產量可達576萬噸左右,比上年減少56萬噸。 全球棉花主要生產國和消費國基本上為中國、美國、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其中我國不僅是全球第一大棉花生產國,同時也是第一大棉花消費國,且國內棉花產需之間的短缺程度較大,因此我國也是全球第一大棉花進口國。本年度,我國棉花產量及進口量均占到全球的四分之一,消費量則占到三分之一。美國作為全球棉花第二大生產國,本年度棉花產量占到全球的五分之一,其棉花出口量則占到全球的五分之二,名列第一。綜合中美棉花進出口情況可以發現,中國進口的棉花絕大多數來自于美國,因此,美國棉花的價格變化對中國棉花市場影響巨大。根據ICAC的預估,今年新棉上市時,國際棉價預計為60美分/磅以上,折國內到岸完稅價為13000元/噸。據此分析,在7月份以后氣候正常的情況下,2005年度國內新棉價格將基本穩定在12500-13000元/噸,折籽棉收購價在2.7元/斤左右,仍將維持高位運行。 影響棉花價格的不確定因素。雖然國內棉花供求關系產不足需的基本格局沒有實質性改變,產需缺口仍然存在,但美歐等國家與我國的紡織品貿易摩擦、美元匯率持續走高、人民幣升值等不確定因素會直接影響到紡織品市場,從而影響棉花的價格。特別是剛剛過去的5月份,美國擅自啟動對我國7種紡織品限制措施,數量限制將持續到今年12月31日。同時,歐盟也提出對我國紡織品設限,雖然在最后時刻中歐經過艱難磋商達成一致,歐盟放棄設限決定,但我國也做出將主要的10類商品增幅限制在8%-12.5%的讓步。 相關報道: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