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基金學苑理財 > 正文
 

基金為盾 打出漂亮翻身仗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07日 09:10 新聞晨報

  ◎ 理財一定要攻防兼備。高、中、低風險的產品都要配置一部分,這樣才能有把握地實現自己的目標。

  ◎ 通過波段操作,定點投資,買指數基金一樣能賺錢。

  ◎ 理財真不是懶漢活,要想錢生錢就要不辭辛苦。

  大可是一個網民,更是基金高手。在基金公司的朋友推薦下,9月中旬的一天上午,在一家科技園區的外企會議室,記者見到了他。今年本命年的大可,是典型的IT人士形象,整潔、直接、聰明。落座,談話直奔主題。思路清晰的大可一下子就把握了采訪的主線,于是從原始資本積累,到股市深度套牢,到利用基金重組投資部隊,終于打出漂亮翻身仗,一一道來。

  小負 初涉樓市未得金

  學理工出身的大可1988年走出大學校門,工作兩年后,正好趕上中國股市起步。

  當時工資才400元,車間里面的同事建議集資炒股,20個人,每人5000元,湊齊10萬元就成了一批原始的“私募基金”。私募基金入市的第一筆就買了1991年上市的深金田(如今已退市)。“短短3個月,股價就翻了一番。我們那個開心呀,感覺股市的錢真是好掙!”回想當時日進斗金的“紙上富貴”,大可很感慨。

  有了這番涉水成功的經歷,大可又毫不猶豫吃進了100張認購證。“1992年最瘋狂的時候賺了100多萬元。”也許股市的錢來得太容易,大可很快就把資金兌成真金白銀,花了50萬元在江蘇昆山一帶買了一套大房子。

  但是,初次投資樓市,并沒有給大可帶來驚喜。1992年正是海南房產泡沫破滅的時候,大可投資的昆山房產正趕上樓市大蕭條。在之后的10年當中,大可娶妻生子,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這套房產始終如一,一直沒有走出被套的尷尬。

  2000年,上海及周邊地區的房產開始冰雪消融,2002年樓市發展走上高速通道。10年的耐心終于耗到了盡頭,

房價剛剛恢復到當初的購入成本,大可就迫不及待地將手中的房產拋出了。之后的兩年,樓價上足馬力一路狂飚更是出乎大可的意料。“當時感覺樓價已經過火了,所以就沒有再追。”

  現在看起來,與樓市的這場10年交戰,著實打擊了大可在樓市方面的投資信心,也令他錯過了一個財富落英繽紛年代,與再度暴富失之交臂。

  慘敗 股票市值被腰斬

  如果說,大可投資房市算是略吃小虧,那么后來股市上的經歷,可以說是大大的敗仗了。

  由于早先大可在股市中的所向披靡,在親戚朋友中建立了威信。2000年,一幫親戚們集資一筆錢,要求大可做幕后軍師。盡管當時的大可已經是衣食無憂的白領一族,有體面的工作不菲的薪水,但他“想為大家謀些福利吧”,于是自己也拿出部分積蓄,湊齊200萬元,熱氣騰騰殺入股市。

  喜怒無常的市場沒有讓大可再次嘗到甜頭。2001年“6#zhPoint#14”之后,大盤就掉頭下行,進入了綿綿的熊市通道。

  成本在兩千點附近的募集資金很快開始縮水,到2003年時,已經攔腰被斬去一半。由于大可所處磁卡芯片行業,2001年正是鼎盛時期,出于對自身行業的看好,大可在股市上也購入了不少類似的公司股票,像天津磁卡(資訊 行情 論壇)等。結果沒過多久,科技股大跌,手中的股票市值也隨之跌去近半。他幾乎對市場失去信心。

  盡管親戚們還一如既往地信任大可,但面對損兵折將過半的慘痛局面,他不得不痛定思痛,認真反思并尋找解套的出路。“我意識到不能死盯股票,要轉換思路了。”

  重整 多配置防御武器

  分析前幾年的作戰方案,大可發現真正的問題不是出在“戰術”上,而是整體的“戰略”有問題:沒有防御之盾,強化進攻性的同時卻集中了巨大的風險,結果往往一敗涂地。

  “理財一定要攻防兼備。高、中、低風險的產品都要配置一部分,這樣才能有把握地實現自己的目標。”大可總結出這樣一條“血的經驗”。2003年年中,大可終于找到令他鐘情不已的防御武器——指數基金。

  “指數基金有句口號,就是賺了指數就賺錢,這確實有一定道理。”大可在他的一篇帖子中分析道:“從較長的時間段來看,公司會因各種原因從輝煌到消失,但指數卻是唯一不會消失的(除非證券市場關閉),可能10年以后(也許用不了)我們的指數會到達10000點,但指數成分股可能面目全非,投資某公司會賠錢,而投資指數則肯定賺!”

  大可決定把指數基金納入投資組合,這樣在每一次行情到來之前,先購入指數基金,以把握住初期全面普漲的機會;等到局面明朗之后再針對性介入單只股票。他重新部署了自己的投資軍隊:主力軍——20%股票,20%指數基金,后備軍——60%流動資金。(2004年底,貨幣市場基金出現之后,大可遂用貨幣市場基金代替了流動資金。)

  翻身仗 不賺指數也賺錢

  盡管當時是沖著“賺了指數就賺錢”走近指數基金的,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大可發現也不是那么回事。從2004年5月以后,指數就步步下行,如果一直把指數基金窩在手里,也是難免被套,更妄論賺指數就賺錢了!

  “實踐證明,在熊市中,指數基金的防御作用更大,而通過波段操作,定點投資,買指數基金一樣能賺錢。”大可為自己的發現興奮不已。他在論壇上和

  基友們一起分享關于斬倉后空倉的熊市投資心得:“因為看空大盤,比如在1550-1500點斬倉,賬面已經形成損失,此刻心理最不穩定,壓力卻是最大的……為了克服害怕政策井噴而踏空的心理狀態,可以在一定的指數點位進行指數投資。比如1500點破位后,每個人對底部的判斷是不同的,此刻你就是專家,在1450點,1400點,1350點各準備一批資金抄底就行了,不用管市場會在哪里見底。一旦大盤反彈,你的股票未必是熱點,但指數投資還是有獲利空間的。盡管收益未必很大,不過比起股票補倉不慎造成的損失來講,要好得多。”

  大可的實戰操作簡單樸實,卻相當有效。

  他在大盤下跌的過程中,以目標點位分批買入指數基金,達到一定的目標收益(如8%)之后就果斷贖回。20%充當主力軍的指數資源用完之后,如果大盤還在繼續下行,就將貨幣基金轉換為指數基金,繼續買進以降低申購成本。就這樣,大可今年抄到了千點的大底。用指數基金打好了防御工事,大可就利用20%的資金做一些高風險的投資。“有了設防,買股票的信心和感覺就不同了。”

  數月后的戰績是,股票部分賺了80%,指數基金部分賺了10%。而同期大盤指數漲幅幾乎為零。大可一直很強調:盡管指數基金部分不會帶來太高收益,但沒有這后方的穩固,就不會有股票的80%。

  組合拳 投資基金會取巧

  有了基金的防御工事,大可的投資理財開始游刃有余。

  他笑稱,自己不算真正的有錢人,所以很在乎交易成本的高低。為此,他不惜辛苦把資金從工資卡搬到興業銀行,以利用銀基通做網上操作。這樣,他買華安180指數基金,1萬元申購費用要便宜90元。而且和華安現金富利基金(貨幣基金)做轉換時,交易費用為零。不要小看這些費用,要知道股票基金的申購贖回費加起來一般有2.5%,而網上買來的指數基金才0.6%,中間的差距接近于1年期存款的稅后收益了。“理財真不是懶漢活,要想錢生錢就要不辭辛苦。”曾經輕輕松松從股市賺錢的大可,現在的理財觀念卻那么樸實和現實。

  大可對巧用貨幣基金也很有心得。他笑稱,后來紅遍媒體的“巧用信用卡消費,借記卡買基金”始作俑者就是他。利用信用卡50天的免息期,把本需消費支出的錢用來買貨幣基金,賺取其中差價,雖然是小錢,卻可以集腋成裘。

  他對基金組合也是癡心一片。當他把基金當作“盾牌”使用時,他選擇指數基金、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個人很難同時投資數只債券品種,而且不能進行債券回購的操作,所以我就利用基金來達到債券組合目的。”今年博時6號(短債基金)發行時,看中了它的申購贖回免費,可以替代部分貨幣基金的功能,大可遂買進不少。“當然,我真正鐘情的還是指數基金,以后如果出現對沖基金、重組基金,我也會參與一把。”大可如是坦言。

  走出了當年股市敗走麥城的陰影,大可對理財越來越有感覺。他現在除了對募集資金這塊采用組合兵團外,自己的整體家庭理財,給兒子的專項教育資金,都設計了不同的投資陣型,攻防兼備,各有側重。像兒子的理財賬戶,保守投資就要多一些,60%以上都是類似債券基金、貨幣基金等穩健品種。

  少了當年如坐云霄飛車的刺激和驚喜,也許10%、20%的投資收益讓人感覺平淡如水,但安全和踏實,是如今大可理財所追求的境界。

  在IT行業闖蕩多年的他還笑言,以后想改行做理財規劃師了。(晨報記者 范恩潔)

 [1] [2] [下一頁]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24,300,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