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息是重要議題 經濟與企業獲利影響美股后勢2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7月03日 15:19 上投摩根 |
美國房市持續降溫,美國經濟朝軟著陸方向前進 ◎ 房市降溫對消費影響程度仍待觀察 美國房市降溫已是市場共識,投資人關心的是房市降溫程度大小。美國房市景氣在去年夏天達到高峰后,各項指標都出現明顯滑落,尤其在Fed持續升息下,目前房貸利率已出現明顯上揚。30年固定房貸利率過去一年從5.5%升至目前的6.7%,使房市景氣同步反向下滑。以近期房市買氣來看,房屋成交比重較大的成屋銷售持續下滑、出現近4個月低點,而新屋銷售則自低點出現連續第三個月反彈,房貸申請數量也出現止跌走穩,反映房市買氣快速下滑后暫時止穩;若就領先指標來看,5月NAHB房市調查指數再度下滑、降至1995年6月以來新低,新屋開工短暫出現反彈,建筑許可則出現連續第四個月下降,加上Fed仍未停止升息將使房貸利率維持近年高點,故下半年美國房市仍將呈現降溫。目前來看,房市應該不會出現快速泡沫并嚴重沖擊美國經濟,剛公布的新屋與成屋銷售數據都比市場預期要好,說明市場原先過度悲觀,不過由于房市降溫趨勢并未改變,故對未來消費的影響程度仍須觀察,第二季以來包括每月零售銷售與消費支出已出現走弱,JPMorgan預計今年Q2美國民間消費增長將下滑至2%。 ◎ 就業市場仍屬緊俏,企業支出將彌補消費減弱空缺 另一個影響消費的則是就業市場。雖然美國公布的4、5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幅不如預期,不過若從每周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來看,6月以來每周平均維持在約30萬人水平,相較4、5月分別31.5萬與33.4萬人已有所改善,JPMorgan預計下周(7/7)公布的6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幅應可回升至17萬人、失業率維持在4.6%低點,整體美國就業市場仍屬緊俏下,可以降低房市降溫與利息調升對民間消費意愿的沖擊。 在民間消費由強轉弱下,預計企業支出將成為維持美國今年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高盛預計今年美國經濟增長3.5%,其中民間消費僅增長3.1%,不過企業固定投資將穩健增長8.9%。高盛評估,目前美國企業財務結構是過去30年以來最佳狀態,企業手中合計擁有1,930億美元的超額現金部位(相較長期平均),制造業產能利用率已達到過去30年平均水平80%之上,在企業持續獲利增長下,將更有意愿增加資本投資,預計今年將有高達4,500億美元用于資本支出之上,而Fed對企業資本支出的調查也顯示出企業持續增加資本投資的意愿。 ◎ 經濟朝軟著陸方向前進,發生滯脹機會不大 近期在通脹增溫與經濟數據轉弱的擔憂下,部份人士開始提出滯脹(Stagflation)的風險,不過目前發生的機會并不大。以目前的經濟情勢與1970年代的滯脹背景作比較,當時商品(Commodities)供給出現明顯短缺(有超過20種不足),不過目前僅少數供給不足(如鋼鐵、銅等),尤其石油庫存仍處在5年平均水平之上;當時每年存貨增長高達12%,不過去年存貨增長僅3.4%;當時非農企業生產力僅1%,目前約在2.5%;當時每年勞動成本上揚達8%,目前僅0.3%;當時M1和M2貨幣供給增長分別達7%和9.3%,目前僅分別為1.7%和4.7%。由上述種種數據來看,目前和當時發生滯脹時的經濟背景仍有段差距,尚不用過度擔憂將發生滯脹。 升息仍是市場重要議題,經濟與企業獲利影響美股后勢 ◎ Fed升息過后,持續關注經濟數據變化 由于經濟表現依舊是下半年Fed利率決策重要關鍵(8/8、9/20、10/24、12/12),因此未來仍須密切關注美國經濟數據變化。雖然利率期貨市場對于此波升息高點平均預期為5.5~5.75%,不過部份券商已認為Fed最終可能升至6%,故對美股投資人而言,升息雖已漸入尾聲,但現階段Fed利率政策的風險仍無法消除。 ◎ 7月中旬起,美國企業財報消息將再度受到市場矚目 自7月中旬開始,將進入美國企業發布第二季財報的旺季,目前市場預計S&P 500企業第二季獲利增長可達到11.9%,有機會出現連續12季增長達10%的紀錄,不過增長力道較第一季放緩,也使得近期美股走勢疲弱。由于1950年以來僅有一次企業獲利超過12季都達到10%以上,若企業財報結果偏向正面,則美股應有機會出現反彈。相較于第二季各類股獲利增長預期情況,能源類股獲利增長仍將高于其它類股,預計可達26%,包括原物料、公用事業、金融、科技、電信等類股獲利增長都可達10%以上,而消費相關與健康醫療類股獲利增長則不到10%。7月份財報旺季除了關注第二季度銷售收入獲利之外,市場更關注企業對第三季度的銷售收入展望,目前市場仍樂觀看待今年下半年企業獲利增長情況。預計S&P 500在Q3企業獲利平均可增長15.3%、Q4達14.7%,只要未來企業獲利增長動力仍在,對于美股而言都將是意外的利多消息。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