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經理 頻繁跳槽利小弊大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07日 08:24 中國證券報 | |||||||||
江蘇 蘇越 據粗略統計,截至去年年底,2004年共有55只基金的基金經理發生變動。可以說,人才的自由流動是市場經濟發揮調節作用的產物,所謂“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如果真能夠發揮自身優勢,給新雇主帶來更大的投資業績,那么顯然這種流動是合理健康的。
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基金經理的頻繁流動,并未使基金業的整體理財水平得以較大的提升。此波股改行情,基金重倉股跑贏大勢的少之又少,整體漲幅落后于綜合指數(資訊 行情 論壇),在不少時間段甚至成為拖累大盤的累贅。如果說按照基金自詡的投資理念以中長期為主的話,那么基金經理的頻繁跳槽則更耐人尋味了。一方面鼓吹長期投資理念來掩蓋其投資業績與水平的差強人意,另一方面卻為謀求更高的薪酬待遇等而棄持有人的利益而不顧。 基金業人才流動性頻率過高,顯然最終必定會影響其整體投資策略。投資宗旨如果缺乏了連貫性,在很短的時間內一批一批的更換基金經理,基金的業績必定會受到影響,只有穩定的管理團隊才是長期業績保障的基礎。目前我國歷任基金經理的平均任期只有18個月,流動速度排名在世界市場的前列。而美國基金經理管理一只基金的平均時間為5年左右。過于頻繁的流動,所導致的結果將是利小弊大的,會給整個行業帶來浮夸的工作作風。不能夠靜下心來提高自身的投資業績,優勝劣汰的機制也就更無從談起了。 由于A股市場整體成立的時間不長,證券投資基金開始運作的時間周期更短,多方面造成真正的基金經理人才的極度匱乏。基金經理行業并不是個吃“青春飯”的行業,也不是靠書本知識、靠一批沒有實戰投資經驗的教授博導能培養出來的行業。在很多時候,更需要的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市場感覺。靠四處挖角來擴充自己的地盤實力并非基金管理公司長久發展的大計。不能抵御誘惑的資金管理人才,日后必定也留不住。基金公司目前最缺乏的是賴以長久健康發展的企業文化,能夠留住人才,并使之在自己崗位上能發揮更大的潛能,而不只是利益上的誘惑,才是真正的用人之道。中國的基金業迫切需要更多地管理人才,而不是現階段的日趨白熱化的盲目人才爭奪戰。只有更多地熱愛這個行業、以為持有人謀取最大利益的管理人大量涌現,證券投資基金的發展才真正會到成熟健康發展的階段。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